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林花滿地 海南橡膠向產業鏈上游攀升
從“刀耕火種”式的人工割膠,到智能機器人自動割膠;從單一的出售天然橡膠初級原料,到乳膠枕頭、乳膠床墊等深加工產品;從“靠天吃飯”,到探索天然橡膠收入保險……
中國證券報記者前往海南橡膠調研采訪發現,作為一家基于傳統產業的上市公司,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吹拂下,海南橡膠正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斷做大做強做精天然橡膠主業,并抓住政策紅利,發力熱帶高效農業、文旅健康產業,向產業鏈上游攀升。
人工智能、大數據
橡膠園里藏著“黑科技”
4月初,距離天然橡膠收割季還有一個月時間,海南橡膠位于澄邁的紅光分公司橡膠林里,幾個特殊的身影提前忙碌了起來。
在電腦遙控下,一輛微型坦克樣式的智能機器人正在橡膠林里行進。每走到一棵橡膠樹前,這臺機器人便通過機械臂末端的攝像頭,自動對準樹干上二維碼樣式的標簽,識別這棵橡膠樹的相關生產數據。隨后,機器人頂端半圓形的刀片精準插入橡膠樹干上,割下一層厚薄、深淺適中的樹皮,乳白色的天然橡膠原液緩緩從刀口處滲出,流入收集裝置內。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這是海南橡膠聯合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來的林間智能割膠機器人。“它綜合運用了視覺伺服、多傳感器一體的組合導航、無線充電等技術,目前屬于國內首創。”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孫堯表示。
除了智能割膠機器人,在這片海南橡膠著力打造的“智慧膠園”中,藏著的“黑科技”還有不少。在附近另一片橡膠林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每棵橡膠都被“綁”上了一套自動割膠收集裝備。“目前已經有幾千臺這樣的‘一機一樹’自動割膠機投入應用。相比人工割膠,這種智能割膠系統可以極大節省人工,提升效率,產量也會更高。”參與該項目合作研發的中創瀚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郭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智慧橡膠園是公司近年來公司探索主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傳統的橡膠種植正在煥發新生機。”海南橡膠總裁李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隨著“智慧橡膠園”體系的成熟,可以用機器逐漸代替人,對橡膠園的土壤、樹齡、產量實現自動化監控,進而對橡膠園內的生物性資產形成大數據采集和分析,便于公司根據市場行情變化主動調整前端采集生產全過程,從而徹底改變傳統橡膠園“刀耕火種”“靠天吃飯”的面貌。
延伸做精產業鏈
自貿港建設帶來新機遇
乳膠枕、乳膠涼席、乳膠床墊……在海口市區一家乳膠制品體驗館內,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這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天然橡膠制品。店員介紹,這些產品從原料到加工正是出自海南橡膠之手。
李超介紹,海南橡膠擁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種植基地,原料優勢明顯。近年來,受國際天然橡膠原材料價格持續低迷的影響,公司主業一度處于虧損區間。為改變這一頹勢,公司近年來提出了做大、做強、做精、做優天然橡膠主業的戰略思路,根據市場行情及產能匹配情況,通過深加工和延長產業鏈,做大天然橡膠的附加值。目前,公司公司已確立“大濃乳”戰略,以“美聯”牌濃乳為龍頭帶動品牌發展。此外,面向C端消費者,公司收購了愛德福乳膠制品公司,相關乳膠生活用品已進駐全國各地商店及網上購物平臺。
圍繞天然橡膠做文章,海南橡膠的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近年來,海南橡膠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9項,獲批省級科研項目8項,還成立了多個下屬科研機構,科技興膠的格局初步成型。
除苦練“內功”外,自貿港建設機遇也給海南橡膠注入了制度創新的活力。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海南橡膠探索的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制度就入選了海南自貿區(港)第一批制度創新案例。
李超介紹,近年來國際膠價持續低迷,天然橡膠價格從2011年的4.2萬元/噸跌到目前的不足萬元/噸,跌幅近80%。在引入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制度后,公司相關產品直接對標上海期貨交易所主力合約的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保險期內,一旦期貨平均價格低于保險合同約定的價格,保險機構便對海南橡膠集團低于成本的差額部分給予賠付。另外,因自然災害引起的產量損失部分,保險機構也予以賠償。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
- 神馬股份泰國項目實現主廠房封頂2025-05-13 11:05:42
- 華誼集團產業整合,交易價格超40億元2025-05-12 11:05:32
- 通用股份柬埔寨基地,第1000萬條輪胎下線2025-05-08 11:05:50
- 山東一輪胎廠三期項目計劃增產360萬條2025-05-06 11:05:48
- 賽輪凈利40.63億,國內輪胎第一2025-05-05 1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