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今年將在全縣推行“橡膠+期貨+扶貧”保險工作 確保全縣膠農受益擺脫貧困
1月5日,記者從白沙黎族自治縣金融辦獲悉,截至2017年12月30日,白沙橡膠期貨保險已向919戶農戶支付保險金463320.61元。今年,白沙將進一步加大“橡膠+期貨+扶貧”保險工作力度,將該模式在全縣推行,確保全縣膠農得到可觀收益,助力脫貧攻堅。
據了解,早在去年6月1日,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與人保財險海南分公司簽署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保險單,也意味著開創性試點“橡膠+期貨+扶貧”國內首單橡膠保價保險在白沙落地,為白沙南開鄉990戶膠農的年產量1483噸橡膠提供風險保障2090.64萬元,保南開鄉橡膠14100元/噸/年。
白沙天然橡膠采取“保險+期貨+扶貧”的運作方式,是顛覆保險傳統經營模式的一個創新,也是解決產業扶貧工作熱點與難點問題的新嘗試,其保險的技術核心是用期貨的期權,鎖定膠農預期天然橡膠的目標價格,通過投保的方式將其風險轉嫁給保險人,當膠農生產的橡膠市場價格下跌時,可獲得保險人的經濟補償,從而實現穩定橡膠產發展的終極目標。
近幾年來,由于橡膠市場價格的連年走低,2015年每噸橡膠的價格跌破1萬元,不及原來橡膠價格的四分之一,遠遠低于民營橡膠每噸生產成本1.5萬元,膠價的持續低位徘徊,使農民種橡膠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一度陷入了“欲種不能欲罷不忍”的兩難境地。而作為目前擁有民營橡膠種植面積63萬畝的白沙,橡膠一直是農民經濟收入的最主要來源,特別是貧困戶。但受橡膠價格持續低迷的影響,橡膠收入越來越少,膠農割膠積極性下降,不少膠農唯有棄割打工,致使白沙較多膠農處于貧困線。橡膠期貨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給白沙廣大膠農帶來看得見的收入和保障。
白沙黎族自治縣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白沙將在充分總結去年工作的基礎上把“橡膠+期貨+扶貧”保險工作在全縣推行開來,與省政府、上海期貨交易所、新湖期貨共同配套2000萬(其中白沙配套500萬)分批投入市場,為目前已初步核定的52萬畝橡膠購買保險,讓全縣膠農收益,早日擺脫貧困。(陳權)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
- 神馬股份泰國項目實現主廠房封頂2025-05-13 11:05:42
- 華誼集團產業整合,交易價格超40億元2025-05-12 11:05:32
- 通用股份柬埔寨基地,第1000萬條輪胎下線2025-05-08 11:05:50
- 山東一輪胎廠三期項目計劃增產360萬條2025-05-06 11:05:48
- 賽輪凈利40.63億,國內輪胎第一2025-05-05 1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