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汽車產銷雙降 有效工作日較少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今年1月份產銷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汽協重點統計的全國183個生產基地只有59個部分復工復產,且統計期內有些企業數據并未上報,因此中汽協公布的1月份產銷數據是根據掌握的情況作出的預測,并非實際產銷量。不過,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因為掌握了90%以上統計企業的真實情況,這份預測數據準確性很高。
1月份,中汽協根據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
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
陳士華表示,因為今年春節假期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僅有17天,比去年減少5天,而且一些單位還在春節前提前放假,因而1月份有效工作日又有所減少,這是今年1月份較去年同期呈現兩位數降幅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下降,除受1月份有效工作日少影響外,政策變化對企業生產結構、產品規劃的影響是主要因素。
“1月20日之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由于已經接近春節假期,我們判斷對1月份的數據影響有限。”陳士華表示,疫情對1月份汽車市場影響有限,主要影響2月份及未來幾個月的市場表現。
進入2月份,疫情全面暴發,打亂了行業正常運行節奏。短期看,汽車生產和銷售將受到沖擊,零部件供應體系被打亂;長期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或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中汽協表示,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年度汽車產量約占全國的8%至9%。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廣東和浙江,也是我國汽車工業大省。疫情除了直接影響當地整車企業產銷量外,還會影響零部件配套企業,短期內零部件供應將會制約整車生產節奏。
中汽協判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遠大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2003年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非典過后行業很快恢復了高增長,但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調整期。
中汽協方面認為,疫情的拐點還沒有到來,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還無法作出準確判斷,因而中汽協暫時不會預測全年產銷量。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中汽協: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繼續上升2021-08-19 11:08:45
- 2021年7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7271.0萬條2021-08-19 11:08:42
- 東南亞疫情擴散影響汽車零部件和半導體供應 日本整車工廠受損嚴重2021-08-18 10:08:56
- 1-7月生產企業新車銷量1475.6萬輛 同比增長19.3%2021-08-18 10:08:37
- 俄羅斯7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2021-08-13 11:08:54
- 橡膠手套需求有望倍增 韓國公司營業利潤破空前高2021-08-12 11:08:07
- 印度7月新車銷量提升34% 乘用車超疫情前水平2021-08-11 12:08:28
- 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07-30
- 鄧祿普捐贈急需物資——發電機150臺!07-24
- 山東橡膠行業50強公布07-21
- ANRPC:2021年全球天膠市場供需料相對平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