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企打贏今年貿易摩擦第一案
發布時間:2017-02-24 09:49:13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今天一大早代理律師方面就傳來消息,中美輪胎‘雙反’案中方贏了。”2月23日,省商務廳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韓洪祥興奮地告訴記者,新年伊始,浙江企業積極參與的貿易摩擦案首案告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月22日表示,從中國進口的公共汽車和卡車輪胎并未損害美國相關行業,因此不會向這些商品課征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這個案件涉及的主要產品為載重輪胎。”我省涉案企業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早在去年初美國方面便對從中國進口的上述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今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曾宣布終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對于這一裁定,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曾作出回應,表示裁決極其不公平,嚴重損害中國的利益。
美國商務部當時聲稱,中國相關廠商的傾銷幅度為9%和22.57%兩檔,補貼幅度為38.61%至65.46%。基于傾銷幅度和補貼幅度的終裁結果,美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中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
“在案件發生前,我們每個月出口到美國的載重輪胎在3萬到4萬條左右,占到公司對美出口近70%的份額。”中策橡膠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敗訴,除4%的正常稅率以外,中策橡膠將被額外征收42%的稅率,這將使得輪胎產品對美出口受到極大影響。“作為輪胎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與行業協會和行業企業站在一起,積極應對,第一時間將最真實的情況反饋給美國方面。”
韓洪祥告訴記者,要認定傾銷是否成立有三個要件:一是是否存在傾銷;二是有沒有對當地產業造成實質損害;三是這兩者之間有沒有因果關系。所以即便是美國商務部終裁認定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還需另一家聯邦機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認定是否對美國相關行業有實質性損害,以決定是否征收反傾銷稅。
今年春節前,省商務廳與中策橡膠集團等企業負責人積極參與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橡膠協會組織的龐大抗辯小組飛往美國,與代理律師一道參加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共同運用規則,表明立場,有效抗辯,直到除夕才返回浙江。
3比2!最終,5名投票委員中有3人反對作出進口產品有損本國行業的裁決。
據了解,2016年由美國發起、涉及我省的貿易摩擦案共23起,涉案金額6.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1.67%和3倍多。面對頻發的貿易摩擦,我省積極開展預警工作,及時向企業提供預警信息,主動為企業做好涉外法律指導。相關專家則表示,企業應把貿易摩擦作為倒逼企業轉型、產品升級的推動力,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m.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越南頒布促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和出口指示2021-09-22 10:09:42
- 乘聯會: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下降17.4%至158萬輛2021-09-22 10:09:52
- 歐洲7/8月乘用車市場遭遇重大挫折 跌幅創8年來最高2021-09-18 10:09:14
- 泰國批準100億泰銖的橡膠價格保證計劃 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09-18 10:09:46
- 科特迪瓦:所有橡膠必須經過加工后方可出口2021-09-17 04:09:26
- 法國8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5%2021-09-15 10:09:50
- 2021年7月馬來西亞天膠產量同環比持續增加 國內消費量則下降2021-09-15 10:09:15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