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產業鏈解讀——天膠將迎新一輪春天 瀝青利空主導價格受打壓
10月21日,上期所在南京舉辦“天膠和瀝青期貨分析師培訓班”上分析了當前全球宏觀經濟情況,并對瀝青、橡膠產業的供需及價格走勢作出分析及未來展望。和訊期貨為您整理了各嘉賓的精彩發言。
上期所期貨與衍生品研究員宏觀經濟研究員
王立坤:世界經濟維持徘徊不前 油市凍產助力重重
國際形勢
總的來看,世界經濟徘徊不前
全球經濟增速維持在3.1的水平,但結構發生變化。美國經濟信號不穩,8月數據走弱但9月回升,預計加息將延后至12月。美國當前的經濟信號表現不一 就業、消費以及通脹數據表現穩定,支持加息; 企業部門的數據卻表現堪憂,制造業PMI、制造業訂單以及工業產出數據表現不盡人意,阻礙加息腳步。
加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加息周期不意味著美元一定升值,大宗商品與美元指數走勢負相關
加息周期內,金價漲跌不一,油、銅價格上漲;加息前,股票市場波動率提高。歷史大事件顯示,過去數次美聯儲加息周期,總能擠破一個泡沫;匯市急跌、股市崩盤等現象跟美聯儲加息并不存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加息后,新興市場的危機與自身經濟問題相關(如外債水平、外匯儲備存量、貿易水平、產業結構是否單一、財政水平、經濟增速、匯率與貨幣政策等)
對于美國“大選”,從一年和三個月的觀察期看,大選前后美元指數走強可能性較大;黃金在前后三個月下跌概率較大,但大選后一年下跌概率相對較小。;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大選年下行概率較大,但大選后有較大概率上行;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前后,一年和三個月都大概率上漲。
原油市場
截至2015年,全球探明原油儲量1.697萬億桶,較10年前增加23.5%。按當前速度,可供全球消費48.95年。9月底,OPEC在Algier達成的減產框架性協議,將會把產量降到3250 – 3300萬桶/日,而伊朗、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則具有減產豁免權。但凍產阻礙重重:
俄羅斯變卦,俄羅斯能源部長認為當前穩定市場最合適也最有效的辦法是為期6個月左右的凍產而非減產。俄羅斯國內各石油巨頭紛紛表示正在增加并且將會繼續增產。
俄羅斯不僅在OPEC召開Algier凍產大會的9月份瘋狂增產突破1100萬桶/日的產量記錄,更是在10月份的頭兩周創下了1120萬桶/日的新產量記錄。
伊朗計劃增產,伊朗態度堅決計劃增產至500萬桶/日產量。伊朗副總統強硬表示,為了利用石油收入來發展國家,伊朗必須收復在全球油市的市場占有率。
美國頁巖油積極利用套保實現增產,當前市場情況下,油氣公司進行的套期保值操作的最核心方法就是利用50美金的價格環境賣出未來的油氣產量,以獲得穩定的現金流保障并實現復產。
行情研判,投行預測未來油價為50-60美元。
格林大華大宗商品金融部副總經理
俞佳松:三期疊加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2016年將是大宗商品投資重要時期
宏觀經濟引導大商品走勢,三周期疊加,美歐經濟上升周期,美聯儲開始進入加息周期,這代表什么?這說明經濟好,才會貨幣收縮,今年有可能加息第二次。美國經濟在08年觸底后,在13年復蘇,在17~18年是中速發展期。歐洲經濟在底部。中國經濟筑底周期,資源儲備周期,在10年當中從國家政府,6.5是筑底水平,不會讓底線打破,四季度可能在6.6-6.8的經濟底部,為了下一輪發展,需要原油、銅等資源緊缺資源儲備。
印度的快速工業化正在不可阻擋的來臨,大規;A建設將蓬勃開展,一方面,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推動制造業發展將直接拉動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包括原油、銅在內的工業品;另一方面,印度的經濟快速發展也是中國促進結構轉型、轉移過剩產能極好的的機會,相應也會拉動中國過剩原材料的消費。印度經濟發展將是下一波大宗商品上漲的動力和源泉。
2017、2018年將是發達經濟體經濟保持增長期、中國經濟筑底恢復期、加上印度基礎建設投資的快速上漲期,三期疊加效應將在下一階段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就投資而言,2016年將是進行大宗商品投資的重要時期。
河南同舟棉業集團投研總監
徐智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來自于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主要在于五大任務和五大政策為支柱。其主要焦點為優化供給體系中將生產要素轉化為潛在產出的能力。當前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來自于供給側改革。
金融層面
逐步實現打破剛性兌付和產能淘汰,以市場的手段完成企業部門的淘汰或者重組,核銷壞賬或將負債轉移到高效的企業中去;通過優化融資結構、發展直接融資以及盤活存量的各種金融安排來實現;降低企業成本來說需要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而對于政策性的效果非常有限,短期內還要依靠基準利率的下調;
供給側改革的路徑推演
供給側改革對于經濟的沖擊將是短空長多,短期去產能將是重點;
去杠桿可能推動剛性兌付被有序打破,由此產生的壞賬也會短期內增加流動性風險,而唯一對經濟增長有短期推動作用的是房地產去庫存;
去產能、去庫存、補短板的推進更容易取得成果,而去杠桿和降成本將會任重而道遠。
瀝青、膠前期虧損嚴重,存在供給收縮可能性。黑色建材更多是通過行政手段去產,而瀝青和天膠更多是依賴市場的力量去產能。因此其期貨價格表現弱于黑色建材。
瀝青價格走勢,14年前期國內價格走勢呈下跌走勢,15年,三季度較二季度下跌。16年持續下跌,之后上行,達到年內高點。回顧15年,剛性需求支撐,供應充足。16年,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供需面則是決定因素。焦化料對市場供應也產生很大影響。12-15年多數處于虧損,13年扭虧為盈,14到15年,原油下跌。煉廠成本下滑,之后原油上漲,瀝青理論利潤下跌,2016年,一季度盈利達270元/噸,自5月開始轉為虧損,之后虧損加劇,至8月理論虧損達214元/噸。
展望今年后期市場,利空存在:資源過剩明顯,盡管今年公路養護隊瀝青的需求保持一定增加,需求量維持在一定基數,但今年告訴公路新增通車里程預計在4500公里左右,較“十二五”期間每年通車里程大幅減少一半或以上,較去年減少8千公里左右,這部分高速公路對瀝青的需求明顯減少,帶動今年國內瀝青總需求量下滑。在需求減少的同時,市場供應量卻增加。
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二部資深經理 呂清華
品種運行情況:橡膠與瀝青市場運行平穩 較好滿足實體企業套保需求
橡膠:
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期貨成交金額為131.66萬億元,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金額 62.68萬億元,占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額的48%,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2016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膠期貨成交額8.8萬億元,占上期所成交額的14.04%,占全國商品期貨市場的6.68%。石油瀝青成交金額2.72萬億元,占上期所成交額的4.34%,占全國商品期貨市場的2.06%。
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市場仍維持脆弱的平衡狀態,供需矛盾趨于緩解。隨著全球供需關系的改善,中國天然橡膠現貨市場出現了積極地變化,青島保稅區庫存從高位明顯回落。 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天然橡膠期貨市場運行穩健,交易量和交易金額逐漸回升,持倉規?焖僭鲩L。上期所根據市場運行情況,采取提高保證金比例、擴大漲跌停板等風控措施,使得市場參與主體投資更加理性,整體市場風險可控,運行平穩。
天然橡膠期貨法人參與度明顯回升。 2016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膠期貨法人參與度為36.1%,2016年前三季度套保申請量為583.79萬噸,套保審批量為441.24萬噸,實際交割24.87萬噸。
瀝青:
2016年全球瀝青市場表現平穩,隨著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增速回落,瀝青需求增速趨于放緩。2016年1-8月中國瀝青產量同比上漲9%;表觀消費量同比上漲12%;進口量同比上漲27%。2016年前三季度石油瀝青期貨交易活躍,流動性顯著增強,交易規模呈級數擴大。截至三季度末,瀝青期貨累計成交1.43億手,同比增加1133%;成交金額累計2.72萬億元,同比增加779.8%,持倉量同步擴大。隨著市場規模擴大,曾采取提高手續費、擴大漲跌停板、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嚴控市場風險,市場投資群體逐漸成熟,市場風險可控,運行平穩。瀝青期貨合約自上市以來,累計交割量60.9萬噸,較好的滿足實體企業的套保需求。瀝青功能發揮逐步顯現,期貨價格逐步與現貨價格接軌。期貨與華東國產重交瀝青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超過0.95,與布倫特原油價格相關系數0.8,均能較好地反映國際能源市場形勢變化。
泰國詩董橡膠董事/中國區總經理
李世強:橡膠未來價格將進一步回歸
2016供應的增長比預期差,消費比預期好。橡膠在2014年低價作用呈現,行業優勝劣汰,震蕩筑底。15年,供需緊平衡,2016供應不足,消費明顯好于預期,整個市場的流通庫存得到消化,現貨(主流的下游)供不應求,過剩數量得到減小,16年預期總量供不應求,主要是天氣的異常,勞動力不足。
前三季度膠水、膠片的緊缺還沒有完全緩解。低價對勞工招募不足,在海南有棄割現象,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地處于增長態勢,但增幅放緩。前三季度產膠國泰國,印尼產量沒有明顯增長,馬來西亞產區產量減少10%。前三季度供應沒有增長,總體供應量低于預期。
泰國產膠國全境單產下降,開割率下降和農民收入下降對橡膠樹維護不足,對供應總量影響非常大。泰國支持政策還在延續,但市場關注度減弱,影響減少。
原料正在穩步回歸到正常成本區間,主要產膠國出口有一定增產,但量在轉移。泰國出口量穩定增長,份額不斷擴大,上半年占中國進口量的比例已達到60%,國內庫存嚴重不足,且供應存在嚴重不確定性;印尼上半年限制出口,國內庫存量有所累積,但近期中國買盤涌現,庫存開始消化;越南等新興出口國供應快速增長,出口數量擴張,但假混合等因素的存在令其供應存在不穩定性。
本年度中國消費超預期 東南亞同樣表現亮眼
中國消費和進口量略有放緩;泰國、印尼、越南等國今年天膠消費快速增長,經濟的發展、各海內外輪胎廠紛紛前往設廠,令東南亞成為新興的橡膠下游加工業基地;復合膠新標準沖擊暫時消除,但需關注混合膠未來變化
保稅區庫存耗盡,引發美金現貨趨強和內外倒掛改善,全乳老倉單壓力有待釋放,滬膠近月持續回歸,全乳老倉單壓力逐步釋放。潛藏壓力在于泰國政府庫存約31萬噸(與海膠簽訂20.4萬噸合約,實際發貨約4萬噸,另與中化簽訂20萬噸新膠合約),實際發貨數量有限;另外國儲庫存09年以來收儲近60萬噸,有拋儲可能。
輪胎需求旺盛
2016年截至8月份,中國子午線輪胎總產量已經達到4.5億條,比去年同期增長16%,其中半鋼胎產量占總產量的73%,全鋼胎占總產量的16%。汽車產銷,乘用車需求旺盛,平均增幅兩位數以上。投資、基建拉動,結束了近4年的低點。
而且新興產業也有亮點,乳膠1-8年進過25.26萬噸,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乳膠新興的一個亮點,乳膠枕頭和床墊。
橡膠行業洗牌正加快步伐,上游的整合、中游的轉型集中、下游的優勝劣汰將愈加普遍,2-3年內完成巨變;橡膠供需交易格局變化,現貨市場價格體系也在修復中。前期市場聚焦的最大利空因素巨量滬膠庫存和倉單正在解決,天膠將迎來新一輪的春天。
白石資產管理總經理
王智宏:天膠價格底部似已夯實
人口周期,老齡化。金磚國家,人口增長非常迅猛,發達國家增長平穩,人口增長紅利是未來10年的增長期。全球在以新興國家為人口增長為中心,在全球經濟弱復蘇下的商品配置順序依次為,軟商品,能源化工,油脂油料,建材,工業品。
天膠產量整體微增或持平
1、ANRPC9月報告顯示,其成員國2016年前9個月總產量795.2萬噸,去年同期795.4萬噸。前9個月,ANRPC成員國天然橡膠出口量總計663.9萬噸,相比2015年前9個月出口662.2萬噸微增長0.2%。
局部供應緊張局面更多來自時間、空間的錯配,及天氣因素的擾動。首先,對天然橡膠這樣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來講,缺少有力數據支持ENSO循環(厄爾尼諾-拉尼娜)對天膠單/總產量有顯著影響。更多體現在局部極端天氣為市場預期提供短期炒作題材。其次,雨水的影響對割膠的影響,泰國南部更大些,相對干燥的北部影響更小。另外,出現持續洪水對供應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運輸,而不是產量。國內的話,減產幅度較大,但交割標的不受影響,云南基本沒有減產,減產集中在海南。
總結:
1、整體經濟難以樂觀看待,四季度至來年風險事件較多。
2、全球橡膠供應整體平穩,需求有起色,庫存回落。價格底部似已夯實。
3、中國實際需求弱于表觀需求。目前價格飆漲資金參與因素更大。
4、套利釋放要求導致價格反復。高升水遠月價格波動放大。
5、價格序列的底部抬高過程難以一蹴而就。低價現貨的持有價值大于遠月滬膠
百川資訊副總經理/瀝青高級分析師
劉敏娜:需求下降供應增加 國內瀝青價格受打壓
回顧亞太地區,據統計,2015年亞太地區瀝青市場消費量大概是4200萬噸,中國瀝青2623萬噸,占比達到64%。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是主要的瀝青出口國,中國、越南、印尼,澳大利亞是主要的進口國。韓國是亞太地區瀝青最大出口國,每年瀝青供應量為400多萬噸,出口為200多萬噸,出口方向主要是中國、日本,臺灣,澳大利亞;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15年生產250多萬噸,出口240多萬噸,中國、澳洲,印尼都是主要其出口方向。
中國市場:
消費量:公路建設發展帶動瀝青發展
基礎建設和新建養護公路支撐,瀝青在2012-2015消費量逐年增長,平均漲幅為5.3%-12%。預計2016年瀝青消費量將繼續增加,表觀消費量或達到2817萬噸,生產量為2331萬噸,進口量超過500萬噸,道路用消費量達到2387萬噸,非道路消費量為430萬噸。
供應情況:
目前國內瀝青裝置開工率較低,瀝青廠年開工率在40%-70%左右,由于瀝青消費旺季在每年的二、三季度,因此每年二、三季度的開工率相對高于四季度和一季度。同時,國內瀝青產能過剩明顯。
國內瀝青產量逐年遞增,中國逐漸由瀝青純進口國向出口貿易發展。而近幾年國內市場持續低迷、下游需求疲軟及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面對這些不利因素,中石化大力開展差異化銷售,加大來料加工出口力度,提高國外市場占有率。
價格走勢:
據百川資訊測算,2011-2012年國內瀝青廠多數時間虧損,年均虧損分別達59元/噸和97元/噸。2013年瀝青廠扭虧為盈,年均盈利達51元/噸。而隨著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原油價格急劇下跌,煉油成本不斷下滑,2014-2015年理論盈利分別達127元/噸及295元/噸。2016年,一季度盈利達270元/噸,自5月開始轉為虧損,之后虧損加劇,至8月理論虧損達214元/噸。
展望今年后期市場,利空主導:
1、資源過剩明顯:在需求減少的同時,市場供應量卻增加,今年1-8月國內瀝青供應量同比預計可增加221萬噸左右,盡管非道路需求對其有所分流,但流向道路瀝青市場的資源依然過剩,增加的資源產生了社會庫存,導致今年社會庫存高于往年同期,因此近年后期市場補貨需求將低于去年,貿易商將保持按需采購。
2、北方需求下滑:四季度,北方市場終端需求將會持續萎縮,帶動市場總需求下降,南方瀝青價格將因此受到打壓,價格難有向上動力,如果資源過剩無法緩解,價格有望繼續下行,四季度最低價格或低于去年同期。同時,貿易商去年冬儲虧損,今年積極性將繼續下降,因資源過剩占據主導,生產成本對瀝青價格的影響,低于市場供需對價格的影響。
總體而言,今年國內瀝青需求下降,供應增加,非道路流向數量將增加,但供應將或過剩,價格受到打壓。
京博石化期貨套保經營部負責人
劉勇:地煉企業運作期貨 提升利潤空間
實體企業利用期貨的實操策略類型有四個類型。產能套保,優勢利潤下,賣出瀝青,買入原油;基差套利,期現基差擴大到安全范圍,在空瀝青等待基差回歸;月差套利,月間價差擴大到風險較小范圍,做空月差等待回歸;遠期預售,當前瀝青售價對應WTI價格到達超額利潤時,預售遠期貨物,并鎖定盤面成本。
案例1:2016年4月,瀝青產能套保機會。邏輯支撐:宏觀面為避免中國經濟陷入通縮,政府逆經濟周期政策發力,主要驅動力包括基建、信貸、房地產監督力度;基本面,市場供給充裕,產量及進口量處于高位;南方梅雨季節沖擊終端需求;道路工程處于基礎階段,瀝青用量少;社會庫存緊張,煉廠出貨速度放緩;
案例2:2016年7月,瀝青順暢的下跌,會有一個價格的回歸;基差套利邏輯,上漲驅動因素:需求啟動,6月煉廠檢修集中,供給減少,原油成本驅動;下跌驅動因素,雨季多雨,施工受阻;需求證偽,檢修高峰過后,開工率回升;庫存高位,進口量大;廠庫倉單強制注銷。
下游企業通過期貨工具操作,提升瀝青消費;對利潤有個提升。作為一個地煉企業,要加強產品的研究;優化原料的供給渠道,質量檢測。穩定市場,價格體系,實現共贏。
為什么地煉生產瀝青,這有幾個原因。2015年山東地煉有原油使用和進口資質,解決原料的來源問題,2015年之前瀝青利潤空間客觀;原油進口無稅,但汽油、柴油有消費稅,但生產瀝青可以合理避稅;地煉生產瀝青的制約,原料的制約,原油配額的限制和銷售的指標,需求變化不大,山東省整個瀝青銷售決定了生產,而不是生產覺得消費。
現場問答
問題1:瀝青貿易商冬儲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答:下游廠商在資金回流一般是年底,年底資金足;而且老的貿易商已經摸透現貨規律,每年1、2月的需求量鎖定在一個區間;利用庫存量與上游企業議價,壓低價格。
問題2:下游輪胎企業的需求情況,和可加工利潤的持續性問題?
答:上游供應處于減少,下游輪胎需求短期內不認為出現情況,全球總得來說汽車會保持3%的增幅,但制作工地會有轉移。輪胎行業有做多輪胎的沖動,因為大宗商品整體上揚,輪胎有200多種材料,其中天然膠漲幅是最少的。這個趨勢短期改變不了。輪胎庫存處于低位,輪胎經銷商也存在投機的做法。橡膠持續下跌,經銷商把庫存放在最低的水平。
問題3:印尼膠的出口,中國的買盤涌現,集中在輪胎廠還是經銷商?印尼的消化怎樣?
答:印尼膠的出口區主要是日美韓;印尼膠壓力在10月底就這樣了,不會有大量拋貨。
印尼廠商做法傳統,簽歐美長單,其次是新加坡貿易商,不會是中國。
問題4:期貨國際化,輪胎20號膠國際化品種目前的規劃和進度?
答:20號膠在過去三年一直在推進,在20號膠的交易模式,交易規則,交割規則設計,與產業對接上,做好上市準備工作。
問題5:泰國 10月21日,上期所在南京舉辦“天膠和瀝青期貨分析師培訓班”上分析了當前全球宏觀經濟情況,并對瀝青、橡膠產業的供需及價格走勢作出分析及未來展望。和訊期貨為您整理了各嘉賓的精彩發言。
上期所期貨與衍生品研究員宏觀經濟研究員
王立坤:世界經濟維持徘徊不前 油市凍產助力重重
國際形勢
總的來看,世界經濟徘徊不前
全球經濟增速維持在3.1的水平,但結構發生變化。美國經濟信號不穩,8月數據走弱但9月回升,預計加息將延后至12月。美國當前的經濟信號表現不一 就業、消費以及通脹數據表現穩定,支持加息; 企業部門的數據卻表現堪憂,制造業PMI、制造業訂單以及工業產出數據表現不盡人意,阻礙加息腳步。
加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加息周期不意味著美元一定升值,大宗商品與美元指數走勢負相關
加息周期內,金價漲跌不一,油、銅價格上漲;加息前,股票市場波動率提高。歷史大事件顯示,過去數次美聯儲加息周期,總能擠破一個泡沫;匯市急跌、股市崩盤等現象跟美聯儲加息并不存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加息后,新興市場的危機與自身經濟問題相關(如外債水平、外匯儲備存量、貿易水平、產業結構是否單一、財政水平、經濟增速、匯率與貨幣政策等)
對于美國“大選”,從一年和三個月的觀察期看,大選前后美元指數走強可能性較大;黃金在前后三個月下跌概率較大,但大選后一年下跌概率相對較小。;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大選年下行概率較大,但大選后有較大概率上行;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前后,一年和三個月都大概率上漲。
原油市場
截至2015年,全球探明原油儲量1.697萬億桶,較10年前增加23.5%。按當前速度,可供全球消費48.95年。9月底,OPEC在Algier達成的減產框架性協議,將會把產量降到3250 – 3300萬桶/日,而伊朗、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則具有減產豁免權。但凍產阻礙重重:
俄羅斯變卦,俄羅斯能源部長認為當前穩定市場最合適也最有效的辦法是為期6個月左右的凍產而非減產。俄羅斯國內各石油巨頭紛紛表示正在增加并且將會繼續增產。
俄羅斯不僅在OPEC召開Algier凍產大會的9月份瘋狂增產突破1100萬桶/日的產量記錄,更是在10月份的頭兩周創下了1120萬桶/日的新產量記錄。
伊朗計劃增產,伊朗態度堅決計劃增產至500萬桶/日產量。伊朗副總統強硬表示,為了利用石油收入來發展國家,伊朗必須收復在全球油市的市場占有率。
美國頁巖油積極利用套保實現增產,當前市場情況下,油氣公司進行的套期保值操作的最核心方法就是利用50美金的價格環境賣出未來的油氣產量,以獲得穩定的現金流保障并實現復產。
行情研判,投行預測未來油價為50-60美元。
格林大華大宗商品金融部副總經理
俞佳松:三期疊加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2016年將是大宗商品投資重要時期
宏觀經濟引導大商品走勢,三周期疊加,美歐經濟上升周期,美聯儲開始進入加息周期,這代表什么?這說明經濟好,才會貨幣收縮,今年有可能加息第二次。美國經濟在08年觸底后,在13年復蘇,在17~18年是中速發展期。歐洲經濟在底部。中國經濟筑底周期,資源儲備周期,在10年當中從國家政府,6.5是筑底水平,不會讓底線打破,四季度可能在6.6-6.8的經濟底部,為了下一輪發展,需要原油、銅等資源緊缺資源儲備。
印度的快速工業化正在不可阻擋的來臨,大規模基礎建設將蓬勃開展,一方面,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推動制造業發展將直接拉動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包括原油、銅在內的工業品;另一方面,印度的經濟快速發展也是中國促進結構轉型、轉移過剩產能極好的的機會,相應也會拉動中國過剩原材料的消費。印度經濟發展將是下一波大宗商品上漲的動力和源泉。
2017、2018年將是發達經濟體經濟保持增長期、中國經濟筑底恢復期、加上印度基礎建設投資的快速上漲期,三期疊加效應將在下一階段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就投資而言,2016年將是進行大宗商品投資的重要時期。
河南同舟棉業集團投研總監
徐智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來自于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主要在于五大任務和五大政策為支柱。其主要焦點為優化供給體系中將生產要素轉化為潛在產出的能力。當前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來自于供給側改革。
金融層面
逐步實現打破剛性兌付和產能淘汰,以市場的手段完成企業部門的淘汰或者重組,核銷壞賬或將負債轉移到高效的企業中去;通過優化融資結構、發展直接融資以及盤活存量的各種金融安排來實現;降低企業成本來說需要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而對于政策性的效果非常有限,短期內還要依靠基準利率的下調;
供給側改革的路徑推演
供給側改革對于經濟的沖擊將是短空長多,短期去產能將是重點;
去杠桿可能推動剛性兌付被有序打破,由此產生的壞賬也會短期內增加流動性風險,而唯一對經濟增長有短期推動作用的是房地產去庫存;
去產能、去庫存、補短板的推進更容易取得成果,而去杠桿和降成本將會任重而道遠。
瀝青、膠前期虧損嚴重,存在供給收縮可能性。黑色建材更多是通過行政手段去產,而瀝青和天膠更多是依賴市場的力量去產能。因此其期貨價格表現弱于黑色建材。
瀝青價格走勢,14年前期國內價格走勢呈下跌走勢,15年,三季度較二季度下跌。16年持續下跌,之后上行,達到年內高點;仡15年,剛性需求支撐,供應充足。16年,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供需面則是決定因素。焦化料對市場供應也產生很大影響。12-15年多數處于虧損,13年扭虧為盈,14到15年,原油下跌。煉廠成本下滑,之后原油上漲,瀝青理論利潤下跌,2016年,一季度盈利達270元/噸,自5月開始轉為虧損,之后虧損加劇,至8月理論虧損達214元/噸。
展望今年后期市場,利空存在:資源過剩明顯,盡管今年公路養護隊瀝青的需求保持一定增加,需求量維持在一定基數,但今年告訴公路新增通車里程預計在4500公里左右,較“十二五”期間每年通車里程大幅減少一半或以上,較去年減少8千公里左右,這部分高速公路對瀝青的需求明顯減少,帶動今年國內瀝青總需求量下滑。在需求減少的同時,市場供應量卻增加。
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二部資深經理 呂清華
品種運行情況:橡膠與瀝青市場運行平穩 較好滿足實體企業套保需求
橡膠:
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期貨成交金額為131.66萬億元,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金額 62.68萬億元,占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額的48%,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2016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膠期貨成交額8.8萬億元,占上期所成交額的14.04%,占全國商品期貨市場的6.68%。石油瀝青成交金額2.72萬億元,占上期所成交額的4.34%,占全國商品期貨市場的2.06%。
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市場仍維持脆弱的平衡狀態,供需矛盾趨于緩解。隨著全球供需關系的改善,中國天然橡膠現貨市場出現了積極地變化,青島保稅區庫存從高位明顯回落。 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天然橡膠期貨市場運行穩健,交易量和交易金額逐漸回升,持倉規?焖僭鲩L。上期所根據市場運行情況,采取提高保證金比例、擴大漲跌停板等風控措施,使得市場參與主體投資更加理性,整體市場風險可控,運行平穩。
天然橡膠期貨法人參與度明顯回升。 2016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膠期貨法人參與度為36.1%,2016年前三季度套保申請量為583.79萬噸,套保審批量為441.24萬噸,實際交割24.87萬噸。
瀝青:
2016年全球瀝青市場表現平穩,隨著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增速回落,瀝青需求增速趨于放緩。2016年1-8月中國瀝青產量同比上漲9%;表觀消費量同比上漲12%;進口量同比上漲27%。2016年前三季度石油瀝青期貨交易活躍,流動性顯著增強,交易規模呈級數擴大。截至三季度末,瀝青期貨累計成交1.43億手,同比增加1133%;成交金額累計2.72萬億元,同比增加779.8%,持倉量同步擴大。隨著市場規模擴大,曾采取提高手續費、擴大漲跌停板、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嚴控市場風險,市場投資群體逐漸成熟,市場風險可控,運行平穩。瀝青期貨合約自上市以來,累計交割量60.9萬噸,較好的滿足實體企業的套保需求。瀝青功能發揮逐步顯現,期貨價格逐步與現貨價格接軌。期貨與華東國產重交瀝青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超過0.95,與布倫特原油價格相關系數0.8,均能較好地反映國際能源市場形勢變化。
泰國詩董橡膠董事/中國區總經理
李世強:橡膠未來價格將進一步回歸
2016供應的增長比預期差,消費比預期好。橡膠在2014年低價作用呈現,行業優勝劣汰,震蕩筑底。15年,供需緊平衡,2016供應不足,消費明顯好于預期,整個市場的流通庫存得到消化,現貨(主流的下游)供不應求,過剩數量得到減小,16年預期總量供不應求,主要是天氣的異常,勞動力不足。
前三季度膠水、膠片的緊缺還沒有完全緩解。低價對勞工招募不足,在海南有棄割現象,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地處于增長態勢,但增幅放緩。前三季度產膠國泰國,印尼產量沒有明顯增長,馬來西亞產區產量減少10%。前三季度供應沒有增長,總體供應量低于預期。
泰國產膠國全境單產下降,開割率下降和農民收入下降對橡膠樹維護不足,對供應總量影響非常大。泰國支持政策還在延續,但市場關注度減弱,影響減少。
原料正在穩步回歸到正常成本區間,主要產膠國出口有一定增產,但量在轉移。泰國出口量穩定增長,份額不斷擴大,上半年占中國進口量的比例已達到60%,國內庫存嚴重不足,且供應存在嚴重不確定性;印尼上半年限制出口,國內庫存量有所累積,但近期中國買盤涌現,庫存開始消化;越南等新興出口國供應快速增長,出口數量擴張,但假混合等因素的存在令其供應存在不穩定性。
本年度中國消費超預期 東南亞同樣表現亮眼
中國消費和進口量略有放緩;泰國、印尼、越南等國今年天膠消費快速增長,經濟的發展、各海內外輪胎廠紛紛前往設廠,令東南亞成為新興的橡膠下游加工業基地;復合膠新標準沖擊暫時消除,但需關注混合膠未來變化
保稅區庫存耗盡,引發美金現貨趨強和內外倒掛改善,全乳老倉單壓力有待釋放,滬膠近月持續回歸,全乳老倉單壓力逐步釋放。潛藏壓力在于泰國政府庫存約31萬噸(與海膠簽訂20.4萬噸合約,實際發貨約4萬噸,另與中化簽訂20萬噸新膠合約),實際發貨數量有限;另外國儲庫存09年以來收儲近60萬噸,有拋儲可能。
輪胎需求旺盛
2016年截至8月份,中國子午線輪胎總產量已經達到4.5億條,比去年同期增長16%,其中半鋼胎產量占總產量的73%,全鋼胎占總產量的16%。汽車產銷,乘用車需求旺盛,平均增幅兩位數以上。投資、基建拉動,結束了近4年的低點。
而且新興產業也有亮點,乳膠1-8年進過25.26萬噸,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乳膠新興的一個亮點,乳膠枕頭和床墊。
橡膠行業洗牌正加快步伐,上游的整合、中游的轉型集中、下游的優勝劣汰將愈加普遍,2-3年內完成巨變;橡膠供需交易格局變化,現貨市場價格體系也在修復中。前期市場聚焦的最大利空因素巨量滬膠庫存和倉單正在解決,天膠將迎來新一輪的春天。
白石資產管理總經理
王智宏:天膠價格底部似已夯實
人口周期,老齡化。金磚國家,人口增長非常迅猛,發達國家增長平穩,人口增長紅利是未來10年的增長期。全球在以新興國家為人口增長為中心,在全球經濟弱復蘇下的商品配置順序依次為,軟商品,能源化工,油脂油料,建材,工業品。
天膠產量整體微增或持平
1、ANRPC9月報告顯示,其成員國2016年前9個月總產量795.2萬噸,去年同期795.4萬噸。前9個月,ANRPC成員國天然橡膠出口量總計663.9萬噸,相比2015年前9個月出口662.2萬噸微增長0.2%。
局部供應緊張局面更多來自時間、空間的錯配,及天氣因素的擾動。首先,對天然橡膠這樣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來講,缺少有力數據支持ENSO循環(厄爾尼諾-拉尼娜)對天膠單/總產量有顯著影響。更多體現在局部極端天氣為市場預期提供短期炒作題材。其次,雨水的影響對割膠的影響,泰國南部更大些,相對干燥的北部影響更小。另外,出現持續洪水對供應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運輸,而不是產量。國內的話,減產幅度較大,但交割標的不受影響,云南基本沒有減產,減產集中在海南。
總結:
1、整體經濟難以樂觀看待,四季度至來年風險事件較多。
2、全球橡膠供應整體平穩,需求有起色,庫存回落。價格底部似已夯實。
3、中國實際需求弱于表觀需求。目前價格飆漲資金參與因素更大。
4、套利釋放要求導致價格反復。高升水遠月價格波動放大。
5、價格序列的底部抬高過程難以一蹴而就。低價現貨的持有價值大于遠月滬膠
百川資訊副總經理/瀝青高級分析師
劉敏娜:需求下降供應增加 國內瀝青價格受打壓
回顧亞太地區,據統計,2015年亞太地區瀝青市場消費量大概是4200萬噸,中國瀝青2623萬噸,占比達到64%。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是主要的瀝青出口國,中國、越南、印尼,澳大利亞是主要的進口國。韓國是亞太地區瀝青最大出口國,每年瀝青供應量為400多萬噸,出口為200多萬噸,出口方向主要是中國、日本,臺灣,澳大利亞;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15年生產250多萬噸,出口240多萬噸,中國、澳洲,印尼都是主要其出口方向。
中國市場:
消費量:公路建設發展帶動瀝青發展
基礎建設和新建養護公路支撐,瀝青在2012-2015消費量逐年增長,平均漲幅為5.3%-12%。預計2016年瀝青消費量將繼續增加,表觀消費量或達到2817萬噸,生產量為2331萬噸,進口量超過500萬噸,道路用消費量達到2387萬噸,非道路消費量為430萬噸。
供應情況:
目前國內瀝青裝置開工率較低,瀝青廠年開工率在40%-70%左右,由于瀝青消費旺季在每年的二、三季度,因此每年二、三季度的開工率相對高于四季度和一季度。同時,國內瀝青產能過剩明顯。
國內瀝青產量逐年遞增,中國逐漸由瀝青純進口國向出口貿易發展。而近幾年國內市場持續低迷、下游需求疲軟及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面對這些不利因素,中石化大力開展差異化銷售,加大來料加工出口力度,提高國外市場占有率。
價格走勢:
據百川資訊測算,2011-2012年國內瀝青廠多數時間虧損,年均虧損分別達59元/噸和97元/噸。2013年瀝青廠扭虧為盈,年均盈利達51元/噸。而隨著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原油價格急劇下跌,煉油成本不斷下滑,2014-2015年理論盈利分別達127元/噸及295元/噸。2016年,一季度盈利達270元/噸,自5月開始轉為虧損,之后虧損加劇,至8月理論虧損達214元/噸。
展望今年后期市場,利空主導:
1、資源過剩明顯:在需求減少的同時,市場供應量卻增加,今年1-8月國內瀝青供應量同比預計可增加221萬噸左右,盡管非道路需求對其有所分流,但流向道路瀝青市場的資源依然過剩,增加的資源產生了社會庫存,導致今年社會庫存高于往年同期,因此近年后期市場補貨需求將低于去年,貿易商將保持按需采購。
2、北方需求下滑:四季度,北方市場終端需求將會持續萎縮,帶動市場總需求下降,南方瀝青價格將因此受到打壓,價格難有向上動力,如果資源過剩無法緩解,價格有望繼續下行,四季度最低價格或低于去年同期。同時,貿易商去年冬儲虧損,今年積極性將繼續下降,因資源過剩占據主導,生產成本對瀝青價格的影響,低于市場供需對價格的影響。
總體而言,今年國內瀝青需求下降,供應增加,非道路流向數量將增加,但供應將或過剩,價格受到打壓。
京博石化期貨套保經營部負責人
劉勇:地煉企業運作期貨 提升利潤空間
實體企業利用期貨的實操策略類型有四個類型。產能套保,優勢利潤下,賣出瀝青,買入原油;基差套利,期現基差擴大到安全范圍,在空瀝青等待基差回歸;月差套利,月間價差擴大到風險較小范圍,做空月差等待回歸;遠期預售,當前瀝青售價對應WTI價格到達超額利潤時,預售遠期貨物,并鎖定盤面成本。
案例1:2016年4月,瀝青產能套保機會。邏輯支撐:宏觀面為避免中國經濟陷入通縮,政府逆經濟周期政策發力,主要驅動力包括基建、信貸、房地產監督力度;基本面,市場供給充裕,產量及進口量處于高位;南方梅雨季節沖擊終端需求;道路工程處于基礎階段,瀝青用量少;社會庫存緊張,煉廠出貨速度放緩;
案例2:2016年7月,瀝青順暢的下跌,會有一個價格的回歸;基差套利邏輯,上漲驅動因素:需求啟動,6月煉廠檢修集中,供給減少,原油成本驅動;下跌驅動因素,雨季多雨,施工受阻;需求證偽,檢修高峰過后,開工率回升;庫存高位,進口量大;廠庫倉單強制注銷。
下游企業通過期貨工具操作,提升瀝青消費;對利潤有個提升。作為一個地煉企業,要加強產品的研究;優化原料的供給渠道,質量檢測。穩定市場,價格體系,實現共贏。
為什么地煉生產瀝青,這有幾個原因。2015年山東地煉有原油使用和進口資質,解決原料的來源問題,2015年之前瀝青利潤空間客觀;原油進口無稅,但汽油、柴油有消費稅,但生產瀝青可以合理避稅;地煉生產瀝青的制約,原料的制約,原油配額的限制和銷售的指標,需求變化不大,山東省整個瀝青銷售決定了生產,而不是生產覺得消費。
現場問答
問題1:瀝青貿易商冬儲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答:下游廠商在資金回流一般是年底,年底資金足;而且老的貿易商已經摸透現貨規律,每年1、2月的需求量鎖定在一個區間;利用庫存量與上游企業議價,壓低價格。
問題2:下游輪胎企業的需求情況,和可加工利潤的持續性問題?
答:上游供應處于減少,下游輪胎需求短期內不認為出現情況,全球總得來說汽車會保持3%的增幅,但制作工地會有轉移。輪胎行業有做多輪胎的沖動,因為大宗商品整體上揚,輪胎有200多種材料,其中天然膠漲幅是最少的。這個趨勢短期改變不了。輪胎庫存處于低位,輪胎經銷商也存在投機的做法。橡膠持續下跌,經銷商把庫存放在最低的水平。
問題3:印尼膠的出口,中國的買盤涌現,集中在輪胎廠還是經銷商?印尼的消化怎樣?
答:印尼膠的出口區主要是日美韓;印尼膠壓力在10月底就這樣了,不會有大量拋貨。
印尼廠商做法傳統,簽歐美長單,其次是新加坡貿易商,不會是中國。
問題4:期貨國際化,輪胎20號膠國際化品種目前的規劃和進度?
答:20號膠在過去三年一直在推進,在20號膠的交易模式,交易規則,交割規則設計,與產業對接上,做好上市準備工作。
問題5:泰國國王逝世,延遲新國王繼位,舉行國喪,這對橡膠產業的影響怎樣?一年之后,對泰國的政局有會有怎樣的變化?
答:泰國國王去世引起關注,主要是因為泰國長期存在憲政危機,國王得到軍隊的效忠,不同于其他國家;憲政危機,兩位國王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這會導致利用軍隊政變來解套。這個危機不是國王去世帶來,而是一直存在。延遲新國王繼位,延長了軍政府的執政時間。為了再次選舉不產生憲政危機,軍政府這一年要做好業績,比以前好,才能繼續執政化解危機。國王逝世,延遲新國王繼位,舉行國喪,這對橡膠產業的影響怎樣?一年之后,對泰國的政局有會有怎樣的變化?
答:泰國國王去世引起關注,主要是因為泰國長期存在憲政危機,國王得到軍隊的效忠,不同于其他國家;憲政危機,兩位國王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這會導致利用軍隊政變來解套。這個危機不是國王去世帶來,而是一直存在。延遲新國王繼位,延長了軍政府的執政時間。為了再次選舉不產生憲政危機,軍政府這一年要做好業績,比以前好,才能繼續執政化解危機。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日本橡膠與印度橡膠價格走勢 都是下滑走勢2022-07-20 11:07:04
- 橡膠日報:泰國原料價格繼續小幅回升2022-03-29 03:03:00
- 天然橡膠市場多空博弈加劇 持續關注市場價差變化2022-03-10 01:03:00
- 2022年橡膠策略年報:基本面情況將優于20212021-12-10 11:12:4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2021-11-19 11:11:22
- 上期所橡膠期貨主力合約大漲4%2021-10-27 04:10:55
- 輪胎企業開工率下跌 天然橡膠周度行情震蕩下行2021-09-13 0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