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烏干達打造摩托車輪胎“王國”
發布時間:2016-12-21 10:40:50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他在烏干達打造摩托車輪胎“王國”
“今天的原材料儲備和發貨情況如何,工作計劃都分配下去了嗎?”7月29日早晨8點,烏干達穆科諾“CC摩托車輪胎”工廠里,陳帆在車間和幾名負責人商討一天的工作計劃。
他每做一個決定,常人都難以理解,但他卻用行動證明決定都是正確的。不懈的努力讓他在他鄉取得成功,他生產的摩托車輪胎被當作烏干達國內摩托車輪胎行業的生產標準。
非洲事業從重慶起步
陳帆1974年出生于渝北區石船鎮,1994年進入南岸區國稅局工作。不到一年時間,他辭職前往廣州,成為一名醫藥行業業務員。
初入這個行業,陳帆拼了命的努力。他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利用每一點時間學習相關知識,虛心向他人請教……不到十年時間,他成為了該行業的資深代表,也積累了百萬元的資產。
這時,陳帆又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到更廣闊的天地闖一闖。
2004年,陳帆來到烏干達。當地的摩托車數量眾多,大多產自中國或印度,而當地摩托車產業鏈卻非常薄弱,不僅摩托車靠進口,日常需求量非常大的摩托車配件也幾乎依靠進口,而摩托車配件的生產,恰好又是重慶的強項。
這一發現讓陳帆非常興奮,他立即飛回重慶,在九龍坡老頂坡摩配市場,花20萬元買了一個集裝箱的配件運往烏干達銷售。兩個月時間,他賺了10萬元。
建摩托車輪胎“王國”
摩托車配件為陳帆打開了闖蕩非洲的“第一扇門”,從摩托車的輪胎到座墊,從大燈到發動機配件,摩托車的數百個零部件,都成為陳帆的貿易產品。2012年,陳帆的摩托車配件貿易量占據烏干達全國的50%。
2012年起,隨著競爭對手蜂擁而入,陳帆的貿易利潤大幅下滑。“如果能夠實現本地化生產,節約成本會不會是突出重圍的方法?”陳帆將目光轉向需求量龐大、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摩托車輪胎上,決定自己投產在當地生產。
“我與國內輪胎生產商有合作關系,技術應該不成問題。”陳帆說,但事情與他的想象不同,在當地生產輪胎觸及了國內輪胎生產商的利益,陳帆從原有合作商引進技術的愿望落空,而且合作貿易的關系也就此終止,這讓陳帆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陳帆沒有就此放棄,他和幾位合伙人共同出資,2015年4月,這個非洲唯一的摩托車輪胎生產廠正式投產,成為了當地媒體的新聞頭條。
為了使工廠建成后就能如期投產,陳帆跑遍了國內各大輪胎廠,高薪聘請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并培訓了數百名當地工人。
他的夢想再度延伸
不到一年時間,“CC”品牌摩托車輪胎便占據了烏干達93%、肯尼亞和坦桑尼亞30%的市場份額,年產值超過500萬美元,他生產的摩托車內胎甚至成為烏干達摩托車內胎生產的國家標準。
輪胎廠走上正軌,陳帆松了一口氣。但他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開始謀劃未來的發展。
“經過考察,我決定再投資建設一個潤滑油廠和一個毛毯廠。”陳帆表示,潤滑油是摩托車和汽車的必需品,擁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而當地卻沒有類似的工廠,大部分依靠進口;毛毯是當地人的生活必需品,但當地生產的毛毯質量不好,進口毛毯價格又高,如果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一定能占領市場。
“你們有福了,在非洲也能吃上重慶的泡菜。”夜幕降臨,勞累一天的陳帆回到家中準備晚飯。他小心翼翼從廚柜下搬出了一個泡菜壇子,夾出了一小碗青菜。
“這個壇子在非洲可買不到,是我專門從重慶帶過來的。”本報記者 傅柃暢
人物
陳帆,渝北區人,為了闖出一片廣闊的天地,他放棄了國內優渥的工作,前往非洲闖蕩。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努力,在烏干達建立起非洲唯一的一家摩托車輪胎生產廠,逐步構建起一個龐大的“輪胎王國”。
聲音
“天道酬勤,人道酬誠。”
對話
重慶晨報:你在烏干達的生意幾經波折,是什么支持你一路走來?
陳帆:做生意難免失敗,肯定不能因為一兩次的挫折而放棄,這也是我敢于放棄國內事業出國闖一闖的原因,當然也是重慶人性格使然。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橡膠工業之父--古德伊爾2022-03-21 10:03:52
- 從上海到咸陽:外婆在西北橡膠廠支內的33年2021-08-30 10:08:48
- 傳承優良精神 爭建時代新功|虞海濃:從“割膠小白”到全國割膠狀2021-08-04 10:08:39
- 10余年投身海外“為國種膠”2021-08-02 03:08:10
- 三代接力“橡膠夢” 發展成果布全球2021-07-19 10:07:37
- 4位橡膠輪胎人,進入重點名單!2021-07-14 05:07:51
- 彭光欽:新中國橡膠之父2021-07-02 11:07:17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