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廣饒輪胎行業風向標
摘要:提起誕生在廣饒的一個名人,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那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廣饒正是孫武的故里,如今也是全國百強縣之一。在廣饒縣的大王鎮和稻莊鎮坐落幾十家大大小小的輪胎企業,宏宇橡膠便是其中之一。今天CCTV發現之旅品質欄目帶領大家走進宏宇橡膠,了解宏宇的心路歷程。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廣大農村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農民開始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個體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宋世恩在西水村領著大家先后建立了防水材料廠和簾子布加工廠。所謂簾子布就是用強力股線作經,用中、細單紗作緯織成的一種骨架織物,是制做輪胎,三角帶、膠管、傳輸帶的重要原料。

由于宋世恩生產的簾子布做工精良,價格實惠,其產品除了滿足膠州灣企業的需求外,曾一度銷到了河南、河北等地。董事長宋世恩向品質欄目組說:“簾子布本身就是做輪胎的重要原料,經過五、六年的積累后,他們想到了建廠加工輪胎。”于是,93年的下半年,宋世恩召集所有的股東開會提出了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隨后,宋世恩再次擴大了股東的數量,集資了185萬,并從濰坊請來了技術人員作指導。很快,當地第一家輪胎廠就建成了,95年7月投產后,年底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資。
取得成功之后,他成了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很多五里八鄉的人前來考察,鎮政府也請他推廣經驗,并給鄉親們提供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就這樣,西水村和大王鎮一帶便開始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輪胎企業,這使得宏宇輪胎逐漸失去了領軍的地位。面對其他輪胎企業的競爭,從小跟著父親宋世恩在輪胎行業摸爬滾打的宋文松,他對輪胎行業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對品質欄目組的記者講:“宏宇可能在規模上、產量上不是最大,但這并不代表永遠都是這樣,宏宇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和文化積淀的企業。將在技術、節能、環保、科研方面闖出一條新路。他們要進行”第二次創業“。早在90年代初,他就發現傳統的斜交胎,也就是尼龍輪胎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縮小,全鋼輪胎的份額在逐年加大。那時候他們就開始醞釀產品升級。”

眾所周知,宋文松所說的全鋼輪胎也叫子午線輪胎,1946年由法國米其林輪胎公司試制成功,因其通常在輪胎胎頂加入鋼絲層,又叫鋼絲胎。子午線輪胎不僅能承受較大的內壓應力,胎面不易變形,而且還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穩定性,是現代汽車的首選。2004年,33歲的宋文松正式從父親手里接過了宏宇橡膠的接力棒,經過幾年的考察與分析,宋文松最終確定了以子午輪胎項目為主,向輪胎的上下游產業積極發展的思路。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2010年4月,宏宇橡膠投資三億元,在東營開發區征地150畝,建立了山東恒益模具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全鋼和半鋼子午線輪胎模具和進行機械加工。同時,宋文松還以控股合作的方式,分別在青島和美國成立了貿易公司,以此來擴大原料采購市場和北美的產品市場。

公司在宋文松的主導下,2011年3月,宏宇橡膠子午線輪胎項目正式立項,當地政府給宏宇新批土地380畝用以建設新的生產線。同年,新廠區破土動工,經過2年的緊張施工,2013年9月,總投資12億元,年產280萬套全鋼子午胎項目正式投產使用。宋文松向品質欄目透露:“在建設之初,公司就定下了生產“綠色輪胎”的目標。“所謂“綠色輪胎”,是指采用新材質和新設計,低滾動阻力,低噪音,低廢氣排放少的子午線輪胎。它的生產牽扯到設備,工藝,檢測,節能,環保等多個環節,目前是國際上輪胎產品發展的最新方向。我國的綠色輪胎標準雖已經成形,但只是作為指導性文件在使用。為此,宋文松在各方面暗自提高了新廠的標準,使新廠從建成起就全面符合綠色輪胎的各項指標。

據CCTV品質欄目了解,目前做橡膠設備的廠家很多,但性能參差不齊,價格差別也很大。為了達到綠色、低碳、節能、高效的目標,宏宇選擇了日本神鋼的密煉機,每年可節省電費120萬元;青島軟控的對頂式內襯層,可以有效降低膠料的浪費;還有直裁、三鼓成型機等先進設備,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干預,具有精度高,誤差小的優點。另外宏宇還斥資3000多萬從意大利進口了鋼絲壓延機,從產能,效率,精度上都達到了國內最高的水平。此外,在成型機、硫化機等設備上,宏宇橡膠還安裝了回收裝置,用于廢氣和熱量的回收。回收的熱量冬天可以為周圍居民取暖,夏天可以用作循環水降溫。在工廠照明方面全部采用了LED燈,使新廠的能耗降到最低。
當設備選定之后,宋文松知道有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把這些設備和員工相結合,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于是,在新廠建設的同時,又及時引入了ERP和MES等信息化工程系統,使信息化管理深入每一個環節,并在車間的各處都掛上大屏幕,實時顯示生產和質量的各種信息。同時宏宇在科研方面投入重金,聘請了行業內的技術精英,組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科研隊伍。此外,還購置了臺灣高鐵、美國阿爾法、美尼等公司的檢驗設備和儀器,建立起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成品實驗室,為生產、質檢、研發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如今,宏宇橡膠新的辦公大樓拔地而起,在干凈整潔的現代化車間,有1200余名職工井然有序的生產上百種規格和型號的產品,這些產品遠銷歐美和非洲等地區。在新廠區,宏宇為職工建設了四棟標準化公寓分給職工使用,建立了現代化的文體中心和餐廳,使員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另外,宏宇橡膠還成立起自己的商學院,培養員工各項技能。13年,在宋文松的積極運作下,宏宇橡膠出資200萬元成立了“宏宇慈善基金”,用以救助困難職工和進行社會公益事業。除了每年給困難職工送溫暖,還援助了15名學生,幫助他們解決求學難的問題。

宏宇在兩代人的努力下,通過了兩次創業,實現了發展與騰飛,這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更是廣饒和中國無數民營企業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宏宇輪胎這樣的企業,中國的經濟才充滿了活力與希望。最后,祝愿宏宇橡膠越走越遠,明天將更加美好。
探索品質背后的故事,詮釋中國品牌內在含義,傳播品質文化,展示中國企業魅力。每周一16:30-17:00 鎖定CCTV發現之旅,品質與您不見不散。更多節目信息請您登陸網站!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