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政策挽救膠價并不治本
天然橡膠作為泰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與民生息息相關。
近期泰國橡膠產業局勢動蕩,天然膠種植者抗議游行活動不斷,主要原因在于天然膠價格屢創新低導致膠農苦不堪言。迫于國內壓力,泰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力求挽救低迷的膠價。
以新鮮膠水為例,2016年1月6日,泰國膠水收購價格跌至28.5泰銖/公斤,創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合艾原料價格確實出現近兩周的連續上漲,僅10個交易日膠水收購價格暴漲35.09%,重回30泰銖/公斤以上。
橡膠價格的反彈,不只維護了膠農的利益,也確實對維持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結一下這些政策主要有:發放補助金及貸款;鼓勵種植其他農作物(種植其他農作物的補助比種植橡膠樹的補助要高);擴大出口市場,加大對印度、俄羅斯的出口;增加天然膠在道路建設中的使用量等。
泰國針對膠價低迷出臺的扶持政策,包括收儲、提供貸款、發放補助金等,在過去幾年屢見不鮮。在2014年9月、12月以及2015年5月與2016年1 月,僅2年時間就出臺過5次扶持政策,每次的政策扶持都會帶來原料價格短期的極速拉漲,然而,這真的給低迷的膠市帶來希望了嗎?
事實證明,以上扶持政策只不過是緩解了當時的短暫危機而已,并不能真正緩解行業困難,反而對未來行業發展更加不利,產能過剩危機更難根治。
數據統計得知,2014年,泰國天然膠產量達到432.3萬噸,出口量達到377萬噸,國內消費54.1萬噸,而庫存則達到51.6萬噸。由此可以看出,泰國在2014年的產量過剩量粗略計算達到52.9萬噸,處于高度過剩的水平。
2015年,泰國的產量達到443.5萬噸,同比增加2.59%,但由于中國的進口增加及泰國政府促進橡膠消費等因素,過剩量或有所減緩,在45萬-50萬噸之間。產量過剩量依舊處于較高水平。
上面的數據其實最終反映的是,在持續低迷的膠價下,膠農處于虧損邊緣,但產量過剩局面并未緩解,這與泰國政府保價干預政策不無關系。
在產能產量依舊過剩的局面下,從宏觀長遠發展來看,市場抱薪救火的可能性更大些。政府調控的效果確實立竿見影,但也增加了不小的財政負擔,后期政府財政是否有能力長效支持如此龐大的橡膠種植業,并沒有定數。
此外,短期的扶持,對于削減過剩產能、產業轉移和結構升級并沒有治其根本。當前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依靠單一產業發展已不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而扶持過剩產業的發展,將會起到治標不治本的作用。
短期通過收儲、限制價格,確實能起到維護膠農利益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建立健全天然橡膠全產業鏈規模,引入市場有效定價機制,短期的“強心針”雖起到提 振、維穩的作用,但也提前透支了本就虛弱的社會需求能力。完善國內產業、尋求國際合作、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升級產業結構,應當是政府監管部門統籌兼顧的重 點。
泰國的政策對應到國內,也很有警示作用。在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萎縮的境況下,扶持膠農、強制需求只能是權宜之計。如何提升橡膠產品的行業、國際競爭力,實現天然膠產業多樣化、環保化和高附加值化發展,是每個產業參與者需要考慮的范疇。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中柬(南寧)橡膠生產基地揭牌2025-05-09 12:05:35
- 泰國將與中國協商橡膠0關稅2025-05-07 01:05:58
- 泰國宣布推遲開割1個月 橡膠供應量料減少20萬噸2025-05-07 01:05:43
- 七位優秀橡膠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5-04-29 02:04:10
- 張立群院士榮獲國際合成橡膠生產者協會2025年度技術獎2025-04-22 02:04:27
- 2025年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將在三門舉辦(6月10-12日) 歡迎報2025-04-16 02:04:18
- 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2025-04-03 0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