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7國擬建立橡膠交易平臺獲得市場定價權惹質疑
近日有報道稱,東盟7國擬建立橡膠交易平臺。目前,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已一致同意建立該橡膠交易平臺,泰國正邀請越南加入,之后還將邀請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加入。上述7國的橡膠產量約占世界橡膠總產量的70%.另據報道,新加坡交易所已表示要加入印馬泰三國橡膠理事會擬提議的這個地區性交易平臺。如此,上述平臺將包括7個產膠國和亞洲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由于進口市場競相壓價,近年來橡膠價格持續下降。東盟橡膠交易平臺的成立,將有助于產膠國管理橡膠價格。
無疑,該平臺的成立乃至將來的運作,都將對全球天然橡膠市場格局產生影響。但影響有多大呢?產膠國搞聯盟,真的能在價格博弈中扳回一局嗎?筆者看未必,該橡膠交易平臺獲得全球橡膠市場定價權的可能性較小。
從價格指導意義來看,由于該交易平臺由主產國創建,因此,其價格也將主要代表天然橡膠主產國和上游生產商的根本利益,其交易規則、交割制度及其他市場運作方法等等,均將向產膠國利益傾斜。但價格需要成交量來配合,如果得不到用膠國的認同,那么有價無市也是徒勞。
從供需雙方力量對比分析,需方為中國、美國、日本、歐元區、印度及全球其他用膠國和地區,而供方則是以上述7國為代表的天然橡膠主產國。天然橡膠價格走勢主要依據供需關系及其變化趨勢而波動,相對而言,如果該交易平臺僅僅屬于現貨交易,而非中遠期交易或者期貨交易,那么其成交價格僅僅代表當時的供需關系,而不代表中遠期的供需關系變化。在天然橡膠過剩的供需關系下,該平臺并不能為產膠國謀得太大福利。
從成交規模來看,現貨平臺進場交易者分別為天然橡膠生產商、現貨貿易商、產膠國出口商、用膠國進口商、輪胎制造商、輪胎貿易商、汽車制造商等產業鏈買賣力量,如果沒有投資投機資金的介入,那么其成交規模和沉淀資金規模都將較小,遠比不上天然橡膠期貨市場滬膠、東京膠、新加坡膠等,但可能由于參與國家較多而超過泰國農業期貨交易所。當然,新加坡的積極參與,可能對其交易規模的拓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也可能促使其價格由天然橡膠商品屬性逐漸擴展至金融屬性。盡管如此,仍不難推測,該交易平臺的交易價格對全球天然橡膠市場的影響力不會太大,僅僅能夠起到現貨價格的參考作用。
但不可否認,該交易平臺的建立,將豐富和完善全球天然橡膠的市場體系和格局。一旦該平臺價格與其他橡膠市場的期貨或現貨價格出現較大價差,就會吸引跨市場套利資金積極進駐,參與買低賣高的跨市場套利交易,從而使較為懸殊的不合理價差趨于理性。
綜上所述,產膠國通過聯盟提高自身利益的初衷能否實現,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驗證,聯盟對全球膠價走勢的影響或許也較為有限。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七位優秀橡膠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5-04-29 02:04:10
- 張立群院士榮獲國際合成橡膠生產者協會2025年度技術獎2025-04-22 02:04:27
- 2025年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將在三門舉辦(6月10-12日) 歡迎報2025-04-16 02:04:18
- 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2025-04-03 01:04:55
- 墨西哥對華SBS橡膠作出反傾銷初裁2025-03-13 02:03:34
- USTMA:2025年美國輪胎出貨量預測增加0.9%2025-03-10 01:03:17
- 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汽車商品出口同比增長16.2%2025-03-03 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