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可再生膠產業情況及破碎機運用
一、國外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的進展
再生膠工業在工業發達國稱為夕陽工業,由發展轉為萎縮乃至結束。70年代末期,歐美主要工業國家均停止通用型再生膠的生產,進入膠粉直接利用階段。1984年英國、法國已不再生產再生膠,目前歐洲具有工業化規模的唯一再生膠工廠設在荷蘭,水油法年約2. 2萬~2. 4萬噸。經濟發達國家對廢舊橡膠回收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是制造不同細度的膠粉,以取代再生膠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橡膠制品及運動場地的鋪裝等領域。80年代以來,美國有43家膠粉公司,其中有15家采用低溫粉碎生產精細膠粉。德國、荷蘭、瑞典、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都相繼建立了一批廢舊橡膠粉碎公司,其生產能力已大大超過再生膠。例如美國, 1990年再生膠只占41%,而膠粉生產占59%.日本在70年代后期膠粉產量已達到37%, 80年代膠粉產量超過65%,是保留再生膠產量比例( 35%)較多的國家。原蘇聯從1982年開始將廢膠全部用于膠粉生產,至90年代初膠粉產量已達35萬噸。其主要原因是膠粉生產流程簡化,與制造再生膠相比,節約了大量設備、廠房、動力和人工,不用軟化劑、活化劑等化工原料,也不存在廢水、廢汽、粉塵的污染,生產環境衛生有明顯改善。而且膠粉硫化后性能優于再生膠,為橡膠制品行業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效益創造了有利條件。
工業發達國家再生膠生產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石油工業的崛起、合成橡膠生產規模的擴大,特別是成本低、性能好的充油丁苯、充油充炭黑丁苯母膠的出現,奪去了再生膠的市場。再就是再生膠高能耗,而且污染,因此工業發達國家寧愿進口再生膠而不愿自己生產,并以生產膠粉取代了再生膠的生產。膠粉的生產與應用是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的第二次變革,給廢舊橡膠綜合利用帶來新的生機。
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的關鍵在粉碎設備。
20~7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在廢橡膠利用上以發展再生膠為主,粉碎技術主要為常溫機械法,采用輥筒粉碎機,速比基本上為1∶2.
70年代后,再生膠生產趨于停滯與萎縮,而膠粉以其特有的經濟性和性能占據了市場,因而粉碎工藝、粉碎裝備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世界上有以下三種方法粉碎膠粉。
1.常溫機械法粉碎裝置有了很大變化
德國、意大利、美國推出了速比為1∶
3. 54的大速比、低線速、大輥徑粉碎機,功率達到350kW,機型以德國肖斯公司和英國弗朗西斯公司產品為代表。
齒盤粉碎機為70年代專利產品,機型以德國康恩達克斯公司的HED8, WED8和日本關西環境株式會社的POD500為代表,功率75kW,設計生產能力為200Kg/ h.
由奧地利列斯特累斯公司、意大利、德國的貝爾斯托夫公司研制的雙螺桿粉碎機用于工業化生產膠粉。日本神戶鋼鐵株式會社和俄羅斯聚合物中心試驗工廠也先后進行研制。1988年俄羅斯聚合物中心首先在美國、俄羅斯、中國取得該項技術的專利。
常溫機械粉碎法比其它方法有著投資省、工藝流程短、能耗低之優點,因此,正如國外專家所評價,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能。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常溫粉碎仍占主導地位,每年膠粉總量的63%是靠常溫粉碎完成的。
2.冷凍粉碎法。它在國外于70年代初就高速發展
冷凍粉碎技術借鑒于航空、制冷工業,并由此派生出許多不同種類和結構的粉碎裝置。并先后提出了液氮噴淋、液態浸漬的低溫錘擊、低溫研磨膠粉制造等工藝。其中,尤以美國最早,爾后,西歐、東歐迅速發展起來,形成較完整的生產制造體系。在專用技術工裝上,則設計了錘擊式低溫粉碎機(美國)、銷釘式低溫粉碎機(美國)、齒盤式低溫粉碎機(德國)、液切式低溫粉碎機(美國)等用于細膠粉、精細膠粉生產的專用機械。與此同時,完成了與細碎機配套的,用于鋼絲子午胎切割和橡膠、鋼絲分離的專用切割粗碎機(美國、瑞士)和滾筒式子午胎(含鋼絲)橡膠粗碎機(德國、法國)。上述這些常溫切割粗碎與低溫細碎技術為廢橡膠再資源化提供了最基礎的加工保障。日本則引入美國冷凍粉碎技術于70年代中期開始工作,三年即具備全套設備和技術的出口能力。用冷凍法制造膠粉,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均有著相當規模化生產裝置。其原因有二個:一是發達工業國家廢膠資源豐富,制造膠粉單位不僅無償得到廢橡膠而且可獲得國家財政補貼;二是國外液氮成本低廉,因膠粉廠選址在制氧廠附近,利用其制氧過程廢棄的氮,互利互惠,所以制冷液氮廉價易取,有利于冷凍方法的推廣與應用。
3.濕式粉碎法
在工業發達國家中以美國采用此法的產量最大, 1990年占其膠粉總量的13%.該法采用原理是,將廢橡膠先浸漬于堿溶液中,使其表面龜裂變硬后進行沖擊粉碎,然后于酸液中進行中和、濾水、干燥得到較寬粒徑分布乃至微細的膠粉。濕式粉碎細膠粉的優點是加工性能好,可以用它生產出表面光滑的壓出制品和壓延膠板,并適用于子午胎胎面和胎側。
由于國外輪胎以子午線結構為主體,如法國、英國已達100% ,美國也在90%以上,因此再生膠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輪胎的胎面膠、簾布膠中由膠粉取代了再生膠,而且膠粉也適用于其它橡膠制品,如膠管、膠帶、膠鞋、翻胎、鋪墊品等,因此膠粉的產量在持續增長,應用范圍在擴大。
二、我國再生膠工業的現狀
隨著橡膠工業的發展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再生膠工業發展十分迅速。
從“八五”到“九五”這10年間是我國再生膠工業最興旺時期,主要是動態脫硫工藝的誕生,推廣了我國再生膠工業的普及與生產規模的擴大。全國一下上了300多臺動態脫硫罐,基本上淘汰了水油法,再生膠生產能力擴大到70萬噸左右,企業發展到497家,年產35萬噸左右,成為世界上第一再生膠生產大國。
1.行業骨干企業的規模效益更趨合理
原化工部于70年代在我國部分省市對再生膠生產定點布局認為年產3000噸最為合理,但大部分定點企業通過技改,生產能力提高了1~2倍,現在年產超萬噸規模的廠家有10個,超過5000噸/年生產廠家達27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江蘇南通回力橡膠集團公司,年生產能力達到3萬噸,可謂世界上最大的再生膠生產廠。
2.中小型再生膠企業數量倍增
“八五”期間,我國國營、集體、鄉鎮、私人、合資、獨資一齊上,全國新建1000噸/年能力以上的膠粉廠、再生膠廠增加了200多個,形成了適應各種橡膠制品要求、營銷能力強勁的網絡。企業隸屬關系由過去的橡膠、司法、物資回收系統發展成為還有煤炭、冶金、紡織、地礦、化肥、農墾、學校等多系統共同投入的跨專業的社會性產業。
3.產品結構更趨合理
多年來,我國再生膠生產品種僅有胎類、鞋類和雜膠類三大系列13個品種,現已發展為胎類、鞋類、雜膠類、特種類、出口類、專用類六大系列27個品種。精細再生膠的誕生,進一步提高了再生膠外觀質量,各項物性指標均超過國外同類再生膠。在品種上,由鞋類為主轉為胎類為主,胎類再生膠占55%,鞋類占35% ,雜膠類占5%,特種再生膠占5%.近幾年又發展了活化膠粉、改性膠粉、精細膠粉,總產量約占5%.再生膠品種的增加、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活化膠粉、精細膠粉的推廣應用,完全能滿足國內橡膠工業發展的需要。
4.工裝設備改造與發展
再生膠工業發展關鍵在設備。近十幾年來,我國再生膠工業迅速發展主要是動態脫硫罐的出現,打破了再生膠幾十年來的油法與水油法傳統工藝,這是我國再生膠行業第二次技術革命。這種新工藝和裝備具有投資少、能耗低、成本低、質量高、無污染,且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特點。因此被新建企業和老企業改造所選用,全國先后上了300多臺動態脫硫罐。
用此種方法生產的再生膠占總產量的70%以上,基本上取代了油法和水油法。
我國膠粉粉碎主要以輥筒粉碎機為主。
近十幾年來,專業機械廠家的輥筒式粉碎機在設計上向大速比、低線速、高剪切速率發展。細碎機速比由80年代的1∶1. 31提高到1∶1. 61、1∶1. 91.篩選設備的改進,出粉的提高,有利于企業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冷凍粉碎近十幾年來我國先后進行引進和自己研制設計渦輪制冷低溫粉碎技術。由浙江平湖橡膠一廠和天津凱福膠粉公司分別從德國引進的裝置已完成試生產工作,均取得實際試驗數據。平湖橡膠一廠的試驗數據表明,膠粉與液氮的生產試驗耗比為1∶
1. 7,其中通過80目篩網的膠粉占20%.天津凱福膠粉公司的試驗,使用了粗膠粉在液氮深冷錘擊粉碎機進行噴淋式的細化粉碎,其膠粉與液氮的耗比約為1∶3, 80目膠粉產率為85%.采用液氮深冷粉碎的關鍵問題是生產成本高,膠粉市場無法接受,主要是不適合中國國情。因為與國外不同,廢膠要錢收購,國家無補貼,無稅收照顧,加上國內液氮價高,所以此種工藝在中國看來目前行不通。渦輪制冷工藝在冷凍介質上已完成技術上的突破,在我國已投入工業生產的有南京飛利寧深冷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濮陽市橡膠廠、寧夏平羅精細膠粉廠等。從運行情況看,用渦輪膨脹制得- 100℃的冷空氣工藝是成熟的,也是較為經濟的,為廢橡膠的細粉碎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但是冷凍粉碎的設備在國內還沒有解決,而且膠粉成本高,要推廣有一定難度。根據我國國情,南京精細膠粉技術研究會上確定,我國應以常溫粉碎為主,在常溫粉碎設備上攻關。
目前我國輪胎切割機有多種,主要有LP2輪胎粉碎機(吸收美國生產技術) ,大連橡四研制的XQD500輪胎切割機,四川盛興機械廠生產的T Q16~20英寸輪胎切割機,徐州三合橡塑機械廠生產的XSPD1000A粗碎機,江蘇武進第三橡塑機械廠生產的輪胎粗碎機,都已投入工業化生產。
細碎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粉碎設備,主要有宜興市宜民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CXFJD213型常溫橡膠粉碎機,江陰市百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XFJD210D1型超細橡膠粉碎機,四川盛興機器廠生產的LXFD250螺旋廢橡膠粉碎機,徐州三合橡塑機械廠的XSP- 581型細碎機,山西省介休市金利機械公司生產的WX- 90型橡膠粉碎機等。這些設備的共同特點是能耗低、操作方便、投資省、見效快,如何進一步提高產量,還需進一步研究、改進。
5.應從引進技術裝備中吸取教訓
“八五”期間全國有十幾家企業引進了工業發達國家的冷凍粉碎生產裝備和技術,大都失敗,試車不成功。例如秦皇島成功膠粉廠引進美國捷克遜成功膠廠設備,多次調試均失敗, 1995年訴諸法律,雖然勝訴,但資金卻收不回來。原沈陽再生膠總廠投資2300萬元,引進美國施瑞德派克斯公司常溫生產線,試車不成功,使全國最大的再生膠企業不得不破產。寧波化工廠引進美國冷凍粉碎膠粉生產線試車不成功。山西曉山煤化公司引進俄羅斯雙螺桿粉碎機制造技術也沒成功。平湖橡膠一廠和天津凱福膠粉公司分別從德國引進深冷粉碎生產線,雖能生產,但產品成本過高,市場銷售困難,迫使引進設備停止運轉,成為展品。可以說,全國有18家引進,沒有一家是成功的。而這期間,南通回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北方橡膠集團公司立足國產設備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再生膠行業的強者。而引進企業卻陷入困境。
1994年美國與臺灣合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給中國再生膠工業帶來福音”的高科技“資寶”膠粉的展示會,提出生產活化原料,轉讓費用不少于1億美元。其實這種“資寶”就是我國生產的活化膠粉,而且性能比我國活化膠粉低30%以上。所以不能盲目相信國外一切都是好的,更不能盲目引進。
三、我國再生膠工業的發展及建議
1.存在的問題
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于宏觀失控,再生膠工業盲目發展,全國生產廠點近500家,生產能力過剩。在企業結構上,存在的問題是企業規模小而分散, 70%以上為1000噸/年以下小廠。
品種結構。我國以產再生膠為主,占總利用量的95%,膠粉只占5%.而美國膠粉占59% ,西歐幾乎100%為膠粉,再生膠已被膠粉取代。多數企業,只重視企業規模的擴大,忽視新產品開發、深加工綜合利用,特別是對建筑行業、公路建設等領域的開發利用嚴重不足。
工藝裝備落后,能耗大。目前國內動態法、水油法、油法,都是高能耗,特別是粉碎裝備, 90%以上采用滾筒式粉碎,能耗大,效率低,待改進。
引進設備不成功,使部分企業背上包袱。近幾年先后有18家引進工裝設備,但沒有一家取得成功,使引進企業陷于困境。
政策不落實,使再生膠行業發展困難。
國外對廢舊橡膠無償利用,而且免稅給予財政補貼。而在我國雖實行70%的返稅政策,僅收購部門享受,加工行業沒有列入,不利于再生膠行業的發展。
2.行業發展方向
我國再生膠工業生產技術與工藝并不落后。引進的有些先進技術并不適合中國國情,而依靠國產設備與技術,反而發展快,而且我國再生膠生產技術與裝備也出口到國外。
我國只是在精細膠粉的加工與利用技術比國外發達國家遲了約20年。
我國再生膠行業發展方向是:廢膠粉碎節能化,產品膠粉化,再生膠品種多樣化、精細化,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現代化以及綜合利用深化,走中國式再生膠工業發展之路。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完成再生膠行業三大革命:一是用動態脫硫全部取代水油法、油法;二是節能式粉碎工裝設備取代輥筒式粉碎工藝;三是在再生膠、膠粉深加工上做文章,擴大精細膠粉的應用范圍。
3.應采取的措施
調整企業組織機構,對再生膠行業整頓、規范,以求高水平的發展。一方面對小、散、落后的小企業進行整頓,通過改組、聯合、兼并、承包、租賃、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放開搞活小企業,鼓勵中小企業為企業配套,走專業化分工協作的道路,淘汰1000噸/年以下小廠。另一方面要努力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市場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目前我國再生膠行業已在發展中形在了十幾家上規模,上檔次的骨干企業,國家應給予扶植,以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要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發展中高檔產品,使再生膠和精細膠粉之間的比例更趨合理。今后十年,膠粉生產、應用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到30%;特種再生膠要由目前的5%提到20%;再生膠品種要全部精細化,淘汰粗膠粒再生膠。
要大力拓寬膠粉的應用領域。通過宣傳,加強技術服務,積極推廣精細膠粉在橡膠制品工業中的應用以及在道路及建筑中的應用,讓膠粉逐步取代再生膠。
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大力推廣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和提高環保效益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使中小企業從僅靠簡單的量的擴張,轉變為依靠科技搞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生產市場需要、物美價廉的產品。一是企業要與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聯合;二是再生膠協會組織專家組,集中起來,進行技術攻關,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服務。
要增強國際競爭力,改變再生膠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格局,采取面向兩個市場,積極組織再生膠、活化膠粉、精細膠粉出口,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到國外辦企業,使目前年出口再生膠幾千噸發展到上萬噸。
4.幾點建議
再生膠和廢舊橡膠現在每年還從國外進口,關稅分別為15%和10%.由于我國廢舊橡膠每年回收利用不到1/ 3,國家要對廢舊橡膠下文禁止進口,制止工業廢料向我國轉移。國內再生膠已供大于求,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產品大量積壓,因此要鼓勵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使用國產再生膠,建議此種關稅不能再降低。
國外不僅廢舊橡膠無償使用,而且給予財政補貼、免稅政策。在我國廢舊物資利用優惠政策僅限于廢舊物資經營企業而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建議政府對廢舊橡膠加工企業應與收購經營企業享受一樣的政策。
國外對廢舊輪胎的加工利用都實行財政補貼的辦法,建議我國政府從輪胎、摩托車胎繳納10%的消費稅中提取5%用于補貼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以鼓勵對廢舊輪胎的加工利用。
國外發達工業國為了鼓勵廢舊橡膠利用,國家從政策上規定鋪路必須摻用一定比例的膠粉。為了推動我國膠粉的應用,國家應明文規定在瀝青公路、高速公路建設中摻用5%~20%的膠粉,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公路質量,又利于擴大我國廢橡膠利用。□行業動態長征廠管理前移效益增上海乳膠廠長征分廠今年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強化管理和考核。廠長張建國提出了管理工作前移至生產第一線的思路,提出了“兩變”、“兩不”的要求。“兩變”,就是要求管理人員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到生產第一線;變坐辦公室為到生產現場服務。“兩不”,就是盡量不叫車間主任到廠部來商量解決;上班時間不去干擾車間干部的工作。這樣保證了管理人員深入基層,搞好基層工作和考核工作。
該廠管理前移四管齊下。一是進行強化管理的教育,把強化管理的目的、內容、考核辦法、獎懲措施等原原本本地告訴職工;二是3名正副廠長按照各自的分工,了解生產和管理的情況;三是由技術科長、質監科長等人組成的檢查考核小組,每天一次對產量、質量、單耗、車間環境、勞動紀律、安全生產等進行嚴格考核;四是由考核小組把考核的結果按車間公布,并排出名次。
該廠管理前移,管理人員除了參加管理考核工作外,還要擠出時間去車間參加勞動,既可解決勞動力缺乏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員通過勞動,可以得到強化車間管理工作。
該廠管理前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據統計,該廠的產品成品率已上升到92%以上,比去年下半年上升了6~7個百分點。客戶訂單源源不斷而來,生產任務飽滿,增開了3條流水線,每月可完成1600萬副乳膠手套的任務。隨著產值的增長和成本的降低,利潤率也有了提高。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中汽協:下半年商用車市場需求弱于上半年2021-12-15 10:12:12
- 全球三元乙丙橡膠市場現狀分析、生產廠家、產能情況2021-11-30 09:11:34
- ANRPC:全球天膠價格短期內料將依然獲得支撐2021-11-08 12:11:49
- 2021年第三季度國內各輪胎企業財報匯總2021-11-02 03:11:31
- 天然橡膠再度上漲突破15700元大關 成本上漲倒逼傳統輪胎企業突圍2021-10-28 03:10:43
- 中汽協:9月我國汽車產銷量環比均增同比則均降2021-10-15 02:10:53
- IRSG:2021年世界橡膠需求預計反彈7.4%2021-09-02 07:09:28
- 50萬公里,“稀土金”輪胎通過鑒定!12-08
- 科創板,迎來首家橡膠制品上市企業!12-0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11-19
- 張立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