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清 70萬車膠料 無一起品質事故
密煉是輪胎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在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密煉車間,許海清帶領的班組每月達產率總是在100%以上,膠料合格率從不低于99.5%。許海清長期以來的出色表現為他贏得多項榮譽,2005年被評為合肥市勞動模范,2008年被甄選為奧運火炬接力合肥站火炬手,2012年被評為安徽省勞動模范。
密煉是個 又臟又累的活
1994年,許海清離開老家肥東縣,來到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安徽佳通輪胎密煉車間當了一名工人。密煉車間是從事輪胎制造所需要的各種不同膠料的生產部門,主要采用密煉機,將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橡膠填充劑、橡膠助劑等十幾種化工原料,按不同重量進行配比,在密煉室經過充分混合均勻,并降低橡膠彈性,以利下道工序加工。在打成片狀膠的過程中,因有粉料等的加入,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也是輪胎生產中最臟、最苦、環境最差的一線生產車間。
許海清說剛上崗時,老師傅就教育他要安全生產。“以前全靠手工操作,一個班工作8小時,搬運的標膠有四五噸重,現在都使用叉車、機械手,勞動強度降低了。”
學了一個月,許海清開始頂崗工作,先后從事過密煉收膠、下片、主機等崗位工作,車間里的機器出了故障,他向維修師傅請教,車間來了新設備,他待在旁邊看調試,不懂就問。
他勤奮好學肯鉆研,因工作成績突出,1997年被提升為密煉區域生產班長。多年來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始終保持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
寬嚴結合 帶出過硬班組
不僅自己虛心好學上進,許海清對新進廠的學員,也主動、耐心地進行言傳身教,“漏加料、多加料、焦燒、兩個品種混淆、排膠溫度不達標,都會造成不良品,按照程序實施管控,才能避免不良品流入下個生產程序。”
一位學員剛來班組時,是個很靦腆也很內向的小伙子,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不愿意問別人,從而導致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掌握本崗位的操作技能,也不能和機臺其他人員進行很好的配合,影響了整個機臺的工作效率。許海清就多次在工作之余與他長談,進行思想交流和精神安撫,并耐心、熱情、細致地向他傳授崗位操作技能,他的性格逐漸開朗,并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機臺主手。
當班組成員家庭遇到困難時,許海清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有一次,他發現班組里的工人小朱上夜班打不起精神,一問才知道小朱的孩子因病住院開刀,許海清就安排他休息,自己頂上崗位。
當班組成員工作失誤時,許海清及時整改,避免此類失誤再次發生。一次檢查中發現,急停拉繩不在正確的位置,當班的工人小劉借口說工作忙,沒時間放好,許海清根據廠里的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將他的月績效扣5分,降為C檔。
當班組成員工作認真時,許海清及時表揚鼓勵。有一次,工人小王當班時,油秤信號出現故障,造成不停機,由于他及時發現,故障被排除了,沒有造成重大質量問題,許海清將他的月績效加3分,升為A檔。
自擔任生產班長以來,許海清帶出近30名學員,如今他們都走上主機崗位,成為生產一線的骨干。
團隊協作 才能創造共贏
團隊協作精神是現代企業管理大力提倡的,也是對員工素質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許海清在任機臺班長期間刻苦鉆研技術,學習管理知識,使他不僅掌握了與各崗位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在組織管理日常生產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他每次在完成本班組生產計劃任務的同時,總是主動與班次主管協調,將其他機臺/班組因設備故障影響的計劃代為生產。
1999年9月,佳通集團旗下的福建莆田生產工廠建成投產,由于初期生產經驗、人員操作技能等均存在不足,需安徽佳通老大哥給予緊急支援。當時許海清作為一線的生產骨干,理所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的愛人那時患股骨疾病,需要他護理;孩子上幼兒園需要他接送;年邁的父母需要他照料,但當他得知兄弟工廠需要支援時,他努力說服愛人和父母,主動申請前往。
許海清在莆田克服炎熱高溫和異地水土不服等多重困難,悉心指導,耐心傳教,理順了莆田工廠密煉車間的作業流程,改善了不合理布局,終于使兄弟工廠打出了第一批優質的膠料,受到了他們的好評,“安徽來的師傅技術是一流的。”
隨著佳通與通用、大眾等一些OE廠家配套業務的增強,安徽佳通公司接受外部審核和參觀的頻次越來越多,許海清積極主動配合公司的“5S”工作,帶領班組認真貫徹5S“始于素養、終于素養”的工作精髓,努力完成班次承包的區域工作。他還經常利用下班后和休息日帶領班組成員進行機臺清理、清潔和現場的整理、整頓工作,很多難以清理的衛生死角,他都能想辦法一一解決,不僅為員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也為煉膠處的環境改善作出了貢獻。
平凡的人 做好平凡的事
在創造優良工作環境的同時,許海清也創造了溫馨的人文環境,他把對員工的關愛融入到了日常管理中。他待人熱情,誠懇,他把班組的每一個成員都當作自己的家人。每次班前上崗時,他逐一檢查工人的鋼包鞋、手套、口罩等勞保穿戴,每臺秤都要用砝碼校驗,還要試一下急停按鈕是否完好。
作為生產班長,許海清的品質觀念非常強,生產中努力做到“凡經我手、必定完美”,日常生產中除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外,他還努力鉆研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能。每當設備出現故障時,他主動參與配合維修,主機崗位上,經常會遇到稱量系統、溫控系統等出現異常情況,如判斷不準、處理不當將會造成較大的品質事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一次,某機臺由于熱電偶接觸不良,密煉室內的膠溫始終很低,許海清發現后,從打一車膠應有的時間和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等多方面做出判斷,立即采取果斷措施,手動排膠,避免了一次品質事故的發生。從許海清擔任班長的1997年算起至今,經他手生產的膠料粗略計算有70萬車,約14萬噸膠,從沒有發生過一起大的品質事故。
在煉膠這一艱苦的環境中,許海清自打進入就沒有想到過退出,這一干就是22年。榮譽光環的閃耀并沒有讓他沾沾自喜、止步不前,他常說,“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吳兵 合肥晚報 合肥都市網記者 袁兵 文/圖
![]() |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海安橡膠,工程機械輪胎三期擴建!2021-12-23 10:12:57
- 湖北玲瓏自建10萬噸胎圈鋼絲項目!2021-12-23 10:12:29
- 中化桂林公司涉足廢輪胎裂解炭黑行業2021-12-16 10:12:58
- 佳通輪胎獲評2021年度科創引領企業2021-12-16 10:12:01
- 大型橡膠公司,再次收到賠款2021-12-16 10:12:38
- 英科醫療年收入破100億,入選新跨越民營企業2021-12-15 11:12:14
- 云南農墾集團 736噸橡膠貨物從老撾萬象運回昆明2021-12-13 03:12:06
- 50萬公里,“稀土金”輪胎通過鑒定!12-08
- 科創板,迎來首家橡膠制品上市企業!12-0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11-19
- 張立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