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打不倒”的橡膠樹
臺風"打不倒"的橡膠樹 吳仕章
"為什么他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說起臺風,又讓我想起著名作家艾青的這句名言,想起那片被臺風摧殘過后慘不忍睹的橡膠林,欲哭無淚,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那是2005年"達維"臺風過后,我跟隨領導下生產隊調查災情。當我們走過一片橡膠林時,突然聽到有人在哭泣。仔細一看,一名老膠工正站在被臺風打得百孔千瘡的橡膠林里抽泣,孤獨而無助。問她:"為什么哭泣?"她手指著樹桿攔膠截斷,東倒西歪,到處是殘枝敗葉的橡膠林哽咽地說:"昨天還好好的橡膠園,今天就被臺風打的那么慘重,誰看了不痛心啊!明年沒有膠割了,我們去哪里要飯吃啊!……"那感人致深的一幕,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老膠工悲傷幽怨的話語和滿臉痛苦與無奈的表情,迄今仍然讓我記憶猶新。是啊!老膠工因為深愛著農墾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橡膠樹,所以才哭得如此傷心。
橡膠樹,"三葉"情,是每一位農墾人內心深處自然形成的情懷。一棵普普通通的橡膠樹,從開荒挖穴,定植施肥,澆水蓋草,撫管期長達八年之久,春天要蓋草防寒,夏天要澆水防曝,秋天要修枝磨芽,冬天要挖穴施肥管理,年復一復。還要常常為"臺風"侵襲,牲畜侵擾,人為破壞而感到憂慮。撫管工要象撫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著每一棵幼苗,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難以保證較高的保苗率,還會影響橡膠苗的粗壯成長,延長開割期,甚至會半途而廢。八年的撫管歲月,八年的風吹雨淋日曬,不知道包含了撫管工多少心血和汗水,凝聚了撫管工多少感情,她能不愛護每一棵橡膠樹嗎?橡膠樹生長六至八年后,樹身圍徑達到四五十公分,就可以開割了,撫管工因此轉變成割膠工。剛開割的橡膠樹,屬原生皮,皮薄膠少,為了減免傷口,死皮等后遺癥,保證橡膠樹的有效割膠周期,務必找一些割膠技術精湛的膠工割中小苗樹位,而且在膠工上崗割膠之前,要進行系統的割膠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割膠。所以說,新開割的橡膠樹,要象對待嬰兒一樣精心呵護,精心管理,精心保養,否則就會影響橡膠樹的產膠能力和壽命。
縱觀大自然,橡膠樹固然是最有經濟價值的樹木之一,但我覺得橡膠樹也是最痛苦的一種樹木。按割膠技術規程要求,除雨天和氣溫較低的季節外,每三至四天,橡膠樹就要挨上一道刀傷,有的橡膠樹還要割陰刀和陽刀,那就是兩道刀傷,而且每一刀是半個或四分之一的圍徑,每一刀都要流出一大杯乳白色的"血液".年年周而復始,如果不注意加強養護,不按技術要求進行割膠,橡膠樹往往因為抵不住"掠奪式"的傷害而枯死。所以對橡膠樹要注意抓好"管、養、割"三個環節的有效結合。"管"既是管理,要突出以"肥"為中心,如果沒有肥料的滋養,或者施肥管理跟不上,不僅拿不到高產量,還會造成橡膠樹死皮的現象。俗話說:"高產低產在于肥。"只有施好肥,才能增強橡膠樹的產膠后勁,讓橡膠樹源源不斷地為人類創造財富。"養"既是"保養、休養",割膠要看溫度和天氣,要根據季節的變化安排割膠時間,讓橡膠樹得到充分休息,補充營養。這就是為什么推行"三天一刀"或"四天一刀"割膠規程的原因。如果連續割膠,或者隨意加刀、補刀、亂刀,就會造成橡膠樹的產膠疲勞,降低產量,還會使橡膠樹大傷元氣,實在是百害無一益。"割"既是割膠技術。割膠技術是一門科學,什么時候割膠,什么時候才能要到高產量,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只有堅持割膠技術規程,才能向技術要產量,要效益,才能保證橡膠樹的持續生長。橡膠樹接近更新倒樹時,為了多拿產量,可以通過提高割膠強度,開雙線,深割膠,增加試劑濃度和縮短涂藥周期等措施,對橡膠樹進行充分挖潛。直到橡膠樹流完生命的最后一滴乳計,再無產膠能力時,她又把寶貴的木材奉獻給人類,成為人類最佳的柴火或家具材料,繼續造福人類。橡膠樹就是這樣為人類而生,又為人類而死,這是何等高貴的品質啊!
橡膠樹造福人類,也需要人類的呵護。臺風是橡膠樹的最大敵人。每次臺風都給農墾人的心理留下了一道道傷痕,同時也昭示了農墾人熱愛橡膠,熱愛家園,眾志成城,克服自然災害的不屈精神。"達維"臺風是近三十年來海南農墾橡膠樹遭受最為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所到之處的橡膠林,全倒的、攔腰截斷主桿的、連根撥起的,橫七豎八,支離破碎,一幅幅傷痕累累,殘枝敗葉的凄慘景象。據統計:橡膠樹受害率達100%,造成當年墾區橡膠減產5萬噸,經濟損失7億多元。但是農墾人沒有被臺風打倒,也沒有被困難嚇倒。為了抗風救災,把"達維"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拯救橡膠樹,重建我們美麗的家園。傳承著"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光榮傳統的農墾人,迅速行動起來,紛紛奮起救災。從帶紅領巾的小學生到六七十歲的離退休工人,不管是普通的害膠工,還是總局高層領導,大家都凝成一股繩,自覺奔赴救災一線。在膠林深處,在山崗之巔,在河水邊上,歌聲嘹亮,紅旗飄揚,到處都有農墾人揮鍬掄鋤,舞刀揮斧,扛木扶樹,推土牽繩,揮灑汗水和笑容的動人場面。一幅幅動人的場景,一幀幀感人的畫面,一曲曲不朽的贊歌,都將永遠載入農墾的史冊。
如今行走在橡膠林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另一番別致的景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生長,橡膠林又變得郁郁蔥蔥,盎然生機,橡膠林和防護林帶連綿起伏,一望無垠。詩人說,這象是陸地上一片膠林綠海,太漂亮,太壯觀了;游人說,這不愧是一個浩大的天然氧吧,太可貴,太養人了;我卻說,這是一處世外桃園,是一處都市人休閑、休養和度假的最佳場所。
啊!橡膠樹,你是臺風"打不倒"的英雄樹,啊!農墾人,你是臺風難不住的人。實踐證明,海南農墾正是在與臺風的無次斗爭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農墾人,從不屈服,從不退縮,在與臺風的斗爭和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得出了從平原植膠到依山靠林發展橡膠,橡膠樹栽培"四化"、"五提前"等經驗做法,全面推廣全程、連續、遞進新割制,成功推行開割膠園全面推廣科學配方施肥,實施完成了天然橡膠基地的重點向中、西部轉移的戰略部署規劃,推行了開割膠園職工家庭長期承包改革,啟動了海膠集團上市工作等等,使海南農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愛護橡膠樹,保護橡膠樹,發展橡膠事業,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寶貴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農墾人不斷探索,奮勇前進。
橡膠樹不僅給農墾人帶來了職業,也帶來了經濟收入,更融入了農墾人的全部生活與感情。在農墾人眼里,橡膠已不再是一棵純粹的樹,她是農墾人的事業,是農墾人的"鐵飯碗",是海南農墾的象征。橡膠樹,是農墾人的生命之樹,從定植到更新,農墾人象對待親人一樣呵護著她,給她以養分,她也源源不斷地擠出雪白的乳計,無私地養育著占全省八分之一的農墾人。橡膠樹養育了百萬農墾人,農墾人也象愛護自己的母親一樣,永遠愛護著她。可以說,沒有橡膠樹,就沒有海南農墾;沒有橡膠樹,就沒有海南農墾今日的輝煌;沒有橡膠樹,也就沒有祖國母親的強大。橡膠樹,在農墾人心中是真正的"搖錢樹"、英雄樹和母親樹。橡膠樹,"三葉情",是每一位農墾人心中永遠的情懷。
橡膠樹是臺風"打不倒"的,祝愿橡膠樹萬年長青,綠動天下。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澳大利亞男孩被閃電擊中 因穿橡膠底鞋幸免于難2021-10-28 03:10:55
- 全球第一株轉基因橡膠成功在印度種植2021-07-01 10:07:43
- 波爾布特公開的資料是偽造的,他是柬埔寨國舅,根本不是橡膠工人2021-06-16 11:06:56
- 海南橡膠西聯分公司發放防暑降溫飲品1300余件2021-06-08 11:06:23
- 市領導調研200億只丁腈手套項目2021-06-04 11:06:09
- 海南橡膠金橡公司組織黨員干部到基層單位蹲點學習2021-06-03 11:06:29
- 謝文雄 - 照進橡膠林的光輝 (建黨100周年征文)2021-06-02 0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