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我省是國內最大的輪胎生產省份,輪胎企業數量、產量、銷售收入、利稅、出口量連續11年居國內首位。2013年,全省共有輪胎生產企業287家,共生產各種規格輪胎外胎4.25億條(包括部分小型輪胎、摩托車胎、力車胎)。其中,全鋼子午胎生產企業33家,產量 6228萬條,占全國總量的58%;半鋼子午胎生產企業24家,產量17900萬條,占全國總量的49%(見表一、圖一)。
編者按: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提出的關于山東發展“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正加快推進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省直有關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組織編制了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討論通過,現陸續在省政府網站和大眾網上刊登。
山東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
2014年10月
為加快推進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我省輪胎產業發展優勢,制定本方案。
一、我省輪胎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及效益
我省是國內最大的輪胎生產省份,輪胎企業數量、產量、銷售收入、利稅、出口量連續11年居國內首位。2013年,全省共有輪胎生產企業287家,共生產各種規格輪胎外胎4.25億條(包括部分小型輪胎、摩托車胎、力車胎)。其中,全鋼子午胎生產企業33家,產量 6228萬條,占全國總量的58%;半鋼子午胎生產企業24家,產量17900萬條,占全國總量的49%(見表一、圖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75億元、利稅278.3億元、利潤213.7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1%、58.8%和62.2%;出口創匯86.26億美元,占全國輪胎出口總量的55%。
表一 2013年我省輪胎產品產量情況表
名 稱 |
全國 |
山東省 |
占比 |
總產量:(萬條) |
52900 |
28200 |
53% |
斜交胎 |
5300 |
4072 |
77% |
子午胎 |
47600 |
24128 |
51% |
全鋼子午胎 |
10682 |
6228 |
58% |
半鋼子午胎 |
36887 |
17900 |
49% |
注:此表總產量不含工業車輛輪胎、摩托車胎、力車胎
圖一、輪胎產量對比
(二)產品結構及水平
我省輪胎行業主要產品品種是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巨胎、農業子午胎、軍用特種輪胎和斜交輪胎等。近年來,我省輪胎產品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半鋼子午胎和全鋼子午胎產量由2008年的4220萬條、3150萬條,分別上升到2013年的17900萬條和6228萬條,兩者比例也由 1.34:1調整到2.87:1。輪胎子午化率由2008年的62%上升到2013年的85%(見表二、圖二),并且高性能、低斷面、超低斷面、高速度級別的半鋼子午胎以及無內胎全鋼子午胎比例明顯提高,骨干企業中三角、玲瓏的以上產品比例已達到50%以上。其中,通過美國SmartWay認證和達到歐盟REACH法規及歐盟標簽法要求的“綠色輪胎”5000萬條左右,約占全省子午線輪胎總量的20%。
表二 山東輪胎產品產量及結構變化情況
輪胎品種 |
2008年 |
2013年 |
|
斜交胎產量(萬條) |
4500 |
4072 |
|
子午胎產量(萬條) |
7370 |
24128 |
|
半 鋼 子午胎 |
產量(萬條) |
4220 |
17900 |
占子午胎比例(%) |
57.3 |
74.2 |
|
全 鋼 子午胎 |
產量(萬條) |
3150 |
6228 |
占子午胎比例(%) |
42.7 |
25.8 |
|
半鋼/全鋼 |
1.34:1 |
2.87:1 |
|
子午化率(%) |
62 |
85 |
圖二 輪胎產量變化情況
我省輪胎產品質量居國內領先水平,少數高端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鋼子午胎方面,三角、玲瓏、賽輪集團(金宇)、雙星已成為中國一汽、濟南重汽的主要配套廠家。全鋼工程子午胎方面,三角已經為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沃爾沃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機械制造商提供配套。半鋼子午胎方面,三角是國內首家為上海通用別克系列汽車配套的內資企業,玲瓏的UHP輪胎已經進入了通用、福特、巴西現代、俄羅斯雷諾日產、塔塔等世界一流汽車廠的全球采購體系,玲瓏GREENMAX產品(GREENMAX是花紋代碼,這一產品系列共有45個規格)在芬蘭國際輪胎評測中,綜合得分與米其林、鄧祿普并列。
(三)產能構成及產業集群
我省輪胎產業發展迅猛,企業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產量占全國的50%以上,占全球的17%左右。骨干企業單廠生產規模與世界主要輪胎企業單廠生產規模相當。2013年,全省全鋼子午胎生產能力超過120萬條的企業有28家,半鋼子午胎生產能力超過600萬條的企業有19家,分別比2008年增加了18家和11家(見表三)。其中,三角、玲瓏、賽輪集團(金宇)3家企業全鋼子午胎產能超過600萬條,三角、玲瓏、賽輪集團、恒豐、萬達寶通、永盛、恒宇、德瑞寶8家企業半鋼子午胎產能超過1200萬條。
表三 山東輪胎企業主要產能變化情況
|
產能 |
2008年企業數 |
2013年企業數 |
全 鋼 子午胎 |
≥500萬條/年 |
0 |
4 |
300-500萬條/年 |
2 |
4 |
|
120-300萬條/年 |
8 |
20 |
|
≤120萬條/年 |
15 |
5 |
|
半 鋼 子午胎 |
≥2000萬條/年 |
0 |
4 |
1200-2000萬條/年 |
2 |
4 |
|
600-1200萬條/年 |
6 |
11 |
|
≤600萬條/年 |
8 |
5 |
我省輪胎行業經過多年聚集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的半島輪胎產業集群和以廣饒、壽光為中心的魯北輪胎產業集群。以上兩個集群內的子午胎產能分別占全省的47%和45%,產業集群建設成效顯著(見表四、圖三)。
表四 我省子午線輪胎產業集群基本情況
集群名稱 |
地區 |
產能 (萬條/年) |
占全省比重 % |
半島輪胎產業集群 |
青島、煙臺、威海 |
16000 |
47 |
魯北輪胎產業集群 |
壽光、廣饒 |
15300 |
45 |
圖三、我省輪胎產能分布情況
(四)骨干企業及品牌
2013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山東有12家榜上有名,占中國大陸企業上榜數(26家)的46%。其中三角、玲瓏、興源、雙星、金宇、恒豐、賽輪7家企業進入銷售額10億美元行列。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統計的2013年中國輪胎工業銷售收入前10強排行榜中,我省占據5席(見表五)。
表五 我省輪胎企業在世界及國內行業排名情況
排行榜 |
企業名稱 |
位次 |
2013年 世界輪胎75強
|
三角集團 |
16 |
山東玲瓏 |
19 |
|
興源輪胎 |
21 |
|
青島雙星 |
26 |
|
山東金宇 |
28 |
|
山東恒豐 |
29 |
|
青島賽輪 |
30 |
|
2013年 中國輪胎行業前10強 |
三角集團 |
3 |
山東玲瓏 |
5 |
|
興源輪胎 |
6 |
|
山東金宇 |
9 |
|
山東盛泰 |
10 |
我省輪胎企業注重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宣傳和企業形象建設,在國內市場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三角、玲瓏、成山、雙星、賽輪5家全鋼子午胎被認定為“中國名牌”,占全國全鋼子午胎“中國名牌”總數的一半。三角、玲瓏、成山、雙星、賽輪、黃海、三A、瀘河、銀寶、金宇、恒豐、華魯、永泰13家企業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有20家輪胎企業不同規格的輪胎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
我省輪胎骨干企業實力較強、品牌優勢明顯,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五)科技創新及技術裝備水平
我省輪胎行業科研開發能力及技術裝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擁有亞洲唯一以橡膠專業為特色的青島科技大學。
——技術中心建設方面,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橡塑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輪胎先進裝備與新材料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2個)和“國家橡膠助劑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達到4個、14個,玲瓏、三角、賽輪集團3家企業還建設了海外技術研發中心。
——輪胎設計方面,我省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如:三角集團的“WH輪胎整體動態仿真設計理論”、 賽輪集團的“BPSO設計技術以及三維可視化設計”等。
——輪胎制造方面,三角集團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產技術和玲瓏集團的超低斷面低噪音抗濕滑高性能子午胎生產技術分獲2007年和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輪胎生產設備方面,我省硫化、煉膠、成型等輪胎生產主要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已出口到倍耐力等世界著名輪胎公司。軟控股份研制的輪胎企業管控一體化系統為產品均質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我省在設計理論、科研開發與制造等方面引領著國內輪胎產業發展方向。
(六)節能減排
2007年起,我省制定并執行嚴于國家的地方輪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全行業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骨干企業全鋼子午胎和半鋼子午胎能耗水平只相當于國家限額標準的60%左右,居國內領先水平。一般企業能耗水平達到省內能耗限額標準,低于國家能耗限額標準50千克標煤/噸輪胎以上(見表六)。節能減排成效明顯。
表六 我省輪胎能耗水平情況對比表
單位:千克標煤/噸輪胎
|
國家標準或行業限額 |
國內先進水平 |
山東 限額 |
山東重點 骨干企業 |
山東一般企業 |
全鋼子午胎 |
≤495 |
≤285 |
≤470 |
≤270(三角) ≤282(玲瓏) |
445 |
半鋼子午胎 |
≤530 |
≤380 |
≤504 |
≤365(三角) ≤380(玲瓏) |
483 |
工程子午胎 |
≤900 |
≤415 |
≤855 |
≤630(三角) |
821 |
(七)配套產業
我省是國內合成橡膠和橡膠助劑生產大省。
合成橡膠產量居國內第2位,其中順丁橡膠、丁苯橡膠產量居國內首位。近年來,還發展了異戊橡膠、稀土順丁橡膠、溶聚丁苯橡膠、鹵化丁基橡膠等橡膠新品種。
橡膠助劑產量占全國30%以上,居于首位,并且擁有全國最大的促進劑、防老劑、防焦劑生產企業。炭黑、鋼絲簾線、滌綸簾線等骨架材料在國內也具重要地位。
我省輪胎配套產業基本能夠滿足輪胎生產需求,并且在省外和國外市場也占有較大份額。
表七 我省輪胎配套材料主要品種產能情況
種類 |
主要品種 |
單位 |
產能 |
合成橡膠 |
丁苯橡膠 |
萬噸 |
14 |
順丁橡膠 |
萬噸 |
25 |
|
異戊橡膠 |
萬噸 |
14.5 |
|
丁基橡膠 |
萬噸 |
15 |
|
橡膠助劑 |
促進劑 |
萬噸 |
25.9 |
防老劑 |
萬噸 |
2.3 |
|
防焦劑 |
萬噸 |
2.7 |
|
環保型橡膠填充劑 |
萬噸 |
25 |
|
橡膠用不溶性硫磺 |
萬噸 |
4 |
|
炭黑、簾線及其他 |
炭黑 |
萬噸 |
91.3 |
鋼絲簾線 |
萬噸 |
96.9 |
|
鋼圈鋼絲 |
萬噸 |
40.6 |
|
簾子布 |
萬噸 |
1.6 |
|
膠管鋼絲 |
萬噸 |
1.08 |
二、市場發展趨勢
(一)全球及我國輪胎產業的市場現狀
從2010年開始,全球輪胎行業生產逐漸恢復增長。2012年全球輪胎銷售量達到15.55億條。我國從2000年開始,輪胎產量年均呈兩位數增長,遠高于世界增速,2012年輪胎產量4.73億條,占全球輪胎產量的30.4%,是全球輪胎產量第一大國。
從人均擁有汽車量來看,2012年,西歐、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為667輛,我國為52輛,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見圖四)。2012年我國汽車產量1927.18萬輛,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位,作為汽車工業配套的輪胎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圖四、全球千人汽車擁有量情況
從區域發展趨勢看,全球輪胎制造產能繼續向中國、印度、南美等國家和地區轉移。未來全球輪胎產能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以中國、印度等為主的新興經濟體,這些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輪胎產能中所占份額將進一步提高。
據國外機構預測,2015年全球原配胎需求量將達到4.5億條,替換胎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3.4億條,世界輪胎總需求量將達到17.9億條,比2014年增長7.2%。
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2013年預測,未來10年全球市場對輪胎的需求將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其中大部分的需求將來自中國和印度。到2020年,輕型汽車原配胎需求將由2012年的3.33億條增至4.72億條;輕型汽車替換胎需求將由2012年的7.86億條增至11.65億條。
另據美國弗里多尼亞集團(FreedoniaGroup)預測,未來3年全球范圍的輪胎銷量每年將增長4.3%,銷售額每年的增長率預計為8%。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城鎮化的推進,汽車消費量將快速增長,對輪胎消費將產生較大的拉動作用。
(二)全球輪胎產業發展特點與產品市場趨勢
1、發展特點
產業規模集約化。2013年,前3強企業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國)、固特異(美國)占據全球約39%的市場份額;德國大陸、意大利倍耐力、韓國韓泰、芬蘭諾基亞、印度阿波羅、中國中策等15家區域大型企業占據全球約37%的市場份額;其余中小規模企業雖然數量龐大,但只占據全球24%的市場份額。
產業布局全球化。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化,輪胎企業的國際化已成為各國輪胎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企業強大的必由之路。以輪胎三巨頭為例,普利司通49個輪胎工廠分布在23個國家,米其林50個輪胎工廠分布在19個國家,固特異37個輪胎工廠分布在21個國家。輪胎生產與消費市場的貼近,不僅可有效減少運輸成本,還可以規避貿易摩擦風險。
制造裝備自動化、信息化。國外先進輪胎企業都已開發了自己的高端制造技術,如米其林C3M 技術、大陸MMP 技術、固特異的IMPACT 技術、倍耐力MIRS 技術等。目前機械自動化已普遍應用在國外先進輪胎企業中,這些公司將機器人搬運技術應用在輪胎生產的全過程中,輸送過程基本實現無人化,在成型-硫化-檢測-入庫工序已全部實現自動化。
制造技術綠色化。在輪胎原材料的選擇上,高性能、多功能和無毒安全的橡膠、輔料和助劑得到普遍使用,有毒、致癌物質受到嚴格限制,更趨向綠色化、節能化。在制造工藝技術上,低溫連續混煉、輪胎成型多鼓化、高溫充氮硫化、濕法混煉、一次法成型、電子輻射儀硫化等漸成發展趨勢,更注重高效、安全、節能。
輪胎產品安全、環保、智能化。以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為主要特點的“綠色輪胎”,是國際輪胎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輪胎結構也從“三化”(子午化、扁平化、無內胎化)提升為低滾阻、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新三化”,開始進入安全、智能、長壽時代。
2、產品市場趨勢
一是市場消費格局發生變化。目前,北美和歐盟發達地區雖然仍占據60%左右的消費市場主導地位,但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增幅大于發達國家。其中,在原配胎市場,預計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消費量將由2009年占30%增長到2017年占37%,北美、歐洲和日韓消費量仍占全球的55%以上,居市場消費主導地位。在替換胎市場,發達國家市場成熟,2012年其市場消費量占全球的70%,仍將保持支配地位,但增長趨緩。隨著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汽車保有量將快速增長,替換胎市場潛力巨大。
二是市場供應格局發生變化。2013年,全球最大的3家輪胎供應商(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占據全球輪胎市場份額的39%,比2002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見圖五)。歐盟國家輪胎企業的市場份額由2002年的33%下降到2013年的24%,北美輪胎企業市場份額同樣也有較大降幅。而以中國、韓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輪胎企業,市場份額逐年增長。2013年中國大陸在世界輪胎排名75強中的26家企業,銷售額合計240.7億美元,比2010年的136.44億美元增長了76.4%。
圖五 世界前三名輪胎企業占世界市場份額比例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企業生產規模小
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世界大型輪胎公司產能均已達2億條以上。我省輪胎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骨干企業單廠生產規模與世界大型輪胎公司單廠生產規模相當,但我省產量最大的玲瓏輪胎公司,其整體產能僅有固特異的20%。2012年,我省輪胎企業前6強銷售額總和僅93.75億美元,僅為普利司通、米其林等公司各自銷售額的1/3(見表八)。
與世界大型輪胎公司相比,我省輪胎企業在產能、產量、銷售額方面差距很大。
表八 世界輪胎前6強與山東輪胎前6強對比表
|
2013年度 世界排名 |
2012年度 世界排名 |
公司/總部所在地 |
2012年銷售額 (億美元) |
世界輪胎前6強 |
1 |
1 |
普利司通/日本 |
285.75 |
2 |
2 |
米其林/法國 |
262.22 |
|
3 |
3 |
固特異/美國 |
189 |
|
4 |
4 |
大陸/德國 |
108.95 |
|
5 |
6 |
住友橡膠工業/日本 |
77.63 |
|
6 |
5 |
倍耐力/意大利 |
76.27 |
|
山東輪胎前6強 |
16 |
15 |
三角集團/中國 |
24.7 |
19 |
19 |
山東玲瓏橡膠/中國 |
18.24 |
|
21 |
24 |
興源輪胎/中國 |
15.28 |
|
26 |
25 |
青島雙星輪胎/中國 |
12.91 |
|
28 |
35 |
山東金宇/中國 |
11.35 |
|
29 |
31 |
山東恒豐/中國 |
11. 27 |
數據來源:2013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
(二)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省輪胎中、低檔產品多,高端產品少
目前,國內尚沒有能夠為2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國際轎車品牌配套的內資輪胎企業。我省轎車子午胎主要用于替換市場,農業子午胎省內僅有2家企業(玲瓏、豪克)可以生產,航空輪胎省內正處于研發階段。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相比,我省輪胎產品在質量、性能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見表九)。
表九 我省輪胎與國際品牌輪胎產品性能對比
性能 指標 輪胎產品 種類 |
胎體保用年限(年) |
可翻新次數(次) |
行駛里程(萬公里) |
動平衡 |
噪音指標 |
輪胎壽命(小時) |
||
正常情況 |
惡劣環境 |
|||||||
全鋼胎 |
米其林 |
7 |
3 |
170 |
- |
- |
- |
- |
普利司通 |
7 |
3 |
150 |
- |
- |
- |
- |
|
省內企業 |
5 |
2 |
80 |
- |
- |
- |
- |
|
半鋼胎 |
米其林 |
- |
- |
- |
10g |
1級 |
- |
- |
普利司通 |
- |
-- |
- |
10g |
1級 |
- |
- |
|
省內企業 |
- |
- |
- |
20-30g |
1-3級 |
- |
- |
|
全鋼工程胎 |
米其林 |
- |
- |
- |
- |
- |
8000-12000 |
5000 |
省內企業 |
- |
- |
- |
- |
- |
6000-7000 |
3000 |
(三)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我省輪胎品牌知名度低
輪胎作為專業性強的汽車配套產品,普通消費者無法準確辨別性能優劣,購買行為受品牌影響大。我省輪胎產業發展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低于世界大型輪胎公司。以2013年我省出口到美國的輪胎產品為例,價格只有美國輪胎市場平均價格的80%左右(見表十)。品牌對輪胎的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價格起決定性作用,品牌戰略對我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表十 2013年美國進口各國輪胎價格表
以16英寸的乘用子午胎為例(單位:條、美元)
進口國家 |
總進口數 |
數量同比% |
年平均進口價格 |
中國大陸 |
13838436 |
60.10 |
39.31 |
韓國 |
5122045 |
-6.2 |
52.59 |
印度尼西亞 |
3694371 |
-4.2 |
43.6 |
墨西哥 |
3261166 |
-0.40 |
53.25 |
泰國 |
3105075 |
0.10 |
48.45 |
中國臺灣 |
1419324 |
18.20 |
36.08 |
總進口 |
41790970 |
13.5 |
49 |
數據來源:美國海關2013年進口乘用車胎數據統計
(四)基礎研究力量薄弱,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我省輪胎企業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增加研發投入。雖然個別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達到2-3%,但其實際投入額只有0.5億美元左右。米其林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約3%以上,投入額8億美元以上。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省輪胎企業研發投入差距較大(見表十一)。
表十一 2013年輪胎行業科研投入情況
類別 |
企業名稱 |
占銷售收入比重,% |
世界一流企業 |
普利司通 |
3.3 |
米其林 |
3.4 |
|
倍耐力 |
3.1 |
|
國內企業 |
雙錢 |
2.4 |
風神 |
3.7 |
|
省內骨干企業 |
玲瓏 |
接近3% |
三角 |
2% |
|
省內一般企業 |
|
低于1% |
從研發成果數量來看,我省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輪胎巨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以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例,截至2013年底,米其林、普利司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申請發明專利均超過600件,而我省前5強企業合計只有119件(見表十二)。
表十二 申請中國發明專利數量情況對比表
類別 |
企業名稱 |
數量,件 |
世界先進企業 |
普利司通 |
661 |
米其林 |
605 |
|
省內骨干企業 |
三角集團 |
34 |
青島雙星 |
26 |
|
賽輪集團 |
19 |
|
金宇輪胎 |
20 |
|
玲瓏輪胎 |
20 |
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我省輪胎產業由大到強的關鍵因素。
(五)沒有輪胎試驗場,輪胎試驗檢測能力不足
目前,全球共建有55家專業的輪胎試驗場。國外較大輪胎制造商都建有自己的輪胎試驗場,其中,米其林7家、普利司通11家、固特異6家、大陸7家、倍耐力3家。我省迄今為止沒有一家輪胎企業或第三方機構的輪胎試驗場(玲瓏集團輪胎試驗場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計劃2015年投用),有關輪胎實際場地測試數據、性能評價、技術改進等檢測試驗無從談起,嚴重制約著我省輪胎產品為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配套。
建設具有較先進水平的、能滿足輪胎研究、開發符合歐盟法規指標要求的綜合性輪胎試驗場,將是我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我省輪胎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骨干企業的產品質量、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球市場占有率提高到20%以上,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輪胎產業強省。
(二)主要產品產量
到2017年,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全鋼工程胎產量分別達到9100萬條、31000萬條、29萬條;到2020年,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全鋼工程胎產量分別達到12000萬條、47000萬條、34萬條,斜交胎產量降至2000萬條。
(三)產業結構
到2017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35%,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5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40%,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60%以上。到2020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50%,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7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55%,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80%以上。
(四)創新能力
到2017年末,全行業科研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攻克和推廣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到2020年末,力爭全行業科研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骨干企業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
(五)品牌培育
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力爭到2017年末,全行業至少有1家企業達到世界輪胎前十強水平,力爭到2020年末,爭取有2家輪胎企業達到世界輪胎前十強水平。
(六)節能減排
到2017年末,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55千克標煤/噸輪胎、488千克標煤/噸輪胎、829千克標煤/噸輪胎,均比2013年下降5%。到2020年末,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32千克標煤/噸輪胎、463千克標煤/噸輪胎、786千克標煤/噸輪胎,均比2017年下降3%。子午胎生產企業在煉膠、硫化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煙氣得到有效治理。
五、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
(一)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提升骨干企業研發能力。支持三角、玲瓏、賽輪集團,充分利用國外高水平人力資源優勢,加強已有的3個海外研發中心建設。
——加快國際化產業布局。繼續支持三角、玲瓏、賽輪集團、恒豐、雙星、奧戈瑞等有條件的企業到東南亞等土地、天然膠資源豐富的國家以及歐美非等目標市場國家進行產業布局,推進原料、市場多元化。
——引導三角、玲瓏、雙星、賽輪集團、興源、盛泰、恒豐等骨干企業以普利司通、米其林等為研究標桿,通過技術升級、資源整合、配套合作、兼并聯合等方式做強做大。到2017年,7家骨干企業初步形成“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區域布局”的發展模式,產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60%左右,綠色輪胎產品的比例達到50%以上;到2020年,產量占全省比重達到65%以上,綠色輪胎產品的比例達到60%以上。
——引導中小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向特色化發展,培育品牌產品。依托恒宇橡膠、躍龍橡膠、萬達寶通、德瑞寶、八一輪胎、銀寶輪胎、永泰化工等中型企業,以韓泰、正新為研究標桿,通過更新設備、增加研發投入等方式,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和附加值。
(二)調整產品結構
依托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中心,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不斷提升乘用子午胎、輕型載重子午胎、載重子午胎和工程子午胎等產品性能指標。依托三角、玲瓏、賽輪集團、雙星等骨干企業開發生產安全輪胎、智能輪胎等高端品種。
1、乘用子午胎。以中高檔轎車配套為目標,著力開發節能減排、安全舒適乘用胎新技術、新產品,推進產品系列化。提高低斷面、超低斷面、扁平化、大輪輞高性能轎車子午胎比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實現為世界主流汽車品牌配套。
2、輕型載重子午胎。著力改進設計,逐步形成公制、扁平化、專用化、無內胎輪胎系列產品和完整的生產技術體系,提升輪胎節油性能、質量穩定性和產品壽命。
3、載重子午胎。進一步提升子午化率及無內胎比重,逐步形成公制、寬基化輪胎全系列產品和完整的配套技術。突破輪胎整體均勻性、動平衡難題,提高翻新率和翻新次數,增加綜合行駛里程。載重子午線輪胎在使用規范的前提下,實現翻新2-3次,翻新率達到40%。
4、工程子午胎。在生產技術、裝備、材料配套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突破關鍵技術,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增強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擴大高性能子午胎生產,加快發展巨型工程子午胎和寬斷面、無內胎工程子午胎。在使用規范的前提下,力爭實現翻新2-3次,翻新率達到70%。
5、高端輪胎。安全輪胎發展膠體自封式、自修復組件式跑氣保用輪胎,胎側補強、加支撐物等自體支撐型跑氣保用輪胎等。智能輪胎發展具有全生命周期可追溯、自動調壓、監控氣壓溫度變化和防爆報警等特點,能夠掌控輪胎受力變形動態的新型智能輪胎。大力推進安全輪胎、智能輪胎的產業化。
(三)開發和推廣先進技術與綠色工藝
依托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三角、玲瓏等企業,依據輪胎力學仿真理論,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輪胎設計理論,實現輪胎設計理論的突破。依托賽輪集團開發化學煉膠工藝、多鼓式成型機技術、多復合擠出技術。依托軟控股份開發在線檢測自動判級技術、氣動系統節能技術。依托雙星開發智能配電節能技術、煉膠與硫化除塵除味技術、信息化能源計量管理技術等系列綠色工藝技術。支持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探索“綠色輪胎自動化生產工藝技術”,為我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在子午胎生產企業中,推廣低溫一次法連續混煉工藝、串聯式密煉機混煉工藝、電子輻照半成品部件預硫化技術、高溫充氮硫化技術、橡膠助劑造粒技術、輪胎硫化節能技術、輪胎企業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閃蒸汽回收利用技術、輪胎智能化熱水除氧節能技術等先進技術。
(四)完善產業配套
1、合成橡膠。依托京博石化、玉皇化工、華懋新材料、魯華泓錦、青島伊克斯、青島第派斯等企業,加快溶聚丁苯橡膠、異戊橡膠、稀土順丁橡膠、鹵化丁基橡膠等新型橡膠品種產業化進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與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的多層次合作。
2、橡膠助劑及填料。依托尚舜化工、圣奧化工、陽谷華泰等企業,推進符合歐盟REACH法規要求的環保型助劑的生產研制工作。依托中石化濟南分公司、淄博國潤等企業,加快環保填充油裝置升級改造。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橡膠助劑造粒技術、間苯二酚樹脂等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引導青島羅地亞、淄博東岳、金能科技等企業,研發高分散白炭黑和高性能炭黑等產品。限制高芳油、防老劑D、促進劑NOBS(含仲胺基的傳統促進劑)、五氯硫酚等有害助劑的使用。
3、骨架材料。依托華簾集團、天衡化纖等企業,開發新型結構鋼簾線和高模量、低收縮滌綸簾子布等輪胎骨架材料。依托威海拓展、煙臺泰和、東營萬圣博等企業,加快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產業化及應用。
4、橡膠輪胎裝備及信息技術。依托“輪胎先進裝備與新材料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和軟控股份、賽輪集團等企業,研發化學煉膠工藝裝備、輪胎自動化成型設備、生產過程物流自動化技術。依托軟控股份、雙星輪胎等企業,加快新一代高精度物料輸送系統、全自動柔性輪胎成型系統、輪胎成品檢測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支持雙星輪胎引進工業機器人技術,加快建設從成型、硫化、檢測、輸送、分揀、倉儲全過程的高效全自動物流系統。發揮軟控股份在輪胎工業裝備及信息化方面的技術優勢,推廣輪胎射頻識別(RFID)技術、輪胎溫度壓力監測系統(TPMS)、輪胎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等信息技術在輪胎及其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5、廢舊輪胎利用。支持三角、玲瓏、賽輪、雙星等骨干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國內輪胎回收網絡,開發新型環保、節能的輪胎翻新技術。依托符合國家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如萊蕪福泉、鄒平開元化工、山東舜合膠業等,對不能翻新的廢輪胎進行資源化再利用。依托青島科技大學等單位,研發再生橡膠生產、橡膠粉直接應用、再生橡膠尾氣凈化、廢橡膠環保節能型熱解等新技術、新工藝。
(五)加強公共研發及服務平臺建設
1、加快輪胎試驗場建設。加快已批準的東營廣饒、玲瓏集團輪胎試驗場的建設進度,爭取盡快投入使用。堅持市場化運營,面向全國輪胎行業提供操縱性、抗扭轉性、噪聲、側滑性、滾動阻力、水滑性、路面附著性等輪胎綜合性能試驗檢測服務。
2、加快橡膠新材料公共研發平臺建設。依托“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怡維怡橡膠研究院、三角集團、玲瓏輪胎、賽輪集團等單位,加快集橡膠科學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設備研究、分析測試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平臺建設。
3、建設橡膠輪胎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及電商平臺。針對不同品種創新交易模式,依托橡膠谷,打造以青島為中心的“國外進口-青島港-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全國各地”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借鑒現有電商平臺模式,建立橡膠輪胎電子商務支撐平臺。
(六)加快淘汰斜交胎及落后子午胎產能
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淘汰產能落后的斜交胎生產企業。明確淘汰落后子午胎的設備、工藝、技術等指標,指導企業進行挖潛改造或產品轉型。逐步重組或淘汰污染重、能耗高、產品檔次低的中小型企業。到2017年末,力爭淘汰有內胎全鋼子午胎產能1500萬套,斜交胎產能1200萬套。到2020年末,力爭淘汰有內胎全鋼子午胎產能3000萬套,斜交胎產能2000萬套。
六、保障措施
(一)制定山東輪胎技術規范和標準
依據國家輪胎產業政策,參考《綠色輪胎技術規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自律標準)和《輪胎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等,從資源消耗、生產工藝及裝備、污染物產生與排放等,編制《山東省綠色輪胎技術規范》、《山東省輪胎行業清潔生產工廠標準》。對于新建或改擴建輪胎項目,由行業協會按照以上規范和標準出具審核意見。
(二)建設山東綠色輪胎認證體系
參照綠色家電的做法,制定我省綠色輪胎產品扶持政策和綠色輪胎認證辦法。對綠色輪胎生產和使用,在投資、信貸、財稅等方面給予扶持;對具備綠色輪胎生產資質的企業發放認證證書,并在其產品上加貼綠色輪胎標識。
(三)建立節能新技術推廣機制
依據國家《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管理暫行辦法》,制定《山東省輪胎行業節能技術推廣方案》。
(四)強化輪胎產業政策
在國家輪胎產業政策基礎上,制定我省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同時研究制定淘汰落后產能的退出補償辦法,對完成淘汰產能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資金或者政策補償。
(五)加強運行監測平臺建設
2015年建成山東輪胎行業運行監測平臺。行業協會負責日常統計和運行監測,定期對行業產能規模、開工負荷、市場需求、新擴建能力、供需狀況等信息進行跟蹤,并向有關部門或者企業發布。
(六)制定輪胎品牌培育計劃
依據《關于加快我國工業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2015年制定完成《山東輪胎行業品牌培育計劃》,著力提高我省輪胎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我省輪胎品牌價值。
(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有關部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技術經濟政策和法規條例、準入條件等時,應征求行業協會意見和建議。行業協會應積極推動實施行業標準和對標達標等活動。建立對本實施方案的定期評估制度,2017年為中期評估,2020年為終期評估,由橡膠行業協會負責。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北橡院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5273:2025正式發布2025-03-18 02:03:16
- 天津市發布地方標準《橡膠制品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4-11-22 04:11:58
- 三菱電機子公司253種橡膠產品違規 1月發現時未公布2024-09-04 10:09:58
-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3年流通市場汽車輪胎產品質量監督抽2023-11-16 10:11:33
- GB 9743、GB 9744,2項輪胎強標征求意見!2023-08-25 10:08:58
- 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工業用導電和抗靜電橡膠板》等412項行業標準2023-08-18 02:08:38
- 輪胎商標訴爭,有新動向2023-08-15 0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