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輪胎或征反傾銷稅 國內輪胎行業再臨洗牌
8月30日,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輸美卡客車輪胎存在傾銷行為并認定存在緊急情形。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卡客車輪胎企業或面臨新一輪洗牌,而也有聲音表示,“雙反”或能促進行業水平的整體提升和其他市場的拓展。事實上,在此輪“雙反”前,已有多家企業開始將產能向不受“雙反”之害的國家和地區轉移。
◇ 11家企業未獲分別稅率
8月30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初步認定進口自中國的卡客車輪胎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20.87%-2.57%。
在發布反傾銷初裁結果之前,美國商務部已經公布反補貼初裁情況,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卡客車輪胎補貼幅度為17.06%-23.38%。
本次調查中,中國申請分別稅率的企業為111家 (含兩家強制應訴企業),其中未獲得分別稅率的企業共11家。他們是: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八億橡膠有限責任公司、朝陽浪馬輪胎有限責任公司、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輪胎進出口有限公司、中國倍耐力輪胎有限公司、青島雙星海外貿易公司、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青島邁世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橡膠有限公司、四川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企業中,除青島邁世通和倍耐力外,其他均為國有企業。據了解,青島邁世通是由于未回答補充問卷而被拒絕分別稅率,而倍耐力或因被中國化工收購而被劃為國企范疇。
本次調查期為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美國商務部擬于2017年1月17日做出傾銷終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擬于2017年3月3日做出損害終裁。如果所有裁決均為肯定性,則將于2017年3月10日發布稅令。
◇ 行業面臨洗牌
雖然根據相關進程,美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分別于2016年11月和12月宣布反補貼終裁結果,于2017年1月和3月,宣布反傾銷終裁結果,但是目前國內輪胎企業已感受到了“寒意”。
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風神股份,公司證代表示,“此舉對出口占比較高的企業來說影響很大,小企業或面臨洗牌,部分稅率過高的企業或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此前表示,美國對中國卡客車輪胎“雙反”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對乘用車和輕卡輪胎的“雙反”。
她認為,去年國內輪胎行業效益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輪胎出口減少。整個行業的開工率不足,也跟出口低迷有關。如果卡客車輪胎“雙反”終裁成立,中國所有的汽車輪胎產品大類,包括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卡客車輪胎、非公路用工程輪胎,便都被美國拒之門外了。
◇ 或推動行業水平提升
雖然“雙反”對行業內出口為主營的企業是個致命打擊,但也有企業看到了另一面的機會。
“實際上‘雙反’一直是伴隨著輪胎行業發展的,針對中國的 ‘雙反’調查也不是美國一家,而美國的反傾銷稅收其實也沒有停過,只是類型不同而已。”風神股份證代表示,“我國加入WTO后,輪胎產能得到釋放,競爭力也在增強。從2001年到2011年,輪胎行業一直以20%的增速在發展。也因為“雙反”的措施,促使了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提高了競爭力。”
“從最初的低端斜交胎占市場主流,逐漸發展到現在子午胎占主流,市場一直在調整。而企業也會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產能,并根據盈利能力調整產品布局,逐步淘汰低端及盈利較低的產品。”上述人士表示,“不同于家用轎車、豪華車用胎的追求安全、舒適,工程車、貨車用胎更追求耐磨、性價比。公司的主流產品是工程子午胎,質量和價格在國際上都具有競爭力。即使加了‘雙反’的稅金,依然有競爭力。”
對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公司營業成本中對利潤影響較大的還是原料成本,占40%左右。目前主要以進口膠為主,近幾年進口膠價格一直在下降,從前幾年的6000美元/噸到現在的1000-1200美元/噸,成本越來越低。盈利能力較強的是工程子午胎,毛利率在30%-40%左右。目前對于國內企業,如果美國征收超過30%的稅率,對國內企業影響非常大,基本就要退出美國市場,但是目前還處在臨界值,所以還能承受。
“‘雙反’能讓企業更強大,提高技術、質量水平。”上述人士表示,“以往輪胎價格太低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因為都忙著降低成本,忽視了質量和技術的進步。加了反傾銷稅后,企業產品價格上漲,順勢將產品結構往中高端調整,提高盈利水平。”
◇ 產能結構雙調整
美國市場做不成,國內輪胎企業便將目光轉向其他國家。
韓國輪胎制造商協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已成為中國輪胎第一大進口國。相關數據表明,在2015年韓國進口輪胎總價值達到5億1148萬美元(約合34億人民幣),與2010年的3億1127萬美元相比,五年間中國輪胎對韓出口總額上漲了64%。
報告同時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輪胎對韓出口保持了穩定的正增長。據統計,今年1-6月份中國輪胎對韓出口同比漲幅為6.2%,達到2億5084萬美元(約合16.7億人民幣)。從進口輪胎在韓國市場的占比來看,中國輪胎以33.6%的份額高居榜首,遠高于德國的9.5%和日本的9%。
中國輪胎商務網市場分析師認為,在本行業陷入冰凍態勢之際,一批危機意識濃厚的輪胎企業開始轉移出口市場,將目光放在韓國這種市場距離較近、發展層次較高、經濟水平較好的國家上。
青島雙星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20%的產品出口,針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產品占比很少,并未做單獨統計,而美商務部對公司征收的稅率不是很高,因此受影響不多。若稅率開始征收,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將會減少。對利潤率影響較大的還是原材料天然橡膠的變動。
事實上,早在2009年“中美輪胎特保案”后,就有不少中資輪胎企業開始將產能向不受“雙反”之害的國家和地區轉移。
“此前美國很早就開展了調查,因此我們很早就預感到了反傾銷的措施會出臺。所以公司在措施出臺前便將銷售分散到了全球市場,比如在埃及、土耳其等國家,提前取得了較低的稅率,反而取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風神股份證券部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此外,公司大股東與倍耐力合作后,全球都有工廠。公司對市場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美對華‘雙反’后,公司對產品結構進行全球調配,將相應的產品放在全球其他工廠生產,也就避開了‘雙反’。”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印度東北部將成為該國橡膠生產中心區2021-12-15 11:12:12
- 泰國撥款100億泰銖用于橡膠價格保證計劃,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12-03 11:12:19
- 康迪泰克(中國)2.3億元膠管項目,竣工驗收2021-11-30 10:11:00
- 打造一流的跨國現代農業集團2021-11-30 09:11:58
- 廣東農墾建墾70周年賀信2021-11-30 09:11:41
- 橡膠產業拓荒記:從荒山墾植到笑傲資本——紀念廣東農墾70周年2021-11-30 09:11:56
- 橡膠產業變形記——從為國植膠到全球配置資源2021-11-30 09:11:29
- 50萬公里,“稀土金”輪胎通過鑒定!12-08
- 科創板,迎來首家橡膠制品上市企業!12-0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11-19
- 張立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