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過馬路12日上午罰了倆 5月6日起正式開罰
(張玉軍攝)
京報網訊(記者安然)從5月6日開始,北京將正式在全市范圍內對“中國式過馬路”的行人處以10元罰款。但交管局上午表示,這并不意味著現在對于闖紅燈者不予處罰。凡民警在執法中遇到堅決不聽勸告,非要強行硬闖的行人和騎車人,也會按《道交法》規定處以10元至20元罰款。
交管部門表示,即使在5月6日之后,罰款也將只是執法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只會針對不聽勸阻,帶頭硬闖紅燈的騎車人和行人。
“真進行處罰時大致會是這樣一個模式:過馬路的起點有協管員管理,勸阻不遵守信號燈指示的行人。一旦有人強行硬闖,路口另一側的民警就會發現,然后會迎過來,在終點對最先闖過來的人實施處罰。”上午9點,交管局朝陽支隊呼家樓大隊副大隊長郭曉強說。
今天上午,市交管局在東三環雙井橋下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治理,對闖紅燈的行人和騎車人進行教育和警告。
9點20分,一個在車流里靈巧穿行、強行闖紅燈的青年男子被民警攔下,剛抬頭露出個詫異表情,突然見到有記者圍了過來,立即伸手擋臉,把頭向衣領里埋下去。隨后的幾分鐘,這個姿勢始終保持不變。經過民警一番教育,此人落荒而逃。旁邊路人笑言:“三個月內怕是再不敢闖了。”幾分鐘后,又有人“以身試法”,一個小伙子和一個逆行的騎車人屢勸不聽,非要強行闖紅燈,分別被民警處以10元和20元罰款。
郭曉強副大隊長說,在雙井這樣的大型路口,很多行人和騎車人常常會設法斜穿路口,但這也是違法的。按照法規,必須走一個L形。“這樣確實是犧牲時間,但是保障安全。”
在整頓現場,交管局副局長劉恕、陳龍波也攔住騎車逆行的市民進行教育。從現在起近1個月的時間內,交警、協管員將在各路口勸阻、警告。除非遇到實在勸阻不聽、強行硬闖的,否則基本不會處罰。一線交警對此的解釋是:“老百姓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市交管局也表示,近期將完善重點路口的標線、護欄和信號燈配時,給行人和非機動車守法通行提供便利條件。
現場探訪
沒警察的路口真難管
昨天下午5點,記者來到大山子路口。在這個不規整的異型路口,四組紅綠燈控制四個方向,依次放行,行人過街等綠燈,時間會比其他路口稍長。
此時正是放學高峰,人行橫道上綠燈一亮,協管員孫平(化名)立即站到右轉車道上,將準備從酒仙橋路右轉進入酒仙橋北路的車子截住,招呼著放學的孩子、接孩子的老人趕緊過去。約20秒后,他后退一步,在他身邊按了半天喇叭的轎車一腳油門沖了過去。在綠燈剩下的10秒內,右轉機動車一次次和健步如飛的行人爭搶,無人相互避讓。“還真沒見過能主動剎車讓一讓行人的司機。”孫師傅嘆息說。
記者注意到,高峰時間,若是沒有協管員的攔阻,行人綠燈時過街需穿越的6個車道中,道路雙方向會各有一個車道,不間斷地通行右轉車。對行人而言,機動車道上的紅燈也僅是攔住了4條車道,路口三分之一的寬度,無論紅燈還是綠燈,都同樣危險。而這也是讓行人忽視紅綠燈的主要原因之一:反正同樣有車,我又何必要等?
“警察在這兒還好一點,光靠我們,根本攔不住這么多闖紅燈的。一管,有人就破口大罵——我們也是來這兒干工作的,不是為了挨罵的。要是攔著車讓行人先走,司機就拼死按喇叭。”孫師傅正說著,有行人已經走到了路口正中,在車流面前“止于所不可不止”。“都知道‘中國式過馬路’這個詞,有的人說著還特驕傲,好像是什么好事!”
責任編輯:李禾
- 90后大學生發明智能衣不僅刀刺不穿還可報警2015-05-29 04:05:09
- 一代高僧:寒山大師2015-05-28 05:05:08
- 寒山子詩八十八首2015-05-28 05:05:39
- 微信朋友圈“八項規定”2015-05-13 02:05:59
- 原來歐洲的孩子都這么玩兒!2015-05-13 02:05:56
- 學佛的意義在于做一個好人!2015-05-13 02:05:37
- 確定股票賣點的三種方法2015-05-13 02:05:10
- 橡膠制品業銷售收入前100家企業03-17
- 橡膠加工工藝問答01-13
- 2014年1-8月中國塑膠橡膠原料及制品進出口統計分析12-29
- 關于開發橡膠制品用戶的心得12-27
- 常用橡膠配合劑分類與作用12-27
- 橡膠制品的生產流程12-27
- 合成橡膠及其發展歷史12-27
- 硫化車間管理辦法12-27
- 煉膠車間管理辦法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