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膠集團低產膠園不“低產” 膠工轉崗收入高
搖曳在溫暖的清風里,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中,一棵棵蜜柚、一株株鳳梨栽在海膠集團曾經的低產膠園里,更栽在了該集團積極探索發展非膠農業,帶領職工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夢想大道上。
“和以前割膠相比,現在雖然每天要頂著大太陽工作,但是收入穩定。我們夫妻倆在這里打工,一個月能賺五六千元!”海膠集團紅光分公司蜜柚基地的工人李達勇喜滋滋地對記者說。
“蜜柚基地招收的固定工,均為農墾系統職工,平均工資每月3500元。臨時工用工人次105人,其中約45%為農墾系統職工,5%為外地務工,50%為當地農民,月平均工資3000元。”該基地負責人、海膠閩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慶生說。
站在蜜柚基地里放眼遠望,只見高低起伏的山坡上都是綠油油的蜜柚苗,排列得整整齊齊,每一行地里都有一根黑色的小細管,細管在對應的苗根部有個小口子,施肥時工作人員只需要打開儲存池總閘,水分與肥料就會通過細管輸送至果苗根部。
誰能想得到,這一片配備了先進水肥滴灌系統的蜜柚基地,原本是一片產能低下的橡膠林。
近年來,由于天然橡膠市場價格持續低迷,海膠集團橡膠產業發展受到極大影響。2015年,該集團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非膠農業,從353萬畝膠園的土地中規劃出200萬畝核心膠園之后,調整出遭受自然災害嚴重、產量低下的膠園土地40萬畝,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用地,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以提高土地產值,增加職工收入,抵御單一的產業結構帶來的市場風險。
“在確定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做好產業項目規劃的基礎上,海膠集團采取招商引智的辦法,引進有實力、講誠信的企業進行項目合作開發,建立農業示范基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項目的發展。”海膠集團副總裁李昌說。
2015年1月,海膠集團出資1.2億元注冊了海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該集團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熱帶現代農業的平臺和龍頭公司。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先后考察了多個項目,選擇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加盟。
海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福建閩星集團聯手于去年共同投資建設的蜜柚基地,成為了海膠首個試點非膠農業項目。目前,該基地已發展至3000多畝的種植規模,預計明年將有兩萬株果樹掛果。
參觀完蜜柚基地,記者又來到金雞嶺分公司紅明片區的鳳梨種植基地,這是海膠集團與四川華信集團聯手建設的現代農業項目。該基地從去年8月份開始種植從臺灣引進的金鉆17號鳳梨,目前已發展至2000多畝的種植規模,預計今年底將擴大到3000多畝。
“能夠在這里打工真的很開心!” 鳳梨基地里,頂著烈日正在除草的工人廖秀梅對記者說。從今年春節后至今,割了20多年橡膠的退休老膠工廖秀梅就“轉戰”到鳳梨基地里“上班”,一天能賺100元左右。
“膠園被威馬遜臺風破壞之后,我們就無膠可割了。現在,我們夫妻兩人都在這里工作,一天工作8個小時,收入穩定,生活有了保障。”金雞嶺分公司轉崗膠工范偉雄說。
“目前,基地共有60個工人,大部分都是原來的膠工,平均日薪110元。”該基地的負責人陳博對記者說,“此外,鳳梨加工廠正在建設當中,預計年底建成,屆時將提供30個就業機會。”
蜜柚基地、鳳梨基地、桑樹基地……海膠集團曾經的低產膠園變成了一個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重新煥發了生機。而曾經的膠工則變成了基地工人,生活有了保障。
目前海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自營及合作發展了芒果、蜜柚、鳳梨、桑樹、鰻魚等項目,另外香蕉、火龍果及休閑農業旅游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目前,產業結構調整項目才剛剛起步,下一步還將推行‘公司+農戶’模式,不僅能解決更多農墾職工的就業問題,提高職工收入,還能帶動職工共同致富。”李昌說。(記者 鐘 顥)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印度東北部將成為該國橡膠生產中心區2021-12-15 11:12:12
- 泰國撥款100億泰銖用于橡膠價格保證計劃,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12-03 11:12:19
- 康迪泰克(中國)2.3億元膠管項目,竣工驗收2021-11-30 10:11:00
- 打造一流的跨國現代農業集團2021-11-30 09:11:58
- 廣東農墾建墾70周年賀信2021-11-30 09:11:41
- 橡膠產業拓荒記:從荒山墾植到笑傲資本——紀念廣東農墾70周年2021-11-30 09:11:56
- 橡膠產業變形記——從為國植膠到全球配置資源2021-11-30 09:11:29
- 50萬公里,“稀土金”輪胎通過鑒定!12-08
- 科創板,迎來首家橡膠制品上市企業!12-0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11-19
- 張立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