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橡膠財務問題“圍城”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博客,微博)》作者 王宗耀
浙江三維橡膠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維橡膠”)6月份在證監會網站發布了新版招股說明書,并進入“預先披露更新”企業之列,這意味著該公司距登陸A股,只差“臨門一腳”。然而,隨著7月份IPO的暫停,該公司繼續進入“等待模式”。
然而自公布招股說明書以來,三維橡膠因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企業、研發投入比例偏低、專利空缺、企業缺乏研發人才、股權轉讓同股不同價等諸多問題而廣受詬病。《紅周刊》記者在翻閱其最新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時發現,該公司除上述問題外,在相關財務數據披露方面也存在著許多疑點,若不能妥善解決,其上市之路恐怕是荊棘密布。
采購數據疑竇叢生
三維橡膠主要從事橡膠輸送帶和V帶的生產和銷售,其生產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帆布、線繩、鋼絲繩、炭黑等,然而在其招股書中介紹這些原材料采購情況的章節中,該公司并未按照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對主要原材料的采購數量、采購金額及價格變化情況進行披露,而這些數據對于投資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那么,該公司對這些重要信息刻意隱瞞是意欲何為呢?
對于原材料的供應情況,三維橡膠只是象征性地披露了其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情況及占總采購額的比例。依據該數據,我們可以核算出總采購額(表1)。經核算,該公司報告期內總采購額分別為73317。43萬元、66700。40萬元和59875。58萬元,出現了持續減少的現象,2012年到2014年期間減少金額高達1。34億元。與之相反的是,主要產品的產量出現快速增加,而存貨金額也快速增加。其中主要產品輸送帶和V帶的產量分別增加了268萬㎡和819萬AM,相較2012年,這兩種產品的產量增幅分別為14。39%和5。46%;而存貨金額也增加了將近1億元。
在總采購額快速減少下,產量和存貨卻在大幅增加,這種現象難道不令人生疑?當然,這可以解釋為主要原材料橡膠的價格波動所致,然而,兩個方向的變化幅度未免太大了些,更為關鍵的是,從現金流量表數據去分析,其采購金額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以2014年為例,該年度公司總采購額金額為59875。58萬元,再算上17%的增值稅則實際發生金額應該為70054。43萬元。然而反映采購現金流出情況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一項當年的發生金額卻超過了總采購金額,實際流出金額為73863。62萬元。這就意味著,該年度預付賬款相較2013年度的增加或者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比2013年出現了減少。由于預付賬款金額偏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的減少金額應該在3800萬元左右。
那么實際情況又如何呢?從三維橡膠的財務報表來看,其2014年應付票據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2013年還多出了3200多萬元,應付賬款雖然有所減少,但減少金額不過100多萬元,這樣算來其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竟然比實際采購金額高出了近7000萬元,這就非常奇怪了,既然沒有發生采購,那么這巨額資金又是如何流出去的呢?
綜合上面的分析,該公司對于原材料采購的諸多數據遮遮掩掩,出現了采購總額快速下降產量和存貨的快速增加、反映采購情況的資金流出量要遠超總采購金額等現象極不尋常,這實在令人懷疑該公司采購數據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
庫存商品數量之疑
我們知道,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庫存商品的數量與年初庫存商品結轉量及當年的新增庫存商品數量有關,而每年新增庫存商品數量則與當年生產產品的數量以及銷售量相關,因此,通過產銷量可以核算出庫存商品的數量。那么三維橡膠庫存商品的數據是否經得起推敲呢?
以2013年數據為例核算一下,三維橡膠在招股書中介紹公司產品的產銷情況時給出了輸送帶和V帶產量和銷量的詳細數據(表2),由此我們不難核算出這兩種產品的新增庫存量。經核算,這兩種產品的新增庫存量分別為166萬㎡和829萬AM。同時,該公司在招股書中進行毛利率變動分析時提供了以上兩種產品的單位成本,由此我們可以推算出其2013年度的新增庫存商品金額,經計算2013年三維橡膠庫存商品新增金額為5167。32萬元。
于是問題出現了,因為依據三維橡膠在介紹存貨構成情況時提供的數據來看,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庫存商品金額為5424。21萬元,再算上2013年新增的5167。32萬元,則2013年末的庫存商品金額應該為10591。53萬元才對,然而其招股書給出的庫存商品金額卻僅為6824。12萬元(表3),顯然比核算數據少了3000多萬,如此巨額的數據差異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
與此同時,該公司2014年數據也存在問題。依據招股書提供的公司輸送帶和V帶的產銷數據來看,2014年其輸送帶是有新增庫存產生的,而V帶不但沒有新增庫存,還消化了一部分上一年度結轉的庫存。然而,輸送帶新增的庫存量要遠超過V帶所消化的庫存量,而且輸送帶的單位成本也遠高于V帶。因此,2014年該公司依然有庫存商品新增,新增金額為1557。16萬元。
上文我們已經分析過,截至其2013年12月31日,該公司庫存商品金額應該為10591。53萬元才對,再算上2014年新增的1557。16萬元庫存商品,則2014年末的庫存商品金額應該超過1。2億元才對,而實際上招股書給出的2014年年末的庫存商品金額卻僅僅為7822。85萬元(表3),比記者核算出的金額少了4000多萬元,差額依然很大,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從邏輯上來說,即便是有誤差,通過產銷量核算出的庫存商品金額,應該與實際庫存商品金額數據相差不大才對,但這里卻出現了大相徑庭的結果。顯然,問題應該是出在招股書所提供的數據上,也就是說,該公司招股書所提供的數據可能存在造假的情況。比如虛增2012年12月31日的庫存商品金額,會使得2013年年初結轉的金額過大,導致核算結果出現偏差。而虛增存貨也意味著虛增了資產,可以使得企業看起來更加“健壯”,更加有實力;再比如虛增產銷量,使得新增庫存商品數量失真,導致核算的新增庫存商品金額偏高,致使核算結果異常。而虛增產銷量,不但有利于企業進行成本的調節,還可以起到虛增利潤、粉飾業績的效果。然而,具體是使用了哪種手段造假,恐怕是只有企業自己最清楚了。
諸多風險加劇,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據招股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中,三維橡膠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18611。06萬元、26565。36萬元和31470。22萬元,其中2013年相較2012年增幅高達42。74%,而2014年相較2013年也增長了18。46%,其應收賬款可謂是增速迅猛。
正常情況下,隨著企業營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營業收入的不斷增加,企業應收賬款規模有所增加屬于正,F象,然而,也有企業為了快速提高企業業績水平,增加營業收入,會采用放寬銷售條件,增加產品賒銷規模的方法來刺激市場需求,以求快速增加產品銷量。顯然,三維橡膠應收賬款的增加就屬于后者,這點從其營業收入的變化情況就可以看出來。
在2012年至2014年中,三維橡膠的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93232。43萬元、97147。69萬元和92815。66萬元,其中2013年相較2012年增長了4。20%,雖然略有增長,但增速并不明顯。而2014年相比2013年,不但沒有實現營業收入的增加,反而減少了4。46%,以至于其2014年實現的營業收入比2012年的還低。
一方面是應收賬款的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則是營業收入的駐足不前,甚至退步,足見三維橡膠是放寬了銷售條件,加大了賒銷力度。而這種以增加賒銷規模來換取營業收入增長的方法無疑是殺雞取卵,這使得該公司應收賬款快速增加,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巨大。然而,更關鍵的問題是,即使在這種大肆賒銷的情況之下,三維橡膠的營業收入仍然出現了退步的狀況,可見其以賒銷手段刺激銷量的效果并不算成功,而與之相應的是該公司2014年的凈利潤也相比2013年下降了3。77%。
除了應收賬款的快速增加,三維橡膠存貨增長過快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從2012年到2014年,該公司存貨金額從12400。22萬元增加到了22132。08萬元,增幅高達78。48%。存貨的增加一方面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從另一方面則反映出三維橡膠的產品并非像其招股書所述的那么暢銷。顯然,該公司生產經營中的諸多風險正在不斷加劇,未來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自主研發!全新花紋輪胎下線2025-04-30 01:04:07
- 銷售破百億!輪胎公司海外發力2025-04-28 01:04:45
- 開割!海南橡膠組織下屬企業多措并舉迎戰割膠季2025-04-25 01:04:26
- 近期橡膠新聞動態2025-04-24 12:04:20
- 昊華輪胎改擴建項目公示2025-04-23 02:04:15
- 玲瓏輪胎,榮獲全球第二2025-04-21 01:04:00
- 華澳科技獲米其林大獎2025-04-18 03: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