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橡膠墊引發的二甲醚產業亂象
連日來,被媒體接連曝光的“二甲醚摻混液化氣”事件猶如巴爾干半島火藥桶,從東莞九豐化工開始,一瞬間燒遍整個二甲醚產業。記者調查得知,除了燃氣行業謀取高額利潤的利益驅動以外,二甲醚民用領域的國家標準嚴重滯后,也是導致其一路“裸奔”、一路“違章”的重要因素。
從1月28日清晨開始,4艘載滿二甲醚原料的遠洋貨輪離開東莞沙田鎮立沙島的九豐碼頭,開始在公海上不停徘徊。
隨后4天過去了,這批自一個半月前便從荷蘭出發,漂洋過海到達東莞的貨輪,依然無法停靠卸貨。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東莞立沙島碼頭不遠處的九豐公司附近,零零散散地停靠著幾輛空蕩蕩的槽車。
這兩個場景似乎形成對弈。
串聯起這兩個場景的關鍵鏈條,則是遠洋貨輪運來的原料將可制成潔凈燃料二甲醚。
背景
A
二甲醚摻混液化氣被曝光
廣東省是違規摻雜二甲醚的“重災區”,同時也是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等地二甲醚企業傾銷的重點市場。
時間追溯到上個月25日。當天,幾家媒體就廣東省部分企業“二甲醚混合液化氣”一事進行連續性報道。其中稱,“二甲醚作為一種新型燃料,它本身沒有錯,并非不能用,但需要使用特殊的鋼瓶和灶具。據悉,二甲醚與液化石油氣的混合氣體會產生有毒廢棄物,過度吸入,會使人頭昏、惡心、胸悶”。而九豐公司作為東莞市最大的燃氣供應基地,赫然出現在被曝光名單的榜首。
隨后,九豐公司旗下的“豐茂氣站”,因為混裝二甲醚和液化氣遭到廣東省質監局等相關單位嚴厲查處。不但二甲醚灌裝裝置被關停,液化氣的灌裝裝置也受牽連被關停。
九豐公司胡姓副總裁告訴記者,由于生產與銷售遭到關停,導致其倉庫無法流通使用,因此導致了新進原料無法卸貨,而按照平時習慣前來灌裝液化氣的槽車也不得不“被放假”。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不遠處的南沙島,也有幾艘載著同樣貨物的輪船在海上飄蕩,等待著卸貨。這艘輪船上載滿的二甲醚原料,則屬于有二甲醚行業巨頭之稱的久泰能源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劉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受到“九豐事件”帶來整個行業的影響,久泰能源無論是東莞還是整個廣東市場,都受到了強烈沖擊。“沒人愿意來提貨了,即便我們有著30萬噸的產能,但是這幾天的銷售量基本為零,生產裝置也被迫關停”。
二甲醚摻混液化氣,將會存在液化氣鋼瓶密封橡膠出現被腐蝕,并導致液化氣泄漏的問題。因此,除了行業受到的沖擊,受安全隱患最直接影響的,便是市民群眾。
廣東省燃氣協會秘書長梁作儉告訴記者,調查顯示,廣東省是違規摻雜二甲醚的“重災區”,同時也是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等地二甲醚企業傾銷的重點市場。據了解,久泰以及九豐,就占據了廣東省產能的5/6,銷量的80%。作為九豐公司生產與銷售地點、久泰能源重點分銷城市,東莞自然也在所難免。
癥結
B
“清潔燃料”還是“有毒氣體”?
一半是“潔凈”,一半是妖魔。解決瓶閥密封圈問題,才是解決二甲醚安全隱患的關鍵點。
“二甲醚的分子式為C2H6O。大家從分子式上可以看到,其構成成分為碳、氫、氧等元素,完全燃燒以后,所生成的物質基本情況下只有二氧化碳與水,如果要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則需要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所以說‘有毒廢棄物’的說法是在給二甲醚抹黑”,全國液化石油氣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曾祥照針對媒體報道說法作出解釋。
據某民間智庫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基礎資料做出的報告《2009-2012年二甲醚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預計到2010年,我國二甲醚將新增產能982萬噸,總產能將超過1580萬噸。其中,廣東市場也形成了巨大的產能。
久泰能源在南沙的二甲醚項目,全部投產后規模達到120萬噸;廣東海豐華城年產10萬噸和九豐公司年產20萬噸項目已投產,同時,久泰能源生產的燃氣也在東莞重點銷售,九豐公司所摻混二甲醚的液化氣流入博羅、廣州等地,珠三角網絡相互交織。因此東莞生產、銷售市場所占比重不為少數。
“二甲醚可摻入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混燒,也可直接作為燃料使用”,梁作儉認為,與LPG相比,二甲醚儲存運輸、燃燒使用更安全。二甲醚還是一種很好的柴油替代品,具有優良的壓縮性,自燃點低,動力性能優于柴油。
然而,據2008初國家燃氣用具質量檢驗中心的試驗結果顯示,隨著摻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鋼瓶閥橡膠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在逐漸收縮,其密封性能降低,容易產生漏氣現象。一半是“潔凈”,一半是妖魔。瓶閥密封圈才是解決二甲醚安全隱患的關鍵點。
“原來鋼瓶用的丁晴橡膠一般價格在5分錢左右,而替代品里最好的氟橡膠價格為2元錢”,曾祥照表示,“一個鋼瓶多上幾塊錢,成本不是問題。”
牟利
C
混摻二甲醚成暴利手段
液化氣混摻二甲醚,在工業使用領域是允許的,但在民用范圍內則受規定禁止。
幾年來,在民用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氣鋼瓶引發閥門漏氣的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液化氣里摻混二甲醚,是行業里的潛規則,在沒有發生問題的情況下,燃氣生產或者罐裝公司基本多是如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燃氣企業負責人稱,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無獨有偶,該集團另一名周姓高管對此亦表示,“我們只是做菜刀的,菜刀賣出去了以后,別人拿菜刀來干嗎,是不是只是切菜,則不是我們所負責的范圍”。
液化氣混摻二甲醚,在工業使用領域是允許的,但在民用范圍內則受規定禁止。即使不少企業高呼二甲醚無毒,然而混摻于液化氣內的行為,卻缺乏透明公開。
“基本都是流入民用市場,只是并不公開”,梁作儉分析稱,近期廣州市場的國產液化石油氣出廠價多在6000多元/噸,進口氣6300元左右/噸,并且由于天氣緣故還隨時上漲,但二甲醚市場價格一般在4300元/噸。這意味著一噸二甲醚比一噸液化氣要便宜2000多元人民幣。曾祥照表示,保守估計,一個中小型液化氣罐裝加氣站每月銷售量為100噸,如果其中摻入了20%的二甲醚,便能節省2萬元左右。這些小型的并沒有獲取太大利潤,“關鍵是在壟斷性的大企業,這種企業會存在數千噸一個月的情況,這樣一來,就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了”。
“基本都是流入民用市場,不然每年1000多萬噸的二甲醚能賣到哪里去?”曾祥照稱。
據記者調查,在生產企業與罐裝企業對接過程中,它們多是透明交易的。直接責任開始推向罐裝環節,由此,也導致了廣東省質監局近期部署對全省782家罐裝企業做全面徹查。
然而,九豐集團旗下的豐茂氣站因灌裝混摻二甲醚的液化氣被勒令關停,這也表明著這把“菜刀”并不是僅僅拿來切菜的。
枷鎖
D
二甲醚“栽”在了罐裝環節
二甲醚立項了、投產了、生產了、銷售了,沒想到卻一個跟頭栽倒在使用前的罐裝上
“如果再不廢止質檢總局‘17號文’,必將葬送整個二甲醚產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燃氣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這個“17號文”指的是《關于氣瓶充裝有關問題的通知》(質檢特函(2008)17號),明確規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氣鋼瓶”。
記者了解到,不僅珠三角燃氣企業如此,瀘天化[0.46% 資金 研報]、蘭花科創[-0.78%資金 研報]、威遠生化[-0.98% 資金 研報]、遠興能源[-1.41% 資金 研報]、中煤能源[-1.44% 資金 研報]等10多家以二甲醚為主要題材的上市公司更是坐立不安,在其后還有一大批已經投產或即將投產的非上市公司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涉及到政策層面,太敏感了。”九豐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目前二甲醚諸多標準還未出臺,‘身份’問題還未確認,迫使整個產業被擱置到了政策的邊緣,特別是連地方標準都還沒出臺的廣東,這讓企業面臨著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
在諸多標準中,最為關鍵的是民用標準遲遲未能出臺。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開的資料顯示,二甲醚在摻燒領域的應用,已占到國內二甲醚需求總量的90%左右。但是,在涉及到民用摻燒的“摻混、儲存、運輸、罐裝”等環節,卻沒有出臺相應的國家標準,僅僅依靠的就是質檢總局“17號文”。
為了謀取最大的利益,各家企業紛紛違章“裸奔”。“當初在國家能源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二甲醚立項了、投產了、生產了、銷售了,沒想到最后卻一個跟頭栽倒在使用前的罐裝上。”劉長軍表示。
焦點
E
不起眼的橡膠圈“以小欺大”
由于二甲醚摻入液化氣在民用領域尚未出臺國家標準,如果遭到投訴就只能按照“違規”來處理。
問題再次回到了那塊看似微不足道的橡膠圈上。
瓶閥密封圈換成安全耐用的替代品已經“不成問題”,然而區區一塊橡膠墊,至今卻使整個二甲醚產業遇到了集體停產的邊緣。
為什么至今不能解決密封橡膠圈的問題?曾祥照認為,國家發改委與建設部都曾批文表示二甲醚“能用”,但“怎么用”的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一一連線了被關停查處的各家摻混二甲醚的氣站,包括廣州光明燃氣有限公司、九豐豐茂氣站以及廣東市場全線停產的久泰能源,各企業負責人均坦言,由于二甲醚摻入液化氣在民用領域尚未出臺國家標準,廣東省也沒有出臺相應的地方標準,如果遭到投訴就只能按照“違規”來處理了。“我們也希望盡快規范二甲醚市場,希望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困惑F
摻混液化氣將何去何從
廣東二甲醚生產、銷售已經停了大半,并波及到煤化工甲醇行業。
1月31日下午,廣州二沙島省兩會會場。此時提案截止時間已經過了4天,二甲醚事件引起了參加“兩會”部分代表和委員的關注。他們又通過綠色通道提交了《大力支持和發展煤基醇醚燃料新型能源產業、盡快建立新型能源使用技術標準作保障》的提案,希望二甲醚標準缺失問題能得到立法支持。
在珠島賓館10號樓素馨廳,政協委員孟浩、劉立平和人大代表朱列玉以及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燃氣協會秘書長梁作儉、全國液化石油氣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曾祥照等,專門就關于二甲醚的提案進行討論。
2009年7月,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期下發了《關于二甲醚作為城鎮燃氣推廣使用的意見》,確定二甲醚作為一種新型民用燃料在全省推廣使用。
2007年8月,山東省建設廳、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公安廳聯合出臺文件,批準臨沂久泰能源二甲醚作為民用燃氣應用。
但是,作為摻混液化氣最為普遍的省份,廣東省依舊沒有相應的地方標準出臺。
廣東二甲醚生產、銷售已經停了大半,并波及到煤化工甲醇行業。在企業惆悵焦灼的同時,翹首盼望政府的妥善處理。同時,對于已流入市場的摻混液化氣的善后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步。
對此,東莞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摻混液化氣數據統計和善后處理方面,都等待著廣東省質監局作出統一部署。
摻混液化氣遍布了珠三角,預計比例達總體液化氣的80%,可謂遍及各家各戶,這些二甲醚混合液化氣何去何從,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25批次標準橡膠產品 不合格1批次2021-11-19 11:11:17
- 因為這些事!屯昌盛都橡膠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共計被罰款37萬元2021-10-28 03:10:55
- 欠薪!橡膠企業商標、設備全賣2021-10-27 04:10:33
- 楊華全、許榮基申請廣州海寧橡膠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2021-09-11 05:09:02
- 硅橡膠龍頭 - 宏達新材發布重磅消息: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疑似失聯2021-08-16 01:08:28
- 以案說法|無錫一橡膠企業露天混放危險廢物,被處罰19.9萬元2021-07-21 03:07:33
- 突發!廈門街頭一跑車凌晨起火!橡膠燒焦味彌漫2021-07-14 0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