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堵怕了,歐洲城市正忙著消滅汽車
【橡膠技術網(wǎng) - 汽車輪胎】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一名女生騎車在市區(qū)穿行。圖/Tel Aviv Photo
文/Junitaille
“無輪胎城市”是對“無車城市”的一次美妙包裝。無論是“無車”,還是“無輪胎”,城市公共空間與私人領域間的博弈和角力永不休止。
倫敦開始對市中心收“擁堵費”了,漢堡準備實施“無車計劃”了,哥本哈根在開通了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的同時,也展開了一場在城市試點,并向農(nóng)村擴散的“城市包圍農(nóng)村”式“消滅汽車攻堅戰(zhàn)”。
歐洲城市很忙,忙著在主干道消滅汽車,忙著在街道驅(qū)除那些令人掩鼻的尾氣。
未來歐洲會不會遍布“無車城市”?完全有可能。不過與“無車城市”這個無甚新意的提法相比,歐洲城市顯然更偏愛《衛(wèi)報》在近日用過的那個標簽:無輪胎城市(tyre-free city)。
“無輪胎城市”是對“無車城市”的完美包裝。如果“無車城市”顯示的是一座城市對調(diào)和私人出行與公共交通的嘗試性探索,那么“無輪胎城市”展現(xiàn)的則是城市對機動車的排斥態(tài)度。
當然,一個“無輪胎城市”里唯一的例外,就是隸屬于“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公交車。因為在歐洲城市,所有人都不把公交車看作有輪胎的機動車,他們會這樣解釋:“瞧,那不就是我們的腳嘛!”
2014年,英國倫敦,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倫敦計劃2020年前禁止柴油車進入市區(qū)。圖/Shutterstock
“無車城市、無輪胎城市,這些在當年都只是腦子里的一個設想。如今,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
環(huán)境污染、公民意識的崛起和技術的發(fā)展,讓“無車城市”“無輪胎城市”概念近年在歐美城市火了起來。
根據(jù)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院教授西瓦克(Michael Sivak)關于汽車使用和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報告,美國人的用車比率在2008年達到最高值后,數(shù)字在近10年內(nèi)持續(xù)下降。
縱觀近10年城市遠途出行大勢,飛行器的荷載在增加,汽車的荷載在下降;至于市內(nèi)的短途出行方式,汽車的出行比例同樣不占優(yōu)勢。
德國漢堡是西歐“無輪胎城市”的典型代表。2015年,漢堡市政府正式對外宣布,將在未來二十年實施漢堡的“無輪胎”規(guī)劃,用覆蓋40%城區(qū)的“綠色網(wǎng)絡”,對現(xiàn)有的城市道路進行互聯(lián)開發(fā),終極目標是讓市民可以不借助汽車就行遍全漢堡。
在公共交通的基礎之上,在綠色網(wǎng)絡的輔助之下,漢堡憧憬的是一個可以用步行、騎車的方式橫貫東西、通行南北的“無輪胎都市”。
德國漢堡,市中心交通繁忙。圖/海外網(wǎng)
西歐有德國,北歐有哥本哈根。丹麥對新車征收高達180%的銷售稅,如此高昂的稅費讓丹麥人對買車這回事提不起太大興趣。
丹麥是著名的“自行車王國”,汽車高速公路在哥本哈根人氣不高,但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卻是“明星道路”。這條從哥本哈根到阿爾貝特斯隆市的快速路全長22公里,只允許自行車通行。
把“無輪胎”做到極致的城市是西班牙的蓬特韋德拉(Pontevedra),它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個市區(qū)里沒有汽車通行的城市。其實從2010年開始,那里的市民就被交通部門告知禁止在市中心開車,在城郊也必須限速在30碼以內(nèi)。
近7年來,這里的人們逐漸習慣了通過地鐵、單車和步行的方式出門。“世界上第一座無輪胎城市”的確立,與蓬特韋德拉市長米格爾常年的努力和呼吁分不開。據(jù)傳他是被汽車噪音、尾氣污染、交通事故和塞車現(xiàn)狀所激怒,于是拍板定下了當年的“無輪胎計劃”。
“無車城市、無輪胎城市,這些在當年都只是腦子里的一個設想。如今,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米格爾說。
西班牙蓬特韋德拉,人們在市中心廣場活動。圖/Gustavo Marshall
“無車城市”“無輪胎城市”“無停車場城市”……城市的遠見卓識還是烏托邦式構(gòu)想?
奧斯陸可謂是喊出“無輪胎城市”口號的急先鋒。
奧斯陸市政議會在2015年就宣布,在2019年前,奧斯陸全面禁止私家車進入市中心。
對此,奧斯陸喊出的口號是:打造一座零私家車城市、一座行人和自行車的城市、一座由雙腿決定的城市、一座“容不下輪胎”的城市。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同時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一個擴充城市公共空間的樣本。
“除了公共巴士,我不想在城市里看見任何輪胎和尾氣。”這也意味著,從2019年起,奧斯陸將成為歐洲第一個施行全面、永久的汽車禁令的首都城市。
“我們的目標,是讓那些曾經(jīng)開著車的人不再抱有這樣的理念:街道是為車設計的,街道是汽車的天堂。”分管環(huán)境和交通的奧斯陸副市長博格說。
奧斯陸市政廳2015年9月宣布,將于2019年前全面禁止私家車進入市中心。
“市中心禁車”的想法美好,在現(xiàn)實中卻遇到了重重阻力。
家住在奧斯陸市中心的尼爾·桑德博格最近收到了一張來自市政府的字條,上面寫著“奧斯陸市中心停車場即將消失,中心城區(qū)將建自行車專用道”。在確認鄰居們也收到了同樣的字條后,尼爾覺得政府的這個決定不可思議。
“我們不是反對自行車道,但是專門廢除機動車停車場,這聽起來簡直不可理喻。”尼爾如今已成為奧斯陸“反對廢除停車場運動”的一員,他呼吁市政部門停止這種瘋狂的規(guī)劃。“自行車取代汽車?對奧斯陸來說還為時過早!”
尼爾的話不無道理。根據(jù)奧斯陸交通部門的統(tǒng)計,奧斯陸的自行車出行率只占8.3%,冬季時低至3%左右,而市政部門希望在2025年把這個數(shù)字提升至25%。
“這是在強行構(gòu)筑對抗機動車輛的‘柏林墻’。”挪威保守黨的一名議員這樣評價奧斯陸“無輪胎城市”的規(guī)劃。
挪威奧斯陸,人們在河邊休憩。圖/搜狐
不過奧斯陸的“無輪胎計劃”不會激進地實施,而是采取漸進的方式推行。按照副市長博格的描述,奧斯陸中心城區(qū)在目前階段并不著急全面禁車,而是先改造全市的650個停車場——它們將變成游樂場或者文化場所,這是“無輪胎計劃”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將是對市中心的人行道進行全面拓寬。市政部門將開放一些專門面向車輛的通道,但數(shù)量非常有限。同時,40英里長的自行車道將正式在市中心鋪開。這個計劃將在2018年全面實施。
“奧斯陸的終極目標當然是禁車、禁輪胎,奧斯陸將變成擁有巨大公共分享空間的城市。”博格說。
“無車城市”“無輪胎城市”“無停車場城市”……這些在城市公共空間和私人領域間角力的城市規(guī)劃,是皆大歡喜的遠見卓識,還是流于紙面的烏托邦式構(gòu)想?時間會證明一切。
轉(zhuǎn)自:橡膠技術網(wǎng),橡膠行業(yè)門戶網(wǎng)站!

- 王者歸來,雙錢首秀金標高端系列輪胎2020-08-04 02:08:54
- 米其林一個“輪胎公司”如何成了美食專家?2019-12-10 11:12:06
- 青島星恒輪胎公司供應超期輪胎?投訴三年未解決2019-12-10 11:12:46
- 汽車輪胎使用壽命有多長?聽聽老司機怎么說2019-12-10 11:12:17
- 它比什么都重要,你卻從沒認真對待過,輪胎選購不完全指南2018-03-16 09:03:10
- 95%以上的司機忽略了汽車輪胎的正確使用2018-03-15 10:03:29
- 輪胎漲價一鍋端,場面已失控(附最新輪胎漲價通知)2017-12-19 10:12:27