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初市值超越豐田之后,特斯拉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持續上演飆車模式。近期,最高股價曾逼近1800美元,年內漲幅逼近260%,令人稱羨不已。但這些驚人的漲幅在馬來西亞塑料手套制造商面前依然相形見絀。
今年以來受疫情需求推動,馬來西亞手套制造商股票集體大漲,包括Top Glove、Hartalega、Kossan Rubber在內,多家手套制造商公司股價上漲超100%。
塑料手套制造商Top Glove的股價今年累計上漲389%,漲幅居MSCI亞太指數之冠;馬來西亞另一家橡膠手套制造商Supermax公司的股價今年已飆漲逾1000%。這種漲勢在馬來西亞股市前所未見,該國前三大橡膠手套制造商的市值今年來合計暴增1090億馬元(260億美元)。
數據分析顯示,在該國股市投資的每10美元中,就有超過1美元押注于手套。這股熱潮讓馬來西亞成為全球衛生保健產品的重量級角色。
馬來西亞在世界手套市場的壟斷地位,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一些制造商將那段時期稱之為“大暴發”。艾滋病的流行導致了醫護人員和其他衛生工作者,甚至歐美警察對手套需求的激增。西方的制造商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馬來西亞的企業家受益于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填補了這一空白。
馬來西亞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生產國,占據65%的市場。數十家公司,大多集中在首都吉隆坡附近各城市,每年生產超過2000億個“單位”——單只手套,銷往世界各地診所和醫院。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發達國家采取更加嚴格的衛生標準,以及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醫療服務的改善,這個行業一直在穩步增長。
有一個東西是始終不變的:有大流行病,就有好生意。“非典、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豬流感,都導致了訂單和需求的激增。”林偉才在1991年創辦了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制造商頂級手套(Top Glove),當關于新冠病毒的報道開始傳出來時,“我們就做好了來的是大家伙的準備。”
新冠疫情讓林偉才賺了個金盆滿缽,其凈資產今年以來增長了兩倍多,達25億美元左右。最新財報顯示,截至5月的三個月內,該公司凈收入上漲366%,達到創紀錄的3.48億林吉特。林偉才強調,“最好的日子還在后頭”,接下來幾個季度的表現將“更為壯觀”。
隨著疫情的延續,全球對于橡膠手套的需求還在持續。林偉才指出,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對橡膠手套的需求量已超過了公司產能,訂單已排期到明年,預計醫用手套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其表示Top Glove將繼續擴大橡膠手套產能,預計到今年年底產量可達841億只手套,較現在水平提高31.6%。
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制造商頂級手套(Top Glove)創始人林偉才
在經歷大漲后,不少基金經理押注該市場會繼續上行,他們表示目前市場對于一次性手套的需求是結構性的,而現有市場參與者產能并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制造商協會主席丹尼斯·劉(Denis Low)說,“如今馬來西亞的每個手套制造商都會擴大生產規模。”
目前橡膠手套的訂單已大幅成長,價格飆漲,許多制造商正積極擴張產能以滿足需求。有分析指出,若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速度比預期快,橡膠手套制造商股價漲勢將面臨踩下剎車的風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