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美輪胎“雙反”案帶來的三大影響及對策
2015年7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對原產于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損害終裁結果,裁定中國輸美產品對美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由于美國商務部此前已裁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上述輪胎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故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新裁定意味著美國將正式對此類產品征稅。中國廠商將被征收14.35%-87.99%的反傾銷稅和20.73%-100.77%的反補貼稅,兩者相加最高稅率達188.76%。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約6.3億條,約占全球年產量的25%,其中40%產量用于出口。此次“雙反”裁定措施落地,將對我輪胎產業帶來三大影響。
一、輸美輪胎數量急劇下滑。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我國輪胎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國,我國乘用車及輕卡輪胎對美市場依賴度較高,美占據了近三成出口份額。2014年,中國輸美涉案輪胎產品金額23億美元,約占我國輪胎出口總值的15%。自2014年6月美國發起“雙反’”調查以來,已逐漸影響了我國輪胎對美出口。2015年1-4月,我國對美出口輪胎2126萬條,同比急降29.7%。預計此次美國“雙反”案件的持續時間將比2009年輪胎特保案更長,關稅也遠超特保案的35%稅率。這將導致我國輸美輪胎全面喪失價格優勢,從而失去美國市場。
二、國內輪胎產業強烈動蕩。本次終裁的輸美輪胎“雙反”案涉案輪胎企業200多家,涉案金額約33.7億美元,預計上下游超過100萬產業工人將受到影響。而美國“雙反”又使國內企業的主要出口渠道受阻,造成企業開工率急速下降。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數據,今年涉案輪胎企業的開工率由之前的90%陡然降至55%左右。隨著“雙反”案終裁,國內輪胎產業的動蕩將進一步加劇。
三、引發其他國家地區跟風。近年來,我國輪胎企業成為“雙反”調查重點。迄今為止已先后遭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10多個國家發起的“雙反”調查,其中巴西、印度、埃及均已對我輪胎征收反傾銷稅。自2014年6月美對我啟動輪胎“雙反”調查以來,多個國家開始效仿美國。僅2014年7月—9月,就有巴西、俄白哈關稅同盟、阿根廷對我輪胎產品先后啟動反傾銷調查。2015年7月6日,南非輪胎生產商也提出將申請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開展對中國輪胎反傾銷調查。隨著本次“雙反”案終裁,極易引起上述國家進一步延長或加大反制措施。
建議:面臨嚴峻形勢,國內輪胎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一是進一步開發國內市場。201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為1.45億輛,銷量為2349.2萬輛,保守預計2015年和2016年將以5%的速度增長,國內輪胎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二是調整貿易布局。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做好全球化投資、生產、貿易布局,開發新興市場。三是積極應對貿易摩擦。企業應做好長期應對準備,積極參與抗辯,爭取有利裁決。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中柬(南寧)橡膠生產基地揭牌2025-05-09 12:05:35
- 泰國將與中國協商橡膠0關稅2025-05-07 01:05:58
- 泰國宣布推遲開割1個月 橡膠供應量料減少20萬噸2025-05-07 01:05:43
- 七位優秀橡膠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5-04-29 02:04:10
- 張立群院士榮獲國際合成橡膠生產者協會2025年度技術獎2025-04-22 02:04:27
- 2025年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將在三門舉辦(6月10-12日) 歡迎報2025-04-16 02:04:18
- 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2025-04-03 0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