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加大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力度,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省發布了2017年第二批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共1333項(青島市項目未含在內),其中橡膠行業19家企業的52個項目榮列其中。
6月2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山東威海對“高性能輪胎直壓式全電磁感應加熱金屬內模定型硫化技術及裝備”進行了成果鑒定。該裝備由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建的“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開發成功。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該成果由北京化工大學“長江學者”楊衛民教授提出創新思路并申請發明專利,閻華和譚晶等團隊老師與三角集團董事長丁玉華、技術副總鄧世濤等共同確定工程實施方案,由三角集團提供研究開發經費,歷時5年持續攻關完成。
項目針對現行的輪胎定型硫化工藝采用高熱阻、低剛性、短壽命的膠囊內充蒸汽間接加溫、加壓硫化定型,導致能耗高、效率低、精度誤差需要鉛塊配重等難題,在國內外首次提出采用低熱阻、高剛性,長壽命的金屬模具,通過電磁感應加熱,在輪胎內外兩側直接加溫、加壓精密定型硫化的創新工藝方法。采用該發明技術及裝備生產的255/30R22高性能輪胎,與采用蒸汽加熱膠囊的傳統輪胎硫化定型工藝相比,能耗降低86%。同時,成品輪胎平衡性與均勻性顯著提高,隨機抽檢的樣品輪胎已減少鉛塊配重22%。通過提高模具制造精度和優化定型工藝參數,可望徹底淘汰鉛塊配重,從而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開辟了有效的途徑。
該成果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據了解,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以“輪胎性能動態仿真設計理論”為核心的輪胎設計—制造工藝—測試一體化的完整研發體系,配套先進研發試驗設施,培育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結構合理的創新研發團隊,構建長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成為應用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有效渠道、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提升行業創新能力的支撐平臺。
該項目鑒定委員會由11位專家組成:清華大學陳丙珍院士、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詹茂盛教授、青島科技大學汪傳生教授、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李東平總經理、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何曉玫總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技經委朱紅主任、山東省橡膠工業協會張洪民會長、中國化學桂林工程有限公司鄧文忠副總經理、國家輪胎及橡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初繼進總工和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孫樹奎主任。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越南頒布促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和出口指示2021-09-22 10:09:42
- 乘聯會: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下降17.4%至158萬輛2021-09-22 10:09:52
- 歐洲7/8月乘用車市場遭遇重大挫折 跌幅創8年來最高2021-09-18 10:09:14
- 泰國批準100億泰銖的橡膠價格保證計劃 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09-18 10:09:46
- 科特迪瓦:所有橡膠必須經過加工后方可出口2021-09-17 04:09:26
- 法國8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5%2021-09-15 10:09:50
- 2021年7月馬來西亞天膠產量同環比持續增加 國內消費量則下降2021-09-15 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