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樹的種植及管理
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陽光是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18度為正常臨界溫度.20-30度為適宜生長和產膠,其中26-27度是橡膠樹生長旺盛.橡膠樹膠乳合成的溫度以平均溫度計算:18-28度內均可合成,其中22-25最適宜產膠.但排膠適宜溫度為林間溫度19-24度,相對溫度大于百分之80為最適宜.當林間負35度時,香蕉樹便會出不同程度的寒害.在我國盡管雨季日照少,影響光合作用.但從年日照時數看,中國橡膠區都在2000小時以上,與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氣候地區非常相似.
2、橡膠樹對水分的要求.橡膠樹的樹葉、根組織的含水量為全株的50%左右,幼齡組織的含水量顯著高于老化組織的,一株20年膠齡橡膠樹的年蒸騰耗水量為523毫米.這些水分靠降水和灌溉來補給,干產季節,如果缺少水分,則將產生干旱,對產膠量有明顯的影響,一般要求年降雨量要在1500毫米以上,年雨日大于150日.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平均相對濕度大于80%,對橡膠樹樹的速生高產為適宜.但降水量和降雨日數過多,對割膠不利,膠園病害也容易發生.膠乳含水量一般為65-75%.由此可見,水分的好壞對橡膠樹的產膠和生長很重要.
3、原產于熱帶雨林的橡膠樹,性喜微懼強風.微風可調節膠林里的空氣,特別是促使空氣交換,二氧化碳濃度,有利其進行光合作用.年平均風速小于1米每秒,對橡膠樹的生長有良好效應.年平均風速在1-1.9米每秒,對橡膠樹的生長沒有大的妨礙.年平均風速在2-2.9米每秒,對橡膠樹生長有抑制作用,需要防護林加以保護.
4、橡膠樹喜深度的土壤,要求土層深度在100厘米以上.土壤酸堿度接近中性或含鈣質的土壤.
橡膠樹長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開割.橡膠樹的割法一般可分為樹的二分之一割法,每三天割一刀,這種割法產量較穩定;樹的四分之一割法,每三天割一刀,但這種割法產量并不高,但可延長樹的割期。每年春節前橡膠樹開始抽葉,葉子由黃色變為綠色方可開割。但往往橡膠樹在抽葉時,經常會患上白粉病,白粉病可使新芽致死。因此,在這期間便噴灑硫酸粉來防治。4月中旬時,葉子已變為綠色,此時開割。剛開割時,橡膠樹產量較低,而后呈現出遞增的形式。7-11月份是海南的雨水季節,此時也正是橡膠樹產膠量的高峰時期。11月份后隨著樹葉的老化,橡膠樹的光合作用減弱,使得此時產膠量呈遞減的形式。直至1月下旬,橡膠樹葉已差不多掉落完畢。在割膠期間,有的單位或者個人為了使橡膠產膠量變得更高一些,往往使用藥劑去刺激橡膠樹和加刀的方法來增加干膠產量。這種做法具有盲目性。第一,用藥劑刺激橡膠樹,必須根據其的種品,樹齡來進一步確定藥物的濃度,否則過多使用會造成橡膠樹的樹皮壞死。第二,橡膠樹被割后,需要3-4天才能恢復,若我們不按規則盲目加刀,變為2天一刀的話,輕則導致橡膠樹的原生皮壞死,重則導致橡膠樹死亡。
橡膠樹的存活期一般為30-40年,但管理得妥當,可延長其壽命,反之則縮短其壽命。橡膠樹長到可產膠時,每年的產膠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增加。但到把原生皮割完后,橡膠樹產量則呈遞減的形式。為了便于管理我們通常把橡膠林劃分為林段-林段是橡膠園經營者對橡膠樹進行管理的最小單位。林段的大小走局不僅影響到土地的利用率的高低,而且對品種(系)的配置橡膠樹的生產和產膠量,均有直接關系。還同生產管理是否方便以及勞動操作,投工的多少有關。由于防護林的設置直接依賴于林段的劃分,一般林段四周都以防護林帶為界,因此林段不劃定,防護林帶的位置也不能確定,防護林占地的比重各采用什么樹種也無法做出規劃。所以,植膠地劃定后,還要進一步做出林段規劃。
劃分林段一方面要方便生產管理,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科學地、經濟地利用植膠林地。因此,應根據地形、氣候、土壤、水利等條件劃分林地,盡可能使用同一林段中自然小環境一致,才可避免橡膠樹生長和產膠因環境影響而產生差異。一林段劃分的原則如下:
(1)地形因素。每一個植膠林段的坡度、坡向、坡位及海拔高度應控制在相關似的條件內,尤其要注意坡向,因為不同的破向風害情況和寒害程度差別很大。所以在寒害嚴重的地區,應按北坡和南坡、陽坡和陰坡的各種坡向來劃分林段;在風害地區,則應按主風風向的迎風面與背風面劃分,以利橡膠生長。
(2)林段的大小和形狀。橡膠的林段的大小,取決于當地風害的程度。重風害區,既強臺風侵襲地,每一林段的面積應控制在10-15畝,中風害區,林段的面積可達25-30畝,輕風害的植膠林段可擴大到30-50畝。植膠林段的形狀,除重風區可采用方形外,一般都是長方形。
(3)土壤條件。對土壤性狀有顯著差別的土地,一般不要劃在同一林段內。否則對改良土壤,促進橡膠樹的生長,提高橡膠樹的產量以及施用肥料,均會造成不良影響。
(4)林段邊界。劃分林段范圍,一般都以防護林道路、水田、水溝等為邊界。同一林段內,不應有某些自然障礙,以免因管理上的不便將一個林段分割成幾片。
一般植膠的地有平地、丘陵地、由于橡膠是旱地作物,所以多種植在丘陵地。所謂丘陵地區,必然是地形起伏而多變復雜的地區。為充分利用小環境對氣候再分配的作用,來提高防護林的防御職能,所以在留設或營造防護林帶上,就一定要因地制宜,真正做到“高處留林,因害設防”.絕對避免以往的單位,為了整齊劃一,搞形式,按死硬十字線式留設林帶的錯誤做法。不然就把一部分不應留設防護林的洼地、水溝邊和山谷等地來營造防護林而把應該要留設有防護林的山脊,嶺埂或襲凸當風暴露的地方,又拿來種橡膠樹。這樣,雖然占用了土地或花費工本去造林,而對橡膠樹不但起不到應有的防護作用。相反,還會使橡膠樹遭受更多、更為嚴重的風寒損害。正確的做法是應把防護林盡量留設或營造在山脊、嶺埂或襲凸的地帶;在多數臺風來向高臺地段的防護林帶,還要適當加大比重,增加寬度到15-20米;以及迎風坡向長大于150米時,應設水平走向的橫行林帶,還要提高防效,保持水土但林帶可以小些;為了構成完整的林網,在山腰、坡角、河邊、水田邊等地勢較低的地方,也應該留設或營造防護林帶,但其寬度可小到十米左右。因為防護林的有效防護范圍,一般是株高達5-10倍,所以林帶面積應控制在15-30畝。
橡膠樹是一種長期性的經濟樹種,用來保護橡膠樹的防護林也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樹的價值和用途2021-11-25 06:11:54
- 疫情當下 電動膠刀助力海南天然橡膠產業復工復產2020-05-22 11:05:36
- 貧困戶橡膠保費由政府統一買單2020-05-07 04:05:12
- 海口市膠農全部天然橡膠賠款累計510萬元到賬2020-04-23 11:04:53
- 海南橡膠摸底土地利用現狀2020-04-21 10:04:49
- 景洪市政協提案建議發展橡膠林下魔芋套種產業2020-03-30 01:03:18
- 海南:橡膠園林下種牧草養牛 不割膠也能“生金”2020-03-29 0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