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橡膠廠的歷史
1937年正泰橡膠廠改組為正泰信記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楊少振升任營業主任,1941年又升任副經理,因工作關系逐漸成為掌握正泰廠的實權總管。
正泰橡膠廠從一個設備簡陋、規模很小的廠子,發展到擁有五個制造廠、一個總公司、十個分公司、職工五千余人的大型企業。"回力牌"的商譽,在橡膠制品行業中,聲勢磅礴,舉足輕重,受到國內外群眾的歡迎。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后,楊擴建廠房,購買機器設備,改進經營管理。在全市廣設銷售網點,并先后在無錫、杭州、漢口、南昌等地開設營業所。民國37年,第七次全運會在上海召開,他向運動員贈送"回力"新型籃球鞋,并租用飛機在運動場內散發有獎傳單,使"回力"享譽全國。到民國37年底,正泰已擁有5家分廠、12個發行所、3個門市部、2座倉庫,并能生產輪胎。這時國民黨政府軍事法庭以"倒賣汽油"拘押他,勒索400兩黃金,使他認清國民黨的本質,決定不遷廠、不外跑,并敦促臺北分公司送回500余兩黃金和大量美鈔。上海解放后,又派人去香港運回機械、原料和資金。
1950年抗美援朝時正泰捐獻飛機五架。
"回力"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輪胎品牌,該商標於1935年4月4日作為運動鞋的品牌被註冊。
1947年第一條"回力"輪胎由上海正泰橡膠廠生產。正泰橡膠廠起源於1927年,是我國民族橡膠工業創辦最早的企業之一。一部正泰橡膠廠的發展史就是舊中國民族橡膠工業備嘗坎坷、踽踽而行的縮影。隨著其產品由名聞遐邇的"回力球鞋"進而到"回力"牌汽車輪胎,正泰橡膠廠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橡膠工業的中堅。正泰橡膠廠從1927年至1933年間經歷了諸多風險,1933年的災變幾乎把正泰橡膠廠推到了破產的邊緣。次年,正泰橡膠廠卻奇蹟般地站立了起來,在正泰橡膠廠發展的征途上見到了依稀的曙光。新商標"回力"牌的問世更令人耳目一新。
1935年4月4日,上海正泰公司正式註冊了中文"回力"和英文"Warrior"品牌。回力商標的創意源於英文"WARRIOR"意為戰士,勇士,鬥士,由此將"WARRIOR"諧音才得來"回力"中文商標名,而"迴力"含寓"回天之力"喻指"能戰勝困難的巨大力量".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