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昊晨光有機氟項目榮膺國家科技進步獎
1月8日,川南云開霧散,碧空如洗。一條喜訊從首都北京傳回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上下為之歡欣鼓舞:當天在京隆重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公司“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項目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公司副總經理曾本忠受總經理、黨委書記李嘉的委托代表公司參加大會,并上臺領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摘取此獎,是幾代晨光人的心愿。如今如愿以償。
正如總經理、黨委書記、該項目主研人之一李嘉在獲悉喜訊后所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是幾代晨光人的夙愿,是對晨光有機氟產業化創業創新實踐特別是‘十二五’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對我們各條戰線職工的極大鼓舞……”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昊晨光”)地處天府之國、千年鹽都、才子之鄉、沱江之濱,于1965年由全國各地24家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因“三線”建設內遷組建而成的我國高分子合成新材料研究、開發、生產的重要基地。主要從事有機氟、有機硅、環氧樹脂,以及特種工程塑料、特種橡膠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經營,是國內品種最多、門類最全的、綜合實力最強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具有從氟石生產氟化氫(AHF)、二氟一氯甲烷(F22)等基礎原料,到生產全氟辛酸、四氟乙烯、偏氟乙烯、全氟丙烯等含氟精細化學品,進一步聚合成氟樹脂、氟橡膠及有機氟材料成型加工的完整產業鏈。1999年轉制為科技型企業,2012年改制設立有限公司,現隸屬于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昊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歷經五十年風雨,中昊晨光不僅是中國有機氟、有機硅產業的發源地之一,目前發展成為國內專業從事有機氟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的龍頭企業,是中國有機氟科技創新的先行者和產業化的主要推動者。
自五十年前開山奠基的第一聲炮響,來自天南海北的開拓者許下宏愿:化工報國。五十年來,晨光人矢志不渝,堅守宏愿,付諸行動。
在五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晨光人以心智和血漢凝聚成 “團結、務實、創新、高效”的晨光精神,也做著獲取國家級成果獎的夢想,并以創新塑魂,砥礪前行,一步步向夢想邁進。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昊晨光的發展歷程不僅是對這句話的有力詮釋,也說明創新是中昊晨光的立院之本,生存與發展的動力。
憑著創新的精神,老一批晨光建設者在破土動工一周年之際,就在這片不毛之地生產出第一批國防軍工急需的產品,當年底共有七條生產線開通投產。
憑著創新的精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歷經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陣痛、面對瀕臨破產的困境時,晨光人確立了“堅持科技創新、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戰略,實現脫困發展。
從1997年開始,中昊晨光以有機氟為主導產業,著力攻克影響有機氟產業發展的瓶頸難題。隨即,對功能性氟樹脂產業化和產品應用研究領域攻關相繼展開。2012年創造了“纖維級聚四氟乙烯分散樹脂產業化”這一中昊晨光快速科研機制的最佳實踐。
十余年間,中昊晨光針對中國有機氟材料落后現狀,利用自主研發的多項核心專利及專有技術,解決了制約有機氟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有力提升了我國有機氟產業化技術水平。特別是十二五期間,中昊晨光承擔科技創新項目達92項,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26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科技部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等國家級項目23項,省部級項目12項,有21項成果獲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勵。
在中國化工、昊華股份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晨光院以有機氟為主導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新產品技術成果轉化,通過科技創新形成專業化、差異化優勢和技術壁壘,走出了一條科研院所產業化之路。“十二五”期間,晨光院經濟持續增長,步入發展快車道,累計科技投入5.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02億元,利潤總額10.6億元,成為集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工程設計和生產經營于一體的技術創新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創新型企業、四川有機氟材料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都落戶中昊晨光;并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建成了“特種單體及精細化學品研發”、“新型氟聚合物研發和產業化”、“成果轉化工程設計”、“清潔生產技術開發”、“有機氟材料應用及分析測試”五個研發平臺,形成了開發、中試、工程放大、工程設計與項目建設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一座氟化工新材料全產業鏈的“中國化工昊華氟化工科技產業園”在沱江之濱、回瀾塔下拔地而起。
2013年,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等中央媒體對中昊晨光有機氟產業化成果進行了集中報道,稱其為中國有機氟化工新材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面對創新與發展取得的成就,晨光人從實現“化工報國”的宏愿出發,不僅清醒地看到自身與世界先進企業的差距,也登高遠眺,看到我國有機氟行業與國外同行業的差距。作為中央企業,作為有機氟行業的“國家隊”,晨光人以發揮“國家隊”的示范性,突破行業關鍵技術與核心技術,打破國外產品、技術壟斷,滿足國防軍工及民用高端市場的迫切需求,推動中國有機氟行業的發展為己任,集中力量勇攀高峰,不敢稍有懈怠,唯有風雨兼程。
含氟聚合物是滿足航天航空、兵器、汽車、電子、新能源等高端裝備的特殊需求而發展起來的高分子材料,以其優越性能在國民經濟諸多領域發揮著特殊和關鍵作用,特別是運載火箭、導彈、衛星等尖端國防軍工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性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有機氟單體和聚合物生產工藝流程長、工藝復雜、副產物多,環境保護與安全運行的壓力大。長期以來,我國氟聚合物行業生產裝置多為中試規模,生產工藝技術落后,主要含氟單體純度不高,質量不穩定,氟聚合物品種單一,高性能產品大量依賴進口。而國外憑借其領先優勢在高端產品領域形成壟斷,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情勢逼人。
面對這樣的局勢,晨光人敢為人先,勇擔重擔;抱定決心,迎難而上;集中力量,自主攻關,破壁圖強。科技人員弘揚“團結、務實、創新、高效”的晨光精神,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穿云破霧,廓清方向;披荊斬棘,開辟道路。一次次地實驗,一回回修正,一步步前行。不問收獲,且事耕耘。寒來署往十余載,滴滴心血匯成渠。多年辛勞,瓜落蒂熟,水到渠成,夢想照亮現實,跨入2016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不僅圓了晨光人國家級大獎的夢,也為晨光人“十三五”藍圖,點下靚麗的開局之筆。
近三年開發出了新產品30余個,有19個實現了規模化生產,6個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高端含氟聚合物依賴進口的落后局面,帶動行業產品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在安全環保、清潔生產領域,成功研制出環境友好新型表面活性劑替代全氟辛酸(PFOA),在國內首次生產出環保型氟橡膠和四氟乳液,填補了中國PFOA替代技術的空白(已開展PCT專利國際申請)。等離子裂解處理有機氟高危廢液和溫室氣體F23技術,得到國際禁化武辦和國家環保部高度評價,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14年《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和《201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重點支撐技術(設備)名錄》。
十二五期間晨光院申請專利178件,授權專利122件,其中發明專利92件(PCT專利獲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歐洲地區授權共8件),實用新型專利30件。實施了水蒸汽稀釋裂解制備四氟乙烯、偏氟乙烯,高純四氟丙醇生產技術、高性能氟橡膠、聚四氟乙烯生產技術、等離子焚燒技術等40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專利實施率達到80%以上。
項目“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獲2012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開發的“2500噸/年新型聚四氟乙烯分散濃縮液產業化技術”獲2014年中國化工集團科技進步特等獎;2015年,專利項目“一種聚四氟乙烯濃縮水性分散液、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業內專家在評審該項目時一致認定:項目對提升中國有機氟行業產業化技術水平和技術進步,打破國外產品、技術壟斷,滿足國防軍工及民用高端市場的迫切需求,提高我國有機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夢想是綿遠而美麗的期許,誕生于昨天,成長于今天,實現于明天。當新一年悄然來臨,晨光人已經踏上新的征程,將精準發力,再攀科技高峰,向著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氟化工企業和最具活力的科技公司、建成“美麗晨光”的夢想奮力前行。(王俞德)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創新“變形輪胎”,獲設計大獎2023-09-11 11:09:49
- 國際上首個橡膠草高密度SNP遺傳圖譜構建2023-03-09 10:03:25
- 橡膠產業項目,取得新進展2022-12-06 04:12:42
- 青島能源所“鐵系催化丁戊橡膠合成與應用關鍵技術”通過科技成果2022-07-28 11:07:49
- 浙江科技獎頒獎,中策橡膠榮獲二等獎!2022-07-13 03:07:49
- 獨石化溶聚丁苯橡膠入選2021年度化工新材料創新產品2022-07-08 03:07:20
- 優科豪馬輪胎可持續橡膠材料研究成果投入賽車運動2022-07-08 03: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