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治療新指南 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自2006年9月全國慢性胃炎研討會制訂《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以來,國際上有關慢性胃炎的診療出現了新進展,促使著國內要及時更新共識意見。2012 年11月,全國慢性胃炎診治共識會議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消化病學專家通過了《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
共識規范了慢性胃炎的治療,認為慢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癥狀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應;治療應盡可能針對病因,遵循個體化原則。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慢性胃炎有胃黏膜萎縮、糜爛或消化不良癥狀者,推薦根除幽門螺桿菌。有胃黏膜糜爛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為主者,可根據病情或癥狀嚴重程度選用抑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根據患者癥狀可選用促動力藥、消化酶制劑等。上腹飽脹、惡心或嘔吐等為主要癥狀者可用促動力藥,而伴膽汁反流者則可應用促動力藥和(或)有結合膽酸作用的胃黏膜保護劑。具有明顯的進食相關的腹脹、納差等消化不良癥狀者,可考慮應用消化酶制劑。
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據病理組織學改變和病變在胃的分布部位,結合可能病因,將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縮性、萎縮性和特殊類型三大類。本病發生于各年齡段,十分常見,男性多于女性。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大多數慢性胃炎多數患者無癥狀,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
慢性胃炎的病史常不典型,癥狀并無特異性,體征較少。主要根據病人的癥狀如飯后上腹部飽脹,疼痛等,可懷疑有慢性胃炎,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本病需和消化性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癥、慢性膽道疾病等加以鑒別。新版指南中認為膽汁反流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有結合膽酸作用的鋁碳酸鎂制劑可增強胃黏膜屏障并可結合膽酸,從而減輕或消除膽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損害。膽汁反流增加胃黏膜腺體萎縮風險,膽汁反流的時間越長,次數越多,胃炎的病變程度越重。
- 90后大學生發明智能衣不僅刀刺不穿還可報警2015-05-29 04:05:09
- 一代高僧:寒山大師2015-05-28 05:05:08
- 寒山子詩八十八首2015-05-28 05:05:39
- 微信朋友圈“八項規定”2015-05-13 02:05:59
- 原來歐洲的孩子都這么玩兒!2015-05-13 02:05:56
- 學佛的意義在于做一個好人!2015-05-13 02:05:37
- 確定股票賣點的三種方法2015-05-13 02:05:10
- 橡膠制品業銷售收入前100家企業03-17
- 橡膠加工工藝問答01-13
- 2014年1-8月中國塑膠橡膠原料及制品進出口統計分析12-29
- 關于開發橡膠制品用戶的心得12-27
- 常用橡膠配合劑分類與作用12-27
- 橡膠制品的生產流程12-27
- 合成橡膠及其發展歷史12-27
- 硫化車間管理辦法12-27
- 煉膠車間管理辦法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