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可遷:橡膠與美食
作者:武可遷
當你有意或無意踏入搞橡膠技術這一行,從無知到有知的學習和提高階段,好似加工豆腐,要從選豆子,浸泡,磨漿,好幾個階段,但最關鍵的是要經"點鹵"才能盡快成"豆腐".初入橡膠圈,也總會有那么幾個關鍵階段,也需要有高人或行家里手"點"化,在你上手之后,更需要的是"拉面",需要有拉一把。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老板,上屬,同仁,你身不由己變成羊肉串:橡膠人生,處處是"烤"場。在流變議,拉力機,煉膠房摸爬滾多年,總算混出點名堂了,回首經過的人生歷程,那是由五大助劑體系泡制的"五香蛋",品味五味人生,讓橡膠人更加有品位。
在"羽毛漸豐"之后,不少橡膠人變成了"油條",不受煎炸,就不會成熟,而總受煎炸,終究又會變成"老油條".橡膠技術人員關心的是自己設計的配方與工藝,能否實現價值,就如同倒啤酒,等著倒出冒泡。
你的技藝和造詣,在孜孜不倦求索,名不經傳時期,你好似待烤的"面包",比較充實,當被烤熟發大后,反覺得空虛。一些論文和專利,形象和詞藻富麗堂皇,但是內涵和實用性不靠譜,如同"灌湯包",肥油多,精肉少。老板和搞技術的,各有盤算,好似"麻花",很纏綿,但是也別扭,他捂緊錢袋。你看菜吃飯,留一手。不少懷才不遇的能人,暫委在老板籬下,一旦機遇伯樂,好似"油燜大蝦","紅"極"一時。
對于打工人,時刻背在身上的就是魷魚,炒與被炒,應機而定,有聚有散,炒與被炒,不必傷感,有時還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在橡膠圈子里混,無論是國有,外資,或是民營,或規模大小,總應該是個"方便面":委曲自己,方便別人,君子成人之美。在人脈關系上,交友頻繁,也需要時刻告知自己是"八寶粥':君子和而不同。需要做好"窩窩頭"的手藝,受雇于人,還是要留個心眼。也不能像餛飩,心眼太偏。更不能像湯園,心是黑的。
人生要想消除煩惱和壓力,不得不做"芝麻糊":難得糊涂啊!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澳大利亞男孩被閃電擊中 因穿橡膠底鞋幸免于難2021-10-28 03:10:55
- 全球第一株轉基因橡膠成功在印度種植2021-07-01 10:07:43
- 波爾布特公開的資料是偽造的,他是柬埔寨國舅,根本不是橡膠工人2021-06-16 11:06:56
- 海南橡膠西聯分公司發放防暑降溫飲品1300余件2021-06-08 11:06:23
- 市領導調研200億只丁腈手套項目2021-06-04 11:06:09
- 海南橡膠金橡公司組織黨員干部到基層單位蹲點學習2021-06-03 11:06:29
- 謝文雄 - 照進橡膠林的光輝 (建黨100周年征文)2021-06-02 0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