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5家企業2830萬條輪胎 淘汰!

近日,山東省印發《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涉及到輪胎業落后產能退出。到2022年年產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年產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全部整合退出。
根據文件,山東省輪胎行業本輪涉及到的企業共計15家,其中全鋼胎企業5家,共計產能269萬條;半鋼胎企業10家,共計產能2561萬條。
由于山東省全鋼/半鋼產能占全國52.11%/50.80%,且本輪清退將在2022年完成,清退影響較大、退出時間快。本輪產能退出政策界定明確,政策力度加碼大,預計落后產能將快速出清。
隨著中國輪胎產能爆發式增長,到2017年中國子午胎產量高達6.16億條。與此同時輪胎行業長期陷入無序低價競爭,出口激增的同時引發歐美國家“雙反”等貿易制裁。行業競爭加劇后,中小企業逐漸出清,2017年開始中國子午胎產量開始出現下滑。未來預計伴隨著落后企業產能退出,這一趨勢有望進一步得到加強。伴隨著落后產能淘汰,國內輪胎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長階段。但龍頭企業仍保持積極擴張。2019年主要上市輪胎企業投資同比增速達6.94%,大幅超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我們預計伴隨著龍頭企業的資本開支提升,頭部企業的市占率有望實現跨越式提升。
生存,還是死亡?或許是2021年所有中國輪胎企業的一道生死問答題。有專家預判:2021年后,中國輪胎產業將迎來洗牌重組的高潮。那些已經不具備生產競爭的能力,卻還在茍延殘喘地侵占市場資源的輪胎企業將被洗牌大潮迅速吞沒。
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政府一直鼓勵輪胎企業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加速僵尸企業清退等“去產能”進程,推動行業產能的總體平衡和結構優化。一部分輪胎企業會通過強強聯合或兼并重組,強化市場地位。同時,低端落后產能退出市場。
在產業由大轉強的關鍵時期,只有將分散的行業資源、資金資源、人才資源集中起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品質,才能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和民族品牌,才能在全球輪胎產業的舞臺上掌握話語權。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浙江三維130億元巨資項目,備案!2021-08-17 11:08:25
- 保定東立紡織年產5000噸浸膠尼龍帆布項目,獲得審批!2021-08-17 11:08:55
- 南京金三力廣東湛江基地,通過驗收!2021-08-13 12:08:54
- 歐勵隆創2014年以來最高季度收益2021-08-13 12:08:24
- 倍耐力輪胎半年賺25億2021-08-13 12:08:03
- Synthomer計劃新建20萬噸/年丁腈膠乳廠2021-08-12 11:08:00
- 二季度固特異輪胎銷量同比增長84%2021-08-11 12:08:39
- 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07-30
- 鄧祿普捐贈急需物資——發電機150臺!07-24
- 山東橡膠行業50強公布07-21
- ANRPC:2021年全球天膠市場供需料相對平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