家庭教育 中國孩子缺什么?
美國心理學專家琳達·卡姆拉斯發表的《中美兒童發展》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她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3歲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齡的中國孩子多55.6%,這意味著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更快樂。一些中國專家認為,造成中國孩子微笑少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生活大包大攬以及對孩子的高期望有關。
兒童時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礎階段。對于兒童教育的目標,西方家長認為是“快樂”,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家長則認為是“成功”。由此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中國孩子缺啥家庭教育(資料圖)
美國心理學專家琳達·卡姆拉斯發表的《中美兒童發展》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她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3歲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齡的中國孩子多55.6%,這意味著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更快樂。一些中國專家認為,造成中國孩子微笑少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生活大包大攬以及對孩子的高期望有關。
專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攬直接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與別人相處,也不能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晰的認識。大包大攬還會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習慣了這種生活的孩子在獨立面對問題時常會表現出不知所措或是淺嘗輒止。高期望和高標準的要求,往往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容易使家長在面對孩子時產生不良情緒。卡姆拉斯指出,中國父母在易發怒程度上要比美國父母高出26%,在嚴厲程度上則要高出52.2%。父母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同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極的影響。
長久的不快樂會導致抑郁癥。調查顯示,中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對此,專家的解釋依然與家長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會競爭有關。臨床診斷表明,兒童異常的心理問題通常表現為焦慮不安、抑郁、恐懼等;異常行為問題則包括自閉、攻擊心理強、膽小、表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極情緒的強烈程度與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問題直接呈正比關系。
性格內向和自制力差與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有很大關系。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系雷靂博士發現,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網絡的消極影響,那些注重現時享樂的孩子極易出現網絡成癮的癥狀。而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由于在現實的交往中遭遇門檻,他們往往求助于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統。
有趣的是,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琳達·杰克遜對130個平均年齡為13.5歲的美國孩子的跟蹤調查表明,美國孩子不經常使用網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調查中,許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為什么還要同陌生人交談?
在上網問題上,中國父母缺少與孩子的平等溝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網絡,之后是粗暴的干涉,又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中國兒童教育的癥結集中地體現在大包大攬和高期望值上,而這兩點又都可以歸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注和寵愛。對此,專家建議給孩子留出足夠的自我空間,要以平等的方式多與孩子交流,多給孩子一些微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 90后大學生發明智能衣不僅刀刺不穿還可報警2015-05-29 04:05:09
- 一代高僧:寒山大師2015-05-28 05:05:08
- 寒山子詩八十八首2015-05-28 05:05:39
- 微信朋友圈“八項規定”2015-05-13 02:05:59
- 原來歐洲的孩子都這么玩兒!2015-05-13 02:05:56
- 學佛的意義在于做一個好人!2015-05-13 02:05:37
- 確定股票賣點的三種方法2015-05-13 02:05:10
- 橡膠制品業銷售收入前100家企業03-17
- 橡膠加工工藝問答01-13
- 2014年1-8月中國塑膠橡膠原料及制品進出口統計分析12-29
- 關于開發橡膠制品用戶的心得12-27
- 常用橡膠配合劑分類與作用12-27
- 橡膠制品的生產流程12-27
- 合成橡膠及其發展歷史12-27
- 硫化車間管理辦法12-27
- 煉膠車間管理辦法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