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墾橡膠發力深耕“一帶一路” 進一步健全產業鏈
發布時間:2017-05-02 09:41:30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點,廣東省這個中國南大門為企業創造了許許多多“走出去”的良好機遇。據廣東稅務部門統計,目前廣東共有“走出去”企業1457戶,2014年以來新增“走出去”企業648戶,其中45%選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投資額較2014年增長約120%。
其中,由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控股的廣墾橡膠集團絕對是“走”得早又“走”得好的企業之一。“我們2005年走出國門,首先是從加工業開始做起,與別人合作在泰國沙墩府收購了一個橡膠加工廠的股份,然后從泰國鋪開,2007年在泰國董里府開始自己建廠,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后前往馬來西亞考察與發展,與當地企業合作農業種植。” 廣墾橡膠集團總經理楊福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該集團在馬來西亞已經有3個農業基地。
分享“一帶一路”紅利
天然橡膠與石油、鋼鐵、煤炭并列為四大工業原料和戰略物資。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國,但受自然條件限制,我國僅海南、云南、廣東局部地區可種植,長期供給量不足20%。天然橡膠產業“走出去”拓展海外發展空間成為迫切需要。
據楊福云介紹,現在國內最高的年產量是80萬噸,然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國,平均每年要消費約450萬到480萬噸,大概占全球消費總額的40%,即便國內生產的部分全部用于國內消費也只能供應20%的需求量,所以有80%是需要進口。
而成立于2002年的廣墾橡膠集團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已經“走”了將近12年。作為集天然橡膠種植、加工、銷售和研發于一體的大型國有跨國集團企業,廣墾橡膠集團在國內外擁有60余家天然橡膠種植、加工、貿易企業,2所科研機構以及32個橡膠種植基地農場。
自2005年在泰國沙墩府建立第一家加工廠以來,廣墾橡膠集團積極推進“走出去”發展戰略,集團海外項目計劃投資總額達80億元,是中國擁有最大海外天然橡膠種植、加工基地的跨國企業。
至于為什么會選擇泰國作為“走出去”的第一步,廣墾橡膠集團副總經理盧劍說,因為泰國的產量占全球最大份額,泰國同時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在全球約1200萬噸的年產量中貢獻超過400萬噸,不僅如此,泰國相關的政策也鼓勵外資進入,而且東南亞的人文環境等與廣東地區有相似之處。
根據廣墾橡膠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泰國的橡膠出口量為450萬噸左右,約占全球總生產量的38%。
“總體而言,在海外有超過40個項目。”在廣墾橡膠集團,副總經理盧劍堪稱“元老”級人物,在集團剛“走出去”的時候便負責海外業務,2013年底更是赴馬來西亞工作了兩年多時間。他如數家珍般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道,目前為止,廣墾橡膠在泰國已經有5家自己建的工廠和1家銷售公司;在馬來西亞也是5家公司,其中還包括一個種苗項目;在印尼有一家加工廠,在新加坡有一家貿易公司,在柬埔寨和老撾都各有一個農業種植項目,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還有一些貿易網點。
“40多個項目派出中方員工超160人,而海外的總員工有將近10000人,所以絕大部分的員工是當地人。”楊福云說,不僅僅是對當地經濟建設、稅收和就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還輻射到周邊地區,因為這些項目在當地都是屬于重要的經濟走廊項目,當地政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與評價。
“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時候,我們已經‘走出去’差不多10年了。”楊福云說,“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廣墾橡膠而言最大的紅利就是在2016年并購了全球第三大橡膠生產企業——泰國泰華樹膠大眾公司。
在并購了泰國泰華樹膠大眾公司后,廣墾橡膠的天然橡膠加工能力達到150萬噸、控制的橡膠種植面積達200萬畝,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經營企業。
面臨4大困難與挑戰
雖然廣墾橡膠在泰國的項目是屬于BOI(泰國促進投資委員會)批準的項目,享受一定年限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但楊福云認為,他們還是面臨四大困難與挑戰。
一個是投資壓力大。“因為農業項目的非生產期比較長,需要不斷地投入,從開始種植到能夠割膠起碼需要6到7年的時間,其間沒有任何收益。”楊福云說。
第二個是市場風險大。2011年以來,天然橡膠市場劇烈震蕩,銷售價格從最高每噸5900美元一路震蕩下行到1100美元左右,激烈的市場變化使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天然橡膠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一年實際的交易量是30萬噸,但是因為期貨活躍炒貨的量卻達到了20億萬噸,資本對天然橡膠炒作的量太大了,金融屬性太強了。這對我們做產業的來講是個非常不利的因素,因為價格不是由供需決定而是靠資本的操作來決定,所以對我們而言風險是很大的。”楊福云說。
而融資難度大則成了廣墾橡膠面臨的第三個挑戰。“今年在外匯管制方面的管理相對嚴格一些,對我們這種資源型的企業而言,除了正常的市場波動外,這種匯率風險確實很大。”盧劍表示,農業資源對外合作投資項目的金融配套政策規劃不足,目前的融資貸款完全是市場行為,國內融資手續仍然較為繁瑣,外匯匯出程序復雜,影響海外項目的資金需求。
最后一個困難則是國際化經營人才不足,在楊福云看來,缺乏精通外語并且熟悉國際經濟合作、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的國際化經營人才也成為了“走出去”發展的瓶頸。
期待更多政策扶持
“橡膠的全球優勢區域是在東南亞,我們現在基本在東南亞的主要國家都有布局了,從整個布局而言已經達到了我們的初步目標。在產業層次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健全產業鏈。”楊福云說。
利用外部市場機遇和內部資本優勢,加強新并購項目的整合,進一步增強全球橡膠資源掌控力和國際話語權是廣墾橡膠下一步的目標之一。與此同時,廣墾橡膠還計劃積極向天然橡膠產業下游拓展,投資輪胎、乳膠制品等下游項目,實現天然橡膠產業鏈全覆蓋。
此外,深入推進股改上市工作也是廣墾橡膠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現在是兩個方面在考慮,一個是泰華本身在泰國是大眾有限公司,通俗而言就是已經實行了股改,因為當時的內部問題及行情問題就將上市的計劃擱淺了。但是在并購泰華后,我們計劃將泰華與廣墾橡膠在泰國的項目進行整合,先在泰國上市,這是第一步。”楊福云透露,第二步是計劃整個集團在上海A股上市,并在去年引進了戰略投資者,一個是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另一個是廣東信達資產有限公司。
單純從速度來看,近年來中國農業“走出去”可以說是比較快的,但與其他產業“走出去”相比,農業“走出去”總體而言還是落在了后面。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1至9月,中國農產品(9.320, -0.01, -0.11%)進出口金額為1343.3億美元,同比下降2.7%,占比5.0%。其中:出口金額為522.2億美元,同比增長4.6%,占比3.4%。進口金額為821.2億美元,同比下降6.8%,占比7.2%。貿易逆差為299.0億美元,前一年同期為逆差382.3億美元。
由于農業產業前期投入大、資金回收期長、投資風險高,迫切需要國家層面更多的政策扶持。楊福云表示,希望國家對農業企業“走出去”進一步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將農業“走出去”定位提升為國家戰略,分類規劃,以促進大型的國有農業企業(農墾)為抓手,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此外,楊福云還建議將國內強農惠農政策延伸到農業“走出去”項目,使海外企業尤其是種植類企業可以同等享受國內支持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各項補貼,減免緊缺資源型農產品回運關稅、增值稅。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華盛橡膠與齊魯工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簽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2025-05-26 11:05:57
- 中策橡膠A股上市,股票今日上市發行2025-05-23 02:05:35
- 韓國第二大輪胎制造商因火災停產,或影響700萬條輪胎銷售2025-05-21 11:05:54
- 阿朗新科與臺橡合資丁腈橡膠新工廠,南通開業2025-05-20 01:05:35
- 賽輪集團成輪胎業首個獲認:SAILUN、MAXAM 雙品牌斬獲 “全國知名2025-05-16 03:05:46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