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制品行業專家師徒:師傅顧洗心、徒弟董桂芬
發布時間:2017-04-28 10:42:11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師徒合影:右邊師傅顧洗心、左邊徒弟董桂芬
從當年振奮國人之心的地下核試驗到國慶閱兵空中亮劍的加油機,師傅的成果壯國威揚軍威:從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到神舟十一的每名宇航員上天安全返航,徒弟成果續寫強國夢的輝煌。這對師徒是沈陽的驕傲,是沈陽裝備制造工業的自豪。
師傅顧洗心一生碩果累累
師傅顧洗心,原沈陽第四橡膠廠高級工程師,橡膠制品行業專家。翻看當年他拍攝的各種史料和各種大大小小的獎章獎牌,每一個獎勵的背后都記載著老顧獻身科學的故事。
80年代末的一天,兩個外單位人來到沈陽第四橡膠廠找顧工要求他幫助研制一條數百米長的特殊膠管,并要求這根管耐壓強度能夠承受地震震中地殼變動的重大擠壓沖擊,當問及具體的技術參數要求和使用環境條件時,對方面露難色,說要請示領導,為了這個項目的進行,經對方領導批準他得知了是地下核試驗技術采樣膠管,這根膠管必須經受爆炸產生的地層剪切力的巨大沖擊,不斷裂、不折不扁,中間空氣流通。橡四雖說是全國生產高強力大長度膠管的最大廠家,但最長也就是幾十米地下采煤支架高壓膠管,如此之長和高強力的膠管從沒干過,一無樣品二無裝備,國內橡四干不了,就沒有能干的了,針對這種情況工廠領導當時意見也不一致,這根管不僅是要解決重大技術難題而是要承擔重大的政治風險,這個項目接下完不成,沈陽享譽的中國國防橡膠制品基地與搖籃的名聲受影響不說,重要的是無法依靠這根管子采集地下核試驗的科學數據。人都說老顧的膽子太大了竟然把這個任務接了。這個膽子現在看來,就是他敢為強國而拼搏的擔當。
任務接手后老顧立即與領導和同事們進入了科學嚴密的設計,首先解決的是膠管承受重大壓力不變形,他精心琢磨反復實驗,借鑒鋼纜結構原理,實心做成空心,膠管內置鋼纜特殊裝置,既耐壓透氣還可與膠管彎曲盤卷硫化,為了找到這種強度高拉伸好彈性大的的特種鋼材,老顧跑遍了各大鋼鐵公司終于找到了所用特種鋼,但這個廠因用料太少不給加工生產,老顧又通過化工部找到冶金部重大任務下令特煉一爐鋼。
數百米的膠管太長了,老顧帶領其科研組成員精心設計研制后與廠所領導指揮協調將生產車間編織包膠后的這根前所未有的內含多組鋼纜內孔的的大長度膠管通過門窗或過墻打洞過馬路進入硫化車間盤卷硫化。膠管生產出后他又和大家解決了膠管扣壓組合接頭的技術。


我國核試驗爆炸成功,顧洗心與精心研制的這根特殊膠管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為此他獲得了國家科學發明獎和首批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89年針對南海我們飛機飛去飛不回的問題,為了提高我國的制空權,顧洗心和橡四人又大膽接受了為國家研制某空中加油機膠管任務。空中加油當時國際上僅有幾個大國占有,同樣是在沒有技術資料圖紙和裝備的情況下顧洗心帶領他的團隊在廠領導與全廠各車間部門的協助下開始了新的攻關。
這種管子是在加油機在萬米高空飛行中從艙內盤卷狀態到放出伸直拖曳,受油機識別加油,耐低溫-55℃,加油機軟管收放自如,受油機脫開時耐拉伸不斷。
為了保證膠管的強力,顧工和工人們一起用手工纏繞螺旋鋼絲,并用自制的鋼制限制桿均勻其密度。在炎熱的夏日顧工和他的同事們身捂棉大衣棉帽腳穿棉皮靴在低溫室進行-55℃耐低溫試驗,各級領導和工人們緊密配合,人拉肩扛生產和試驗。
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當空中加油機軟管亮相在天安門上空時,顧洗心內心感到無比幸福自豪。
“名師出高徒”徒弟董桂芬1964年生人,沈陽化工學院畢業,早在1992年便在其師傅顧洗心的帶領下接受了為我國神舟系列膠管的配套研制任務,并接續研制了第二代空中加油管任務。她可算是其師傅帶出的報紙電視中出鏡率最高的徒弟,因為航天配套研發25年,北京航天慶功會上先后與楊利偉、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等合影。這對師徒對國家高精尖領域真可謂貢獻非淺。
人世間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機緣機巧,早在八十年代,橡四在征集工廠標識中,在雙弓、海鷗等各種標識中最后確定的竟是飛宇,而多年后,橡四產品真的伴隨宇航員飛向了宇宙而且是一飛多年。

徒弟董桂芬(左)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合影

2008年董桂芬應邀赴京參加神七慶功會與飛天英雄習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合影
董桂芬在其師傅退休后挑起了為神舟系列飛船配套研發重任。中國飛天為三階段:1992年至1998年為上天準備階段,1999至2002年為神舟一號至神舟四號無人試驗飛船上天,2003年神舟五號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上天,2008年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人飛天,翟志剛出艙活動。2016年神舟十一與天宮二號對接,航天員飛行工作生活33天。
在長達25年的航天服配套中,董桂芬先后研制了宇航服供氧、通風管、橡膠件、密封圈等十幾種產品,針對每次宇航員返回提出的改進意見,她都認真精心整改,調整內膠配方,使其表面光滑讓宇航員穿著更舒適。根據神六意見,神七改進軟管結構解決折扁問題。針對宇航員反映的通風管子硬不舒服,董桂芬進行改進使軟管更柔軟,捏在一起最小彎曲半徑位置不折不變形。
當年與師傅共干的一代加油管現增加了二代加油管,其結構完全與一代管相反,原來膠管不可壓扁,不能拉伸,二代管必須壓扁以便盤卷中減少空間,可以拉伸,長度增加結構要求更強,其工藝標準都是從頭研制,董桂芬像其師傅一樣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成果。盡管種種原因造成的成果不能報獎,但董桂芬仍然地默默地奉獻著。
如今,顧洗心已經是耄耋老人,從 60年代初來到沈陽,始終從事橡膠制品的研發工作。老顧才華橫溢,油墨報紙刻蠟版,膠片攝影幻燈制做、錄相角本場景分鏡頭、策劃展會產品樣本、文藝節目排練指揮,樣樣精通極致,充滿智慧才華無限潛能,采訪他有說不完的話題,寫不盡的故事, 科研報項、訂貨、先進評審,別人口頭書面,而他現場照片、幻燈制做,生動形象震撼大家總是力拔頭籌。他領導的科研組不僅是乙炔管、氧氣管、主戰坦克管、國外衛星空調管成果不斷,就連小組的TQC質量管理也奪取全國金牌。他經歷的科研項目全部有詳細的技術檔案記載。
老顧是典型的樂天派,工作中重大科研難題難不倒他,科研碩果累累,退休回家晚年生活打點得豐富多彩,20年前直腸癌晚期手術沒有擊垮他,現在肺癌細胞擴散骨轉移到腿疼痛,他還架拐行走。八十多歲熟練使用電腦博客手機微信各種功能,地下室工具間中斧鋸刀鉗、角磨應有盡有。從家居用品的修修補補,到廚房烹飪手藝,包餃子燒菜伺候患病老伴退休生活從來都是有聲有色。他設計制做的與老伴結婚紀念照、家人團聚照、四代人的頭像家譜,一景一物無不透視出他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今年省里通知他科技專家體檢他謝絕了,因他已知肺癌擴散多處骨轉移,死神面前他毫無懼色,笑然面對。在老顧窗外有一處他自己設計的小花園,花園里每一朵鮮花,每一片綠葉,每一顆幼苗都凝結著顧老的心血與奉獻。他就像一個花匠用心血沐浴綠樹花香,同時也把一生嚴謹的科研精神與技藝傳授給徒弟,他說,這種奉獻無怨無悔。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橡膠院士”沈之荃:“科技創新,最要緊的要有科學態度!”2021-08-19 11:08:58
- 為中國核防護做過貢獻的橡膠老兵,成功狙擊了一場專利搶報2021-07-09 10:07:02
- 99歲新中國天然橡膠事業奠基人、原農業部部長何康逝世2021-07-05 10:07:16
- 市領導親自慰問,航空輪胎技術帶頭人!2021-01-25 11:01:27
- 科學家開發“橡膠+碳化硅”低成本散熱復合材料,但這不是重點!2020-12-24 10:12:50
- 航天材料專家揭秘神九天宮對接密封圈2019-11-28 11:11:03
- 為了橡膠而來 竺可楨兩次考察海南島2017-12-28 11:12:05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