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雙反勝訴——不值得太高興
在國內輪胎企業中,一流企業創牌子,二流企業做代工,三流企業拼出口,還有一堆不入流的夾縫里討飯吃......
◎ 《汽車人》記者 黃耀鵬
如果將中美貿易的輪胎救濟案比作交響曲的話,卡車輪胎雙反案,只相當于其中的小步舞曲,還遠沒有到終章。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美東時間22日裁定,中國卡車輪胎“沒有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雙反稅率都被取消。這足以讓國內對美輪胎出口的主力大省——數百家山東輪胎企業的老板們,跳起歡快的小步舞。不過,粗略分析一下就知道,實在沒必要太高興,苦日子還在后面。
美國政府內部小“權斗”
即便在美國政府的貿易司法層面,對貿易救濟案,也采用制衡原則。商務部負責判定是否存在傾銷和補貼,而ITC則判定是否對國內行業存在損害。
美國商務部在1月份已經判定,來自中國的卡車輪胎存在補貼和傾銷行為,而ITC其后做出“無損”判定。也就是說,損害行為未造成損害結果,后者的判定很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
詭異的是,在ITC的6人執委中,投票時有1人神秘缺席,導致該案3:2未通過。如果不存在缺席,可能出現對等票數,此時ITC主席的意見就成了勝負手。而現實則是郎達·K·斯徹米德托琳(Rhonda K. Schmidtlein)女士的贊成(懲罰)票就失去了意義。值得指出的是,郎達系密蘇里民主黨人,奧巴馬總統下臺前48小時內匆忙任命上臺。與其歸因于偶然,不如說更像是精心策劃的結果——在這里,共和黨支持自由貿易、民主黨喜歡貿易救濟的刻板臉譜印象,再次被印證,也不像偶然。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企業或者政府有能力影響美國聯邦政府貿易部門的決策。對華貿易救濟案中,無損裁決只占18.2%,勝率不高。這也是國內企業這次比較開心的原因。
但是且慢,特朗普上臺后,成立了“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和ITC的準聯邦機構屬性不同的是,前者基本上是總統的個人咨詢機構。表面上沒有ITC的生殺大權,但如果特朗普樂于采用白宮幕僚的建議,完全可以越過聯邦政府司法機構,獨立作出決定,當然,決定表面上仍然是總統本人做出來的。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納瓦羅執掌“白宮貿易委”后,其政策走向是相當不樂觀的。對,就是那個《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和《致命中國》的鷹派作者。
ITC的決定,有淡淡的反特朗普插手貿易事務的色彩。說白了,這是白宮和聯邦政府之間斗爭的小插曲。切忌過度政治解讀,以為這是重要的政策標志;舜髢r錢請律師和咨詢機構的山東輪胎企業,也不能據此認為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既然輪胎補貼和傾銷屢次被認定,無損裁決基礎脆弱得很,隨時可以被推翻。納瓦羅手下的新機構“上道”以后,ITC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壓制。100年歷史ITC向來擁有超黨派色彩,現在可能被迫染色。
我們自己是否理虧?
特朗普能否按照自身的反全球化理念,重塑整個政府,不得而知,但是即便ITC仍能保持獨立性,中美輪胎貿易的摩擦屬性,也揮之不去,除非我們自己做出改觀。
與河北的鋼鐵在全球的老大地位一樣,世界輪胎看中國,中國輪胎數山東。山東一省的輪胎產量占據全國60%,用膠量也是全球首屈一指。這么龐大的產能,半數以上靠出口生存。低質低價、數量龐大,簡直是貿易摩擦的天然靶子。
2016年世界輪胎企業75強排名,中國山東有19家輪胎企業進入75強。這19家已經是山東實力最強的大廠家,但加在一起不如普利司通一家的銷售額。
年產量在50萬條以下的小廠,占據全省產能70%。據2015年數據,我國轎車輪胎出口的50%都是輸出到美國和歐盟,其中美國占28%,是我國最大的輪胎市場。去年,乘用車和輕卡輪胎,都已被美國等多國采取貿易救濟措施。
輪胎產品屢次被美國采取雙反、特保等措施后,中國商務部一般的反應都是向WTO申訴,但均敗訴。在WTO框架下,沒有一例成功推翻美國政府的決定。后來,山東企業也學乖了,在被美國商務部點名后,大企業紛紛湊錢,去美國請專業律所打貿易官司,在木槌落桌之前盡量挽回,是唯一途徑。
山東省對屢次中招做了什么呢?剛剛調任銀監會主席的前山東副省長郭樹清,曾經發誓推動輪胎行業去產能。即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實現市場出清。忙了一年,在他即將離任的時候,輪胎制造企業淘汰14家。而山東輪胎企業的數目是個謎,可能多達數百家。
政府大力“去產能”,是在市場機制部分失靈時采取的被動措施,效果只能說差強人意。跨國輪胎企業的利潤率在15%左右,而山東輪胎大企業的利潤率3~5%。利潤率低,工藝提升慢,同時,制造工藝低劣造成對環境污染遠超前者。缺乏話語權和品牌力,又只能靠低價贏得市場,導致極易被認定傾銷。這是個惡性循環。
在國內輪胎企業中,一流企業創牌子,二流企業做代工,三流企業拼出口,還有一堆不入流的夾縫里討飯吃。
山東是全國輪胎生產的典型和縮影,美國政府對此心知肚明。網上不斷有圖片曝光,美國政府派來的調查人員,輕易地就拍到很多企業的廠房內生產場景,這也說明大多數企業管理混亂。
美國商務部在對輪胎采取貿易救濟時,每次都能拿出大量數據和圖片證據,鞏固自己的觀點,同時總能占據道德高地。我們在國際貿易體系的法律框架下屢次失敗,一點都不奇怪。
現在美國貿易法律體系下,居然奇跡般地贏了一次,實不足喜。利用美國政府內部微妙政治平衡,這樣的好事難逢,更不能認為是常態。
如果現狀仍無改變,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下一次起訴,山東輪胎企業可能就沒那么好運氣了。(《汽車人》記者/黃耀鵬)【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說明出處及作者,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歐盟委員會對進口自我國乘用車及輕卡輪胎啟動反傾銷調查2025-05-22 02:05:48
- 中柬(南寧)橡膠生產基地揭牌2025-05-09 12:05:35
- 泰國將與中國協商橡膠0關稅2025-05-07 01:05:58
- 泰國宣布推遲開割1個月 橡膠供應量料減少20萬噸2025-05-07 01:05:43
- 七位優秀橡膠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5-04-29 02:04:10
- 張立群院士榮獲國際合成橡膠生產者協會2025年度技術獎2025-04-22 02:04:27
- 2025年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將在三門舉辦(6月10-12日) 歡迎報2025-04-16 0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