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減持海南橡膠或為改革鋪路
發布時間:2015-01-13 15:41:22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去年年中,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針對農墾系統改革啟動大規模調研。時代周報從參與農業“十三五”規劃人士處獲悉,農墾改革預計會寫入2015年中央1號文件。一場農墾改革大戲呼之欲出。
可以預見,農墾改革將給資本市場帶來諸多影響,農業板塊格局或就此改變,時代周報推出農墾改革專題報道,試圖厘清各個農墾集團的改革走向,把握農墾改革的脈搏。
時代周報記者 吳綿強 發自廣州
林進挺最近終于松了一口氣。2015年1月7日,參與農業“十三五”規劃的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央一號”文件已內部下發,農墾發展扶持政策即將出爐。
現年48歲的林進挺是海南農墾集團(下稱“海墾集團”)的掌門人,海墾集團是國內第三大農墾集團,其旗下的海南橡膠是中國最大的橡膠企業。
作為海墾集團唯一的上市平臺,海南橡膠成為海墾集團改革的重要樞紐。
“政企分開是主要的改革內容,改革之后上市是重要的方式,海墾的改革目標就是按照正規現代企業要求搞經營管理。”海膠集團總裁辦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海墾集團一度持有海南橡膠99.40%的股份,但隨著海墾集團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持股比例逐漸下降,截至目前海墾集團持有海南橡膠的股權比例為70%。
但改革仍然面臨壓力,海南橡膠上市4年來,盈利能力一直深受橡膠主力價格影響。
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顯示,2014年橡膠主力合約價從年初的19670元/噸跌至年末的12500元/噸附近,降幅高達36.45%。
受天然橡膠價格影響,海南橡膠的凈利潤一直低位運行。海南橡膠年報顯示,2014年海南橡膠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減少6.85%,實現凈利潤810.7萬元,同比下滑94.98%。
2014年底,海南橡膠預告稱,公司利潤受膠價持續低迷影響,較上年同期可能大幅下滑。在農墾改革的大背景下,業務單一的海南橡膠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轉型勢在必行。
海墾減持背后
2014年12月1日,海南橡膠收到控股股東海墾集團通知,海墾集團分別于2014年11月18日和11月28日,減持公司股份,共計4900萬股,占總股本的1.25%。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海墾集團還曾在去年9月進行過兩次減持。時間是在9月11日和9月28日,這兩天合計減持6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3%。
由此,去年海墾集團4次共計減持海南橡膠11700萬股,占公司總股權的2.98%,海墾集團目前持股比例為70.00%。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上述2014年的4次減持行動,是海墾集團3年股份限售期過后的首次減持。根據成交價格,4次減持套現10.0274億元。
這不是海墾集團第一次稀釋股權,作為海墾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平臺,2005年,海南橡膠成立時,海墾集團的持股比例為99.40%,此后2009年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權被進一步稀釋至93.67%。
2009年8月7日,通過競價,海墾集團共轉讓海南橡膠1.8億股,其中廈門國貿受讓 6000 萬股,雅戈爾投資、廈門裕田、廈門象嶼、海南控股、羅牛山、和合控股7 家投資者分別受讓2000萬股。
海南橡膠的招股說明書顯示,6名發起人和7名戰略投資者成為海南橡膠上市前的原始股東,2010年海南橡膠IPO,海墾集團的股權降至72.98%。
海南橡膠2014年三季報披露,在海南橡膠十大股東排行中,自然人陳學東持有海南橡膠2543.66萬股,超越國資背景的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
陳學東是被市場所熟知的“牛散”,屢現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列,2014年,其身影出現在皇氏集團、銀鴿投資、大康牧業和泰勝風能等多家上市公司。
除了陳學東,在海南橡膠的十大股東中,還有另兩名散戶的身影,以上三名散戶合計持有海南橡膠4020.66萬股。散戶的涌入和國資的逐漸退出組成了海南橡膠和海墾集團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
但從海南橡膠業績來看,其正面臨經營壓力。“這顯然會影響資本市場對于橡膠產業前景的投資信心,這也意味著,海南橡膠推進提升業績成為當前第一要務。”一位上海期貨研究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轉型高端制造
海南橡膠擁有353萬畝的橡膠種植面積,控制著海南島內超過60%和云南1/3的橡膠資源。
但近年來,橡膠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使得業務較單一的海南橡膠遭受巨大經營壓力。海南橡膠年報顯示,2014年海南橡膠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減少6.85%,實現凈利潤810.7萬元,同比下滑94.98%。這也是連續第三年,海南橡膠的業績受橡膠價格的影響下滑。
“海南橡膠面臨的經營環境空前嚴峻,產品結構必須從“傳統單一”變為“高端差異。”海南橡膠董秘董敬軍說道。
2014年3月,海南橡膠與中橡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共同建立“空軍航空橡膠科研生產中心”,建立天然橡膠自主研發、生產、保障的技術體系。
根據規劃,海南橡膠將把橡膠產業與國家戰略物資概念相連。通過空軍,輻射到海陸空三大領域,幫助實現國內軍用、航空等高端性能原材料及生產技術的自主供給。
另一方面,高校科研資源成為海南橡膠的關注點。2014 年5月9日,海南橡膠與北京化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高性能天然橡膠新產品研發展開合作。
2014年11月17日,海南橡膠聯合清華大學發起成立“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而在2014年12月14日,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親率科研院院長周羽、副院長鄭永平飛赴海南海口,參加了與海南橡膠合作的簽字儀式。
在與清華大學的合作中,海墾集團董事長林進挺起到關鍵作用。林進挺于199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目前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博士。
現年47歲的林進挺在2013年3月開始擔任海墾集團董事長職務,在此之前,其擔任過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的總裁,并推動福日電子(9.13, 0.05, 0.55%)(600203)上市。
2004年9月,林進挺參加了國務院國資委[微博]面向全球的公開選聘考試,走馬上任海南省控股公司常務副總裁。此后,林進挺還兼任海南高速董事長。
2011年2月,林進挺進入海墾集團擔任集團總經理。據接近林進挺的海南當地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正是因為林擁有多家國企市場化改革經驗,使得海南省政府將海墾集團的改革重任交給他。
農墾改革利好將至
“要依據頂層設計改革方向,路徑由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探索。”1月7日,農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對外表示,,農墾改革的方向主要是農場企業化、墾區集團化、股權多元化。這一說法在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前夕,頗具指導意義。
農墾制度作為我國歷史發展的產物,目前已經進入改革的深水區。2013年農墾經濟實現生產總值5937.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8%,連續10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明顯高于全國經濟增長水平。但另一方面,農墾系統一直存在政企不分、社會保障安置困難等問題。
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農墾體制已經成為一個有著1200萬人的經濟社會系統,每年全系統社會負擔達60多億元。
以海南為例,海南農墾創建于1952年1月,擁有土地總面積78.59 萬公頃,現有總人口105萬人,其中職工人數21.30 萬人。海南農墾企事業單位遍布海南全省18個市縣,國有農場47個,是次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的全國第三大農墾。
“產業結構單一嚴重制約農墾集團的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改革體制機制已迫不容緩。”海南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周公卒在2014年2月的工作會議上如是說。
按照計劃,海墾集團將會把部分職能和資產移交給地方。
據海南省農墾局局長呂勇介紹,目前海開集團已經移交了學校、社會保險、民政職能,兩輪的農場移交工作業已完成。
資本市場對于農墾改革表示期待。在最近一個月內,農墾相關概念股漲勢明顯。“農墾的市場化改革將向社會推出大量的優勢資源,這對于農業板塊來說將是利好。”一位市場人士如是說。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自主研發!全新花紋輪胎下線2025-04-30 01:04:07
- 銷售破百億!輪胎公司海外發力2025-04-28 01:04:45
- 開割!海南橡膠組織下屬企業多措并舉迎戰割膠季2025-04-25 01:04:26
- 近期橡膠新聞動態2025-04-24 12:04:20
- 昊華輪胎改擴建項目公示2025-04-23 02:04:15
- 玲瓏輪胎,榮獲全球第二2025-04-21 01:04:00
- 華澳科技獲米其林大獎2025-04-18 03:04:51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