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輪胎巨頭減停產 國產替代迎出海擴張良機
財聯社4月23日訊,生意社消息,日本輪胎制造商普利司通宣布,計劃逐步暫停日本各地工廠的生產活動。據統計,暫時關停的生產設施共有11處。
此前,固鉑暫停美洲工廠生產;倍耐力關停羅馬尼亞與意大利的生產,縮減產量;截至三月末,已經和考慮關閉的輪胎廠家超過100家。而國產輪胎企業多數工廠都在國內,目前基本全部恢復生產。
年內,多個輪胎制造商宣布上調價格。據東莞證券分析師黎江濤等觀點,從區域看,亞洲、歐洲、北美是世界輪胎行業的主要生產區域和消費區域,從近年的發展趨勢看,中國市場占有率未來的提升空間依然較大。
輪胎工業屬于資本、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勞動力成本影響產品的競爭力,相對而言,亞洲地區具有低廉的較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全球輪胎工業的重心和投資正向亞洲地區發展中國家轉移。

輪胎行業消費屬性強,其需求剛性強于新車市場,波動小于新車市場。2019年全球輪胎需求約17.8億條,其中來源于更新需求占比約74%。米其林預計,長期來看,成熟市場輪胎需求復合增速約1%~2%,新興市場約5%~10%增速。
東莞證券指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汽車輪胎與其整車產銷地位不匹配,輪胎企業整體比較小,但成長速度相對較快。
受企業規模、資金實力和科研水平等因素影響,與國外先進輪胎廠商比,本土輪胎廠商研發投入較少,整體技術水平偏低,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目前我國轎車輪胎市場約70%的市場份額由外資和合資輪胎企業占據,且本土品牌產品主要集中在替換市場。
2018年全球輪胎三強為日本普利司通、法國米其林、美國固特異,市場份額分別為14.8%、13.8%、8.5%,不斷呈現萎縮趨勢。雖然三巨頭地位仍然難以撼動,但是取代其市場份額的很大部分是中國的企業。

東莞證券認為,面對進口替代機會,看好中國優秀輪胎企業出海、全球化擴張,搶占海外市場份額。中國國內市場也面臨較大的進口替代機會。建議重點關注玲瓏輪胎等優質標的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
- 神馬股份泰國項目實現主廠房封頂2025-05-13 11:05:42
- 華誼集團產業整合,交易價格超40億元2025-05-12 11:05:32
- 通用股份柬埔寨基地,第1000萬條輪胎下線2025-05-08 11:05:50
- 山東一輪胎廠三期項目計劃增產360萬條2025-05-06 11:05:48
- 賽輪凈利40.63億,國內輪胎第一2025-05-05 1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