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橡膠面條是謠言 躺槍背鍋的面筋
發布時間:2017-05-11 12:42:00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重點提前看:
1. 面粉水洗后得到的粘稠物是面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2. 面粉增筋的傳統工藝是加雞蛋、鹽、堿。
3. 面粉里不會加塑化劑,可能加增稠劑,比如黃原膠,屬于可溶性膳食纖維,安全可靠。
4. 面粉添加魔芋粉也可增筋,原理與增稠劑一樣。
辟謠:
聽說面條有“膠”?
到底怎么回事?
最近,網絡和微信朋友圈上熱傳一段“面條被水洗后出現一團‘膠’”的視頻,引起眾多市民的關注。
網友紛紛表示疑問:面條中真的含膠嗎?
其實,所謂“膠”就是面筋。
早就被多次辟謠了!
4月7日,《南方都市報》在廣州CEC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現場實驗進行辟謠,得出結論:面條中加的“膠”并非膠水或工業膠,而是食用膠,學名增稠劑,也叫做可溶性膳食纖維。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在面條中使用增稠劑合法合規,消費者不必恐慌。
4月10日,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鄭重作“面筋辟謠”。該局提示,一般來說,小麥面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面筋含量也越高;掛面中的濕面筋含量越高,應該是質量越好。
4月下旬,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節目從新聞事實的角度進一步證實,日前網傳“面條洗出膠不能吃”的消息純屬網絡謠言。所謂的“膠”其實就是面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營養豐富。
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小麥面粉及小麥面粉制品如面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時,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東西就是面筋。小麥面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面筋含量也越高。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河南工業大學陸啟玉教授、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譚斌研究員)
——小麥面粉通過和面、醒面、壓延、切面、干燥、切割、包裝等工藝過程,制成掛面后,面粉的組成成分一般沒有發生變化,面筋依然存在。一般來說,掛面中的濕面筋含量越高,應該是質量越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魏益民教授)
——著名北方小吃涼皮就是通過洗面筋的方法制作出來,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大多對面粉成分缺乏了解,更不知道面筋是什么東西,所以看到面制品泡在水里一段時間之后出現不溶于水的膠狀物質,就誤以為是食用膠,其實這是謠言。(湖南省食品質量安全技術協會理事長楊代明)
中心觀點回頭看
1. 面筋是面條的骨架。
2. 如果面條中面筋蛋白含量太低,面條的韌性、彈性不足,加工時容易斷裂,煮的時候容易混湯。
3. 有時我們吃面條感到不夠筋道,就是因為面筋不夠。
4. 如果面筋蛋白含量過多,面條韌性過強,不容易煮透,也會導致口感不好。
食藥監總局再次提醒:不信謠、不傳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越南頒布促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和出口指示2021-09-22 10:09:42
- 乘聯會: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下降17.4%至158萬輛2021-09-22 10:09:52
- 歐洲7/8月乘用車市場遭遇重大挫折 跌幅創8年來最高2021-09-18 10:09:14
- 泰國批準100億泰銖的橡膠價格保證計劃 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09-18 10:09:46
- 科特迪瓦:所有橡膠必須經過加工后方可出口2021-09-17 04:09:26
- 法國8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5%2021-09-15 10:09:50
- 2021年7月馬來西亞天膠產量同環比持續增加 國內消費量則下降2021-09-15 10:09:15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