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歷史新高!2016年中企跨境并購交易額翻倍
發布時間:2017-01-09 11:16:15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2016年中資企業跨境并購交易額同比增長約103%,再創歷史新高。
據湯森路透最新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企業跨境并購交易額達2210億美元,為去年1090億美元的兩倍還多,再創歷史新高。中國企業是2016年全球跨境并購的主導力量,其中中企在美國完成的并購交易額飆升841%。
咨詢公司博然思維在12月一份關于中企海外并購的報告中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2016年,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金額超過其他所有國家,躍居世界第一。
盡管全球面臨不確定性增加、英國公投“脫歐”等不利因素,但2016年全球企業跨境并購仍較活躍。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企業并購交易總額為3.6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7%,但仍創下2007年來第二高水平。
為何中國企業出海來勢兇猛?
市場有觀點認為,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稅負繁重是企業出海的重要推手。此前,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就直言不諱地表示,在美辦廠利潤比中國高,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問題在于人工工資、運輸成本以及稅收較高等等。也有觀點指出,特朗普上臺后將大幅減稅,加上國內能源費用昂貴,企業出海勢不可擋。
不過,光大證券認為,背后的推手超出了成本方面的原因。
從基本面來看,中國面臨需求之困,“信貸+地產”的周期歸來不可持續;去杠桿壓力高企,產能過剩待解;人口紅利漸退、貧富差距拉大,抑制總需求。儲蓄過剩仍將是未來數年的大概率事件。而消化過剩儲蓄無外乎兩個途徑,要么轉化為國內投資,要么轉化為對外投資,在產能過剩待解的背景下,揚帆出海不可逆轉。雖然中國總體上對外處于凈資產地位,但主要是政府部門擁有龐大的凈資產,而非政府部門處于凈負債,說明私人部門風險分散不足,增持海外資產動機較強。
中資企業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歐美還是亞洲?
從湯森路透的數據來看,美國是中資企業出海非常重要的目的地。咨詢公司博然思維報告表示,雖然西方媒體一直渲染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大手筆”并購,但亞洲才是中國企業的首選目標市場。
光大證券表示,一般認為,對外投資首先選擇投資心理距離較近的國家(地區)。官方數據顯示,亞洲的確是中國投資者的圣地,占過去5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8%,遙遙領先第二名的拉美(占比12%)。亞洲當中大陸對香港的直接投資總額超過80%。這似乎符合國際化階段理論,對外直接投資初級階段選擇心理距離近的區域進行投資。
然而,通過比較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HF)和商務部數據,光大證券稱,HF的數據與商務部數據顯示的對外直接投資流向大相徑庭。地域方面來看,香港只是中轉站,最終目的地中北美和亞洲并重。由于官方數據僅統計了大陸對外直接投資首次到達的地區和行業,而HF是統計的是最終目的地和行業,所以比官方數據更確切。
HF交易層面的數據顯示,歐美等發達地區成為被投資要地,對澳大利亞、非洲等資源豐富地區的直接投資也在高速增長,而對亞洲的投資僅有27%(對東亞的投資占比僅為13%),說明語言和文化共性已不再是中國投資者的障礙,中國已度過投資心理距離較近地區的階段,自然資源和能否獲利成為投資者的首要關注點。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華盛橡膠與齊魯工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簽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2025-05-26 11:05:57
- 中策橡膠A股上市,股票今日上市發行2025-05-23 02:05:35
- 韓國第二大輪胎制造商因火災停產,或影響700萬條輪胎銷售2025-05-21 11:05:54
- 阿朗新科與臺橡合資丁腈橡膠新工廠,南通開業2025-05-20 01:05:35
- 賽輪集團成輪胎業首個獲認:SAILUN、MAXAM 雙品牌斬獲 “全國知名2025-05-16 03:05:46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