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對“毒橡膠跑道”事件分析
近些年,“有毒跑道”的事件屢屢傳出,前天,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揭露了更多有關毒跑道的內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記者發現很多小作坊在用廢舊輪胎制作塑膠跑道。輿論嘩然:怪不得跑道有毒,原來材料是“工業廢料”。
就此問題中再交易網小編連線了行業協會和企業,讓我們看一下行業內人士是如何看待“毒橡膠跑道”問題的。
協會對“毒橡膠跑道”出現原因的分析
關于出現毒橡膠跑道的原因,中再交易網記者咨詢了中國廢橡膠綜合利用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在此引用,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曲睿晶的相關觀點。
塑膠跑道分為透氣型、混合型、預制型等多種。其中透氣型塑膠跑道成本最低,是大中小學的首選。鋪設該種跑道的流程一般為在瀝青或水泥基礎層上鋪設一層透明聚氨酯膠水和“黑顆粒”的混合物作為底層,然后再鋪上紅色或其他顏色聚氨酯膠水和三元乙丙(EPDM)顆粒的混合物作為面層。
其中“黑顆粒”一般由回收的廢舊輪胎及其他化工廢料等加工制造,在此曲睿晶主任發表了他自己的見解:“如果行業規范,對廢舊輪胎進行回收利用,制造塑膠跑道是有利于環保的好事,但目前塑膠跑道標準缺失、監管缺位,才導致了黑作坊的產生。現在出現了問題,不應該一味地放到原材料上。廢舊輪胎早已"變廢為寶”,不再是單純的垃圾。”
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對塑膠跑道缺乏強制性標準的約束是導致出現毒橡膠跑道的根本原因,就目前即使是國標合格的跑道,也可能是‘毒跑道’。
“毒跑道”根本原因是標準缺失
目前,成品塑膠跑道可依據的檢測標準有國家標準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22517.6-2011《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1部分:田徑場地》兩個,均屬于推薦標準,不具備強制性。
兩個標準對有毒有害物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鉛、鎘、鉻、汞等規定了限量,但有行業專家指出標準仍不完善,沒有辦法控制劣質廠家‘鉆空子’。
這是因為,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這些“黑顆粒”不規范地使用廢舊輪胎,有的還摻雜著其他的化工廢料。
企業對“毒橡膠跑道”事件的回應
中再交易網記者還通過電話采訪了大連一廢橡膠回收再利用企業的負責人(該企業已獲得國家規范企業的稱號),他對“毒橡膠跑道”事件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央視報道的毒橡膠跑道事件似乎有些偏激,記者忽略了毒橡膠跑道的毒來自何處。他分析道,毒橡膠跑道的毒性可能來自兩個方向:一是橡膠顆粒加工過程中,不良生產商家為減少成本,可能在生產中摻加了低價帶有毒性的次品廢橡膠、廢塑料或者某些帶毒的垃圾;二是生產橡膠跑道的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使用了不合格的粘合膠水,膠水的揮發物帶有毒性。
據他介紹,制作成橡膠顆粒的廢舊橡膠或者廢舊輪胎,主要是通過物理破碎的方式使其形變成橡膠顆粒,只要上游的廢舊橡膠或輪胎本身不帶毒,那么生產出來的橡膠顆粒是不會有毒的。采訪中他提到,國內一些做橡膠跑道顆粒的廠家用廢舊輪胎作為原料生產成橡膠顆粒,供貨給日本橡膠跑道生產的企業,且日本企業對橡膠顆粒的質量未提出異議。日本作為廢料利用的先進國家,他們對廢料的使用標準比我國相對健全,很多方面我國都有借鑒他們的方法,由此可見,中國的橡膠顆粒生產企業可以生產出合格且環保無害的材料。
最后他表示,我國對橡膠跑道的標準和應用有相關規定,然而出現了這樣的毒橡膠問題,相關監管部門的責任不可忽視,國家應加強此方面的監督及整治力度。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印度東北部將成為該國橡膠生產中心區2021-12-15 11:12:12
- 泰國撥款100億泰銖用于橡膠價格保證計劃,以保障膠農收入2021-12-03 11:12:19
- 康迪泰克(中國)2.3億元膠管項目,竣工驗收2021-11-30 10:11:00
- 打造一流的跨國現代農業集團2021-11-30 09:11:58
- 廣東農墾建墾70周年賀信2021-11-30 09:11:41
- 橡膠產業拓荒記:從荒山墾植到笑傲資本——紀念廣東農墾70周年2021-11-30 09:11:56
- 橡膠產業變形記——從為國植膠到全球配置資源2021-11-30 09:11:29
- 50萬公里,“稀土金”輪胎通過鑒定!12-08
- 科創板,迎來首家橡膠制品上市企業!12-08
- 扛不住了!原材料瘋漲,產能緊張,輪胎12月份漲價已成定局!11-19
- 張立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