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橡膠產業正逐步走上機械化“快車道”
發布時間:2018-01-22 22:43:05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種莊稼的人被稱為“農民”,而種橡膠的人雖然也是農民,但卻常常被叫做“膠工”。但由于割膠勞動強度大、收入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這份工作;并且,近幾年膠價低迷,人工成本不斷上揚,植膠企業和大戶不得不面臨這巨大的成本壓力。
如何減輕膠工工作?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割膠行業在實現機械采膠、解決產業用工荒、膠價成本上漲等難題的道路上走的“大步流星”。
機械研發在路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專門成立了智能割膠機械攻關領導小組,以研發電動膠刀為突破口,適時開展全自動智能化采膠機械研發。2017年4月25日,熱科院橡膠所正式推出第一代4GXJ-1型便攜式電動膠刀,標志著我國橡膠產業有望結束延續幾十年的純人工割膠現狀,進入電動機械化采膠時代。目前,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在研發電動割膠機。
隨著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逐步滲入,只要在手機端輕輕一點,機器就能代替人工割膠的“割膠機器人”出現在行業舞臺上。據《三農中國》報道,近日在海南省紅光農場,一場割膠界的機器與人工間的較量正在展開。在面對割膠是否厚薄均勻的問題上,“割膠機器人”以采取有力的自下而上的方式,來確保每一個點都能平均的把乳管切斷,得到的橡膠品質贏得參觀者好評。
“膠工”培訓后備力量足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謝江輝坦言,“我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畝,人力割膠成本占到生產成本的60%以上。”這也是天然橡膠行業幾十年來的發展“痛點”。橡膠樹最佳產膠時間是在凌晨的3、4點鐘,幾十年來,起早摸黑就成了老膠工的寫照。另外,由于近年來天然橡膠價格遠低于成本價格,農墾膠園和植膠種植戶連續虧本經營,膠工收入難以維持生計,再加上老膠工逐漸退休,膠工短缺變成為了制約天然橡膠發展的瓶頸。
西雙版納作為我國橡膠重要產地,在第一代電動割膠機推廣之后,割膠培訓技術隨之在各地展開。2017年8月,橡膠研究所專家組先后到勐臘縣橡膠技術推廣站、勐滿農場開展、勐醒農場、景洪農場等西雙版納各地開展電動膠刀割膠培訓課程,已有百余人參加培訓。
據有著8年割膠經驗的老農介紹,“一個成熟的老膠工平均割一棵樹需要1分鐘左右,而機器作業僅需30秒。同時,由于機器的精準度不會對橡膠樹造成傷害,也使橡膠樹的割膠壽命延長,產量能增加30%-40%左右。”
由此可見,割膠機械的出現不但減輕了膠工的勞動力,也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隨著掌握割膠機械的新興職業“膠工”數增多,不僅增加了我國橡膠產業的后備力量,而且為壯大我國橡膠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中汽協: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繼續上升2021-08-19 11:08:45
- 2021年7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7271.0萬條2021-08-19 11:08:42
- 東南亞疫情擴散影響汽車零部件和半導體供應 日本整車工廠受損嚴重2021-08-18 10:08:56
- 1-7月生產企業新車銷量1475.6萬輛 同比增長19.3%2021-08-18 10:08:37
- 俄羅斯7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2021-08-13 11:08:54
- 橡膠手套需求有望倍增 韓國公司營業利潤破空前高2021-08-12 11:08:07
- 印度7月新車銷量提升34% 乘用車超疫情前水平2021-08-11 12:08:28
首頁推薦
- 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07-30
- 鄧祿普捐贈急需物資——發電機150臺!07-24
- 山東橡膠行業50強公布07-21
- ANRPC:2021年全球天膠市場供需料相對平衡06-16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