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墾將在非洲種植30萬畝天然橡膠
連日來,海南墾區廣大干部群眾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11月13日,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海南農墾”)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南農墾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質,就是要按照省委七屆三次全會提出的要求,重點要把握好“八個深刻領會”,全面增強“八種本領”,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解決農墾改革的深層次問題,著力解決經營管理見實效的實際問題,著力解決職工增收的熱點問題。
楊思濤表示,海南農墾要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加強黨的領導,以效益為目標,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激發新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新動能,適應新時代新變化,與時俱進地創新企業發展模式,以人民為中心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繼續為全國農墾改革提供“海南經驗”。
國企更要抓黨建——
將管黨治黨融入經營管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8個方面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楊思濤認為,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回顧海南農墾歷史,正是因為有黨的領導,才能凝聚幾代農墾人披荊斬棘開創出如今的基業。海南農墾轉企改制后,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弱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企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是國企的根和魂。
“今年每個二級公司要打造兩個黨建示范點。2018年,海南農墾要進一步抓好黨建工作,抓黨建就是抓改革、抓發展、抓效益,要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海南農墾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楊思濤表示,墾區各級企業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并貫穿到改革發展進程中。必須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企業章程,落實“三重一大”制度,明確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黨委書記必須要兼董事長。強化企業內部監控和外部監管,將管黨治黨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堅持做到國企黨建與國資監管、企業改革發展協同推進。
改革不斷挺進——
經營改革改出“真金白銀”
今年1月至9月,海墾控股集團實現匯總營業收入162.89億元,同比增長45.46%,利潤總額3.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集團前三季度已初步完成2017年扭虧保盈目標——談起這一組來之不易的數據,楊思濤表示,沒有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新一輪農墾改革,開展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社會管理屬地化等改革,就不會有這組“飄紅”的數據。
楊思濤說,十九大報告中,改革是高頻詞。未來,海南農墾要實現國家提出的“兩個率先”(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國家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區”的目標,依然需要深化改革。
當前,海南農墾體制改革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改革何去何從?楊思濤表示,要把改革的重點轉向內部經營管理機制改革,包括經營機制、管理機制、協同發展機制都要“動刀”。
楊思濤說,從“以管企業為主”逐步走向“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理清集團總部與二級企業管理權限,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戰略規劃等,改變下屬企業重復投資、相互惡性競爭等問題,實現協同發展,切實增強下屬企業的活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市場為導向,轉變農場公司發展模式,推動其由政策性扭虧增盈轉向經營性扭虧增盈,改革要改出真效益。“痛點不消除,改革絕不停步!”他說。
“走出去”步伐加快——
打造兩大引擎參與“一帶一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近年來,海南農墾積極“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云南海膠公司為平臺,到泰國、老撾、緬甸等與云南毗鄰的國家種植加工橡膠,開展橡膠貿易,掌握更多的橡膠資源;利用海膠(新加坡)公司,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橡膠企業合作。
特別是今年海墾控股集團完成了對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天然橡膠加工貿易企業KM公司45%股權以及新加坡ART橡膠貿易公司62.5%股權的收購,有力提升了海南農墾在國際天然橡膠市場的地位和話語權。未來,海南農墾還將走向非洲,種植30萬畝天然橡膠。通過跨國并購與合作,海南農墾干膠加工貿易預計突破300萬噸,成為世界加工及貿易龍頭指日可待。
“天然橡膠和南繁育種,是海南農墾走向世界的兩大引擎。農墾只有積極走出去,才能在開放大格局中贏得發展和競爭的主動,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楊思濤表示,下一步,海南農墾將充分利用海南對外開放的政策優勢,開展橡膠進出口、期貨貿易、保稅加工、倉儲物流等業務,建設天然橡膠交易所,打造亞洲乃至世界的天然橡膠定價中心和價格指數發布中心。
同時,把農墾南繁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抓好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和南繁育種基地建設,打造面向東南亞的“種子硅谷”,正在謀劃發起建設世界種子產業聯盟。
產業結構要更趨合理——
將非農產業產值提至50%以上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楊思濤認為,海南農墾作為我省最大的“農”字頭企業,要由大變強,必須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
首先,要調整種植結構,改變“一膠獨大”的現狀,除了天然橡膠核心區外,其他土地種芒果、胡椒、蜜柚、山柚油、荔枝優質農產品,提高非膠產業比例,打造農業品牌,優化產品供給,促進職工增收、企業增效。
特別是今年以來,海南農墾借鑒上海農墾的經驗,集約化、規模化,立足科學環保,發展畜牧業,引進更多熱帶水果品種,加大冬季瓜菜種植,正在謀劃打造海南的“肉籃子”“菜籃子”“果籃子”,向居民提供放心的農產品,還發揮平抑物價的作用,扛起國企的擔當。
其次,優化產業結構。海南農墾要進軍旅游、商貿物流、高新科技、農產品深加工、金融等領域,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培育5個上市公司,今年底爭取林產集團在新三板上市,農墾旅游集團近期成立,并積極引進國內旅游龍頭企業合作,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增強國企的競爭力。
“力爭3至5年把非農產業的產值提升至50%以上,產業結構更科學合理,抵御風險能力更強,發展后勁更足。爭取明年海南農墾進入中國企業500強,5年后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進入世界企業500強。”楊思濤說。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華盛橡膠與齊魯工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簽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2025-05-26 11:05:57
- 中策橡膠A股上市,股票今日上市發行2025-05-23 02:05:35
- 韓國第二大輪胎制造商因火災停產,或影響700萬條輪胎銷售2025-05-21 11:05:54
- 阿朗新科與臺橡合資丁腈橡膠新工廠,南通開業2025-05-20 01:05:35
- 賽輪集團成輪胎業首個獲認:SAILUN、MAXAM 雙品牌斬獲 “全國知名2025-05-16 03:05:46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